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芯片市场2035年或达5279亿美元!中国卖家新机遇?

近年来,亚太地区电子芯片市场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电子芯片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其市场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区域乃至全球科技产业的未来走向。
外媒发布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电子芯片市场预计将保持增长势头。从2024年至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以4.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市场价值将以6.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底,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230亿个单位,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5279亿美元。
市场预测
在亚太地区对电子芯片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下,预计未来十年市场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市场表现预计将加速,从2024年到2035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4.8%,预计到2035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4230亿个单位。
就价值而言,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将以6.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35年底市场价值将达到5279亿美元(名义批发价格)。
消费
亚太地区电子芯片消费量
在经历了四年的下降后,2024年电子芯片消费量最终开始上升,达到2530亿个单位。在回顾期内,消费量持续呈现温和增长态势。消费量在2019年达到最高峰,为3560亿个单位;然而,从2020年到2024年,消费量未能重拾增长势头。
2024年,亚太地区电子芯片市场价值飙升至267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9%。该数据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这些成本将计入最终消费者价格)。从201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7%;然而,趋势模式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记录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在回顾期内,市场在2019年达到最高水平,为2802亿美元;然而,从2020年到2024年,消费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消费量
中国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子芯片消费国,2024年消费量为1460亿个单位,约占总量的58%。中国的电子芯片消费量超过了第二大消费国越南(200亿个单位)的七倍。印度以200亿个单位的总消费量位居第三,占8.1%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消费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3%。其余消费国的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率如下:越南(每年+14.3%)和印度(每年+16.1%)。
就价值而言,中国(1549亿美元)在市场中遥遥领先。越南(217亿美元)位居第二。其次是印度。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价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1%。其余消费国的市场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如下:越南(每年+16.2%)和印度(每年+18.0%)。
2024年,电子芯片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地区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每人1292个单位),其次是马来西亚(每人471个单位)、越南(每人204个单位)和泰国(每人110个单位),而世界电子芯片人均消费量的平均估计为每人58个单位。
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从2013年到2024年,电子芯片人均消费量平均每年下降-6.8%。其余消费国的人均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率如下:马来西亚(每年-6.3%)和越南(每年+13.3%)。
生产
亚太地区电子芯片产量
2024年,亚太地区电子芯片产量略有下降,为3280亿个单位,与上年相比下降-3.3%。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量呈现适度增长:过去十一年间,其产量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记录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产量比2022年的指数下降了-30.7%。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产量比上年增长了86%。2022年的产量达到峰值,为4730亿个单位;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产量略有下降。
按出口价格估算,2024年电子芯片产量为5419亿美元。总的来说,产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产量比上年增长了42%。2022年的产量达到峰值,为5760亿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产量略有下降。
各国产量
2024年,电子芯片产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台湾(1570亿个单位),占总产量的48%。中国台湾的电子芯片产量超过了第二大生产国日本(560亿个单位)的三倍。马来西亚以290亿个单位的总产量位居第三,占8.9%的份额。
在中国台湾,从2013年到2024年,电子芯片产量以平均每年+5.2%的速度增长。在其他国家,平均年增长率如下:日本(每年+0.3%)和马来西亚(每年-1.8%)。
进口
亚太地区电子芯片进口量
自2021年以来,2024年海外电子芯片采购量首次增长了9.3%,达到10050亿个单位,从而结束了两年的下降趋势。从2013年到2024年,总进口量呈现显著增长:过去十一年间,其进口量以平均每年+5.3%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记录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进口量比2021年的指数下降了-12.2%。2018年的增长速度似乎最快,进口量增长了15%。2021年的进口量达到峰值,为11450亿个单位;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进口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就价值而言,2024年电子芯片进口量迅速增长至9163亿美元。总的来说,进口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2021年的增长速度似乎最快,比上年增长了26%。2022年的进口量达到峰值,为9717亿美元;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量略有下降。
各国进口量
2024年,中国是亚太地区主要的电子芯片进口国,进口量为4450亿个单位,约占总进口量的44%。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720亿个单位)占总进口量的27%(按实物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新加坡(12%)和中国台湾(4.6%)。马来西亚(360亿个单位)、越南(220亿个单位)和日本(220亿个单位)在总进口量中所占的份额较小。
从2013年到2024年,越南的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13.9%),而其他领先者的采购增速则较为温和。
就价值而言,中国(3294亿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221亿美元)和新加坡(816亿美元)是2024年进口额最高的国家,合计占总进口额的69%。中国台湾、马来西亚、越南和日本略有滞后,合计占总进口额的18%。
在主要进口国中,中国台湾的进口额增速最高,从回顾期来看,复合年增长率为+13.2%,而其他领先者的采购增速则较为温和。
进口类型
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是最大的进口产品,进口量约为7090亿个单位,占总进口量的64%。电子集成电路;处理器和控制器,无论是否与存储器、转换器、逻辑电路、放大器、时钟和定时电路或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2470亿个单位)占总进口量的22%(按实物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8.4%)和电子集成电路(5.5%)。
