中国试剂市场突围:泰坦科技销售额预增22%,国产替代加速!

2025-08-14合成生物学

Image

近年来,中国医药研发领域对实验室试剂的采购策略正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国内供应商。这一转变的背后,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本土试剂产业的崛起。

外媒报道指出,传统上,中国试剂市场由赛默飞世尔科技(美国)和默克(德国)等西方企业主导。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统计,今年中国试剂市场规模约为57.6亿美元,相较于2024年的58.3亿美元略有下降。

但与此同时,上海泰坦科技和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等中国企业也在迅速崛起,逐渐赢得市场份额。2025年4月,美国商品关税一度提高,这加速了国内企业对本地替代品的需求。尽管关税税率后续有所调整,但影响已经显现。

市场普遍预期上海泰坦和诺唯赞今年的收入将实现显著增长。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预测泰坦的销售额将增长22%,达到35.2亿元人民币(约合4.9亿美元),而东吴证券预计诺唯赞的收入将增长15%,达到15.9亿元人民币。诺唯赞高级副总裁徐晓宇透露,自今年4月以来,超过90%的客户已经开始探讨转向国内试剂的可能性。

以下表格展示了上述公司近期的营收及增长预测:

公司名称 预测营收(亿元人民币) 增长率
上海泰坦科技 35.2 22%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 15.9 15%

分析师普遍认为,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和生物技术投资不断增加的推动下,中国试剂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将保持增长势头。外资企业也纷纷加大在华投资,积极布局本地化生产。例如,默克(德国)在南通的工厂投资7000万欧元,预计明年正式投产。

不过,国产替代并非一帆风顺。行业专家指出,监管审批流程和专利保护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试剂替代的难度。昆山杜克大学的科学家黄林峰强调,在研发过程中更换供应商可能会导致项目延误。此外,部分高端生产技术仍然是国内厂商需要突破的瓶颈。

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医药企业选择本地试剂供应商已成为一种趋势。本土企业需要持续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密切关注此类动态,把握市场机遇,共同推动中国医药产业的进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487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中国医药研发领域试剂采购策略转变,本土供应商崛起。中国试剂市场规模略有下降,但上海泰坦和诺唯赞等企业迅速赢得市场份额,预计营收显著增长。国产替代面临挑战,但已成趋势,需持续提升技术水平。
发布于 2025-08-14
查看人数 634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