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进口机会!USDA数据揭示,旧季承诺量已超预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动态日益受到关注。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市场表现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农业经济的稳定。当前,中国跨境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玉米市场的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
外媒报道显示,今年某个周五,玉米期货价格小幅下跌,回吐了前一交易日的部分涨幅。9月份合约下跌1/4美分,至每蒲式耳3.8425美元,而全国平均现金价格略微下降至每蒲式耳3.6775美元。此次下跌之前,未平仓合约数量大幅增加。IndexBox平台的初步数据显示,未平仓合约数量减少了12249份,其中9月份合约的跌幅最为显著。
出口活动是市场关注的重点。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了一笔私人销售,将12.5万吨2025/26年度的玉米销往未知目的地。旧季玉米的承诺量已达到7062.1万吨,超过了世界农业供需评估委员会(WASDE)的预测。然而,累计发货量滞后于历史平均水平,仅为美国农业部预测的90%。
市场分析师也在关注美国农业部下周发布的农作物生产报告。彭博社的调查显示,平均单产预期为每英亩184.3蒲式耳,可能使玉米产量增加到159.95亿蒲式耳。
以下表格整理了玉米市场相关数据,供参考:
指标 | 数值 | 单位 |
---|---|---|
9月玉米期货合约价格 | 3.8425 | 美元/蒲式耳 |
全国平均现金价格 | 3.6775 | 美元/蒲式耳 |
2025/26年度玉米私人销售量 | 12.5 | 万吨 |
旧季玉米承诺量 | 7062.1 | 万吨 |
累计发货量(占USDA预测比例) | 90 | % |
平均单产预期 | 184.3 | 蒲式耳/英亩 |
预计玉米产量 | 159.95 | 亿蒲式耳 |
玉米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政策、需求以及国际贸易等。其中,天气因素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直接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玉米减产,从而推高价格。政策方面,各国政府的农业补贴、贸易政策等也会对玉米市场产生影响。需求方面,玉米作为饲料、工业原料和食品的重要来源,其需求受到畜牧业发展、工业生产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的驱动。国际贸易方面,主要玉米出口国的供应情况以及进口国的需求变化,都会影响全球玉米市场的供需平衡。
中国作为玉米进口大国,国内玉米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近年来,随着国内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国内玉米产量受到耕地面积、种植技术以及气候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
对于国内跨境从业人员而言,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玉米市场的动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以便更好地把握贸易机会,规避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关注国内玉米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到玉米的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例如,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国际玉米价格走势: 关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等国际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化,以及主要玉米出口国的报价情况。
- 主要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供应情况: 关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玉米生产国的产量、库存以及出口政策变化。
- 主要玉米进口国的需求变化: 关注中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玉米进口国的需求情况,以及进口政策调整。
- 国际贸易政策: 关注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变化,例如关税、配额等,以及国际贸易争端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 新技术应用: 关注农业科技的进步,例如转基因技术、精准农业等,对玉米生产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玉米行业的展会、研讨会等活动,与国际同行交流经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玉米市场研究,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跨境从业者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国际玉米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中,为中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