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法院一锤定音:驳回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联合欧洲律所发起的诉讼

2025-06-04VAT税号申报

Image

近期,跨境电商圈炸锅了!意大利VAT保证金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本以为能迎来转机,谁知等来的是当头一棒。

新媒网跨境获悉,欧洲法院一锤定音,正式驳回了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联合欧洲律所发起的诉讼,维持意大利税务局针对非欧盟卖家实施的5万欧元增值税(VAT)保证金新规。

法院在一审判决中立场鲜明,支持意大利税局,认为这笔高额保证金是打击跨境电商增值税欺诈的“必要手段”。

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更让人心惊——每年因VAT欺诈造成的税收损失高达数十亿欧元,意大利此举被贴上“堵住税收漏洞的关键一环”的标签。这一判决,简直给泛欧卖家泼了一盆冰水,原本的希望瞬间破灭,行业一片哗然。

但别急着绝望!这仅仅是第一轮交锋,二审已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事件源于意大利税务局的新政:非欧盟企业通过税务代表注册的意大利VIES税号,若想保留,必须在2025年6月14日前缴纳5万欧元担保金(宽限期延至8月)。这笔钱固定为5万欧,担保期至少36个月,可通过税代或直接交税局。逾期未交?VAT直接强制注销,连回旋余地都没有。

对中小卖家来说,这简直是噩梦——现金流本就紧绷,5万欧的保证金无异于雪上加霜。想象一下,一个年营收几十万欧元的小团队,突然要掏出这笔巨款,运营资金链可能瞬间断裂,订单积压、仓储滞销,甚至被迫关门。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眼前的现实痛点。

行业已现两极分化。资金雄厚的大卖家还能喘口气——他们靠银行保函替代现金,或把业务分散到西班牙、波兰等政策宽松国家,勉强维持泛欧布局。

但中小卖家呢?新媒网跨境调研显示,超70%的受访者坦言资金压力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位在深圳做家居用品的卖家苦笑:“意大利市场只占我生意的20%,但保证金一交,全年利润就泡汤了。现在每晚失眠,盘算着要不要直接放弃。”更糟的是,VAT注销会触发连锁反应:亚马逊FBA仓库存无法周转,泛欧物流计划被打乱,甚至引来税务稽查风险。数据显示,类似纠纷处理周期可能拖到半年以上,期间订单冻结、资金冻结,卖家只能干瞪眼。

面对这一困局,新媒网跨境建议卖家别坐以待毙,主动出击才是上策。

业内资深大卖已开始行动——如果意大利不是核心市场,放弃VAT或许是明智之选。具体操作上:立即在亚马逊后台设置禁止使用意大利FBA仓储,避免新库存积压;同时,启动注销VAT的流程,尽管这耗时较长(涉及稽查可能延至半年),但长痛不如短痛。另一个方案是“战略转移”:把资源倾斜到西班牙或波兰等低门槛国家,利用其VAT政策宽松的优势重建供应链。例如,通过跨境服务平台申请当地税号,成本远低于5万欧。

此外,银行保函虽是大卖专利,但中小卖家可联合行业协会谈判,争取集体优惠费率。一位广州卖家分享经验:“我们几家小公司抱团,找欧洲律所定制方案,成功把保证金成本分摊了30%。关键是行动要快,政策落地前就得布局。”

未来并非全无曙光。二审虽无必胜把握,但卖家联盟正收集新证据,强调保证金“比例失衡”问题——欧盟法律要求措施必须“适度”,5万欧的统一门槛显然对小企业不公。

新媒网跨境预测,若二审能推动政策微调,比如引入阶梯式保证金或豁免条款,中小卖家或能绝处逢生。眼下,保持灵活应变至关重要:定期监控税局更新,加入跨境社群获取一手情报,或咨询专业税代优化税务结构。记住,跨境生意本就是一场马拉松,暂时的挫折不代表终点。

总之,意大利VAT保证金之战远未结束。卖家们,打起精神,把这次危机转化为优化全球布局的契机。新媒网跨境建议:早规划、多联动、稳中求胜,才是跨境淘金的生存法则。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欧洲法院驳回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诉讼,维持意大利税务局对非欧盟卖家实施的5万欧元VAT保证金新规,引发行业震动,中小卖家面临现金流压力与战略调整。
发布于 2025-06-04
查看人数 2435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