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也是进口方面增长最快的产品,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1%。与此同时,电子集成电路;处理器和控制器,无论是否与存储器、转换器、逻辑电路、放大器、时钟和定时电路或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5.3%),电子集成电路(+4.3%)和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4.2%)均呈现出积极的增长速度。虽然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5.5个百分点)的份额从2013年到2024年在总进口量中所占的份额显著增加,但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2个百分点)和电子集成电路;处理器和控制器,无论是否与存储器、转换器、逻辑电路、放大器、时钟和定时电路或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2.2个百分点)呈现出负面动态。其他产品的份额在整个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就价值而言,电子集成电路;处理器和控制器,无论是否与存储器、转换器、逻辑电路、放大器、时钟和定时电路或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4503亿美元)、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2857亿美元)和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2129亿美元)是2024年进口额最高的产品,合计占总进口额的97%。
在主要进口产品中,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的进口额增速最高,从回顾期来看,复合年增长率为+9.2%,而其他产品的采购增速则较为温和。
各类型进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进口价格为每千个单位912美元,与上年持平。从2013年到2024年,其平均年增长率为+1.1%。2021年的增长速度似乎最快,进口价格上涨了12%。2022年的进口价格达到峰值,为每千个单位936美元;此后,一直到2024年都持平。
价格因产品类型而异;价格最高的产品是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每单位2.3美元),而电子集成电路(每千个单位400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存储器在价格方面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4.8%),而其他产品的进口价格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各国进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进口价格为每千个单位912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过去十一年间,其平均年增长率为+1.1%。2021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进口价格比上年上涨了12%。2022年的进口价格达到峰值,为每千个单位936美元;此后,一直到2024年都持平。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顶级进口国中,价格最高的国家是越南(每单位1.8美元),而新加坡(每千个单位700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马来西亚在价格方面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4.9%),而其他领先者的增速则较为温和。
出口
亚太地区电子芯片出口量
2024年,电子芯片出口量达到10800亿个单位,比上年增长2.7%。从2013年到2024年,总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过去十一年间,其出口量以平均每年+5.8%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模式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记录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出口量比2022年的指数下降了-15.3%。2017年的增长速度似乎最快,比上年增长了35%。2022年的出口量达到峰值,为12750亿个单位;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量略有下降。
就价值而言,2024年电子芯片出口额为10900亿美元。总的来说,出口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2021年的增长速度似乎最快,比上年增长了28%。2024年的出口额达到峰值,并可能在近期继续增长。
各国出口量
2024年,中国(2980亿个单位)、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620亿个单位)、中国台湾(2000亿个单位)和新加坡(1370亿个单位)约占总出口量的83%。日本(750亿个单位)占总出口量的6.9%(按实物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马来西亚(4.6%)。韩国(250亿个单位)远远落后于领先者。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8.3%),而其他领先者的出货增速则较为温和。
就价值而言,亚太地区最大的电子芯片供应国是中国台湾(3325亿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158亿美元)和中国(1597亿美元),合计占总出口额的65%。
在主要出口国中,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出口额增速最高,从回顾期来看,复合年增长率为+11.8%,而其他领先者的出货增速则较为温和。
出口类型
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是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量约为6620亿个单位,占总出口量的61%。电子集成电路;处理器和控制器,无论是否与存储器、转换器、逻辑电路、放大器、时钟和定时电路或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2810亿个单位)在总出口量中排名第二,占26%的份额,其次是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8.2%)。电子集成电路(480亿个单位)在总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较小。
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也是出口方面增长最快的产品,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与此同时,电子集成电路;处理器和控制器,无论是否与存储器、转换器、逻辑电路、放大器、时钟和定时电路或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5.6%),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4.8%)和电子集成电路(+3.8%)均呈现出积极的增长速度。虽然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2.4个百分点)的份额显著增加,但其他产品的份额在整个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就价值而言,电子集成电路;处理器和控制器,无论是否与存储器、转换器、逻辑电路、放大器、时钟和定时电路或其他电路组合在一起(5007亿美元)、未列入第8542号标题的电子集成电路(3253亿美元)和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2446亿美元)是2024年出口额最高的产品,合计占总出口额的98%。
在主要出口产品中,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的出口额增速最高,从回顾期来看,复合年增长率为+10.9%,而其他产品的出货增速则较为温和。
各类型出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出口价格为每单位1美元,比上年上涨8.2%。从2013年到2024年,其平均年增长率为+2.4%。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增长了14%。2024年的出口额达到峰值,并可能在未来几年继续增长。
价格因产品类型而异;价格最高的产品是多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器(每单位2.8美元),而电子集成电路出口的平均价格(每千个单位403美元)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存储器在价格方面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5.7%),而其他产品的增速则较为温和。
各国出口价格
2024年,亚太地区的出口价格为每单位1美元,比上年上涨8.2%。从2013年到2024年,其平均年增长率为+2.4%。2018年的增速最快,增长了14%。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在2024年达到最高水平,并可能在近期内逐步增长。
价格因原产国而异:在顶级供应国中,价格最高的国家是韩国(每单位4.9美元),而日本(每千个单位407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马来西亚在价格方面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4.5%),而其他领先者的增速则较为温和。
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应密切关注此类市场动态,把握发展机遇,为中国电子芯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