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PVC建材:20亿平米新商机!中国出海必看!
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亚太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建筑材料市场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其中,PVC地板、墙面及天花板覆盖材料(以下简称“PVC覆盖材料”)的市场动态,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进程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也为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
今年8月,有分析指出,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市场预计将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稳健增长,到2035年,其销售量有望达到20亿平方米。
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市场正呈现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有预测指出,市场表现将持续稳健增长,预计从2024年至2035年,其销售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5%,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9%。到2035年末,市场销售量有望达到20亿平方米,销售额则预计达到47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
这一增长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活力。随着区域内各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增加以及消费者对环保、耐用建筑材料的需求增长,PVC覆盖材料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宽,包括住宅、商业建筑、教育机构及医疗设施等多个领域。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了解这一市场趋势,有助于精准把握未来商机,优化产品布局和市场策略。
市场消费概览
去年,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的总消费量达到17亿平方米,与前年基本持平。从2013年至去年来看,总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2.7%,但在此期间也出现过明显的波动。其中,2019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消费量增长了8.5%。消费量曾在2022年达到17亿平方米的峰值,随后到去年保持在相近水平。
在价值方面,去年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市场规模略微收缩至38亿美元,大致与前年持平。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以及零售商利润)。从2013年至去年来看,市场价值平均每年增长2.5%,期间也记录到一些显著波动。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16年,市场价值比前一年增长了9.4%。在审查期间,市场曾在2022年达到4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然而从2023年至去年,消费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消费分析
在PVC覆盖材料的消费总量中,中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去年,中国以7.27亿平方米的消费量位居榜首,占亚太地区总消费量的42%。这一数字远超排名第二的印度(2.97亿平方米),是其两倍多。日本以1.62亿平方米的消费量位居第三,占比9.4%。
以下是主要消费国家在去年消费量及占比情况:
国家/地区 | 消费量 (亿平方米) | 占比 (%) |
---|---|---|
中国 | 7.27 | 42 |
印度 | 2.97 | |
日本 | 1.62 | 9.4 |
从2013年至去年,中国在消费量方面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1%。印度和日本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6%和-0.1%。
在消费价值方面,中国以1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印度(7.14亿美元),接着是日本。
国家/地区 | 消费价值 (亿美元) |
---|---|
中国 | 18 |
印度 | 7.14 |
日本 |
从2013年至去年,中国PVC覆盖材料市场价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3%。印度和日本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6%和-0.3%。
就人均消费量而言,去年新加坡(5.8平方米/人)、澳大利亚(4.5平方米/人)和日本(1.3平方米/人)的PVC覆盖材料人均消费量最高。
在主要消费国家中,从2013年至去年,新加坡的人均消费量增长最为显著,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1.9%,其他主要消费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这表明在一些发达经济体中,PVC覆盖材料的市场渗透率和需求潜力仍然值得关注。
生产状况一览
去年,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的产量增至38亿平方米,比前一年增长了4.3%。总体来看,产量呈现出温和的增长态势。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2017年,产量增长了64%。产量曾在2019年达到59亿平方米的峰值,然而从2020年至去年,产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价值方面看,去年PVC覆盖材料的产值增至88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总产值从2013年至去年呈现显著增长:过去十一年间,其价值平均每年增长4.7%。然而,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去年的数据,产值比2022年下降了6.0%。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7年,增长了40%。产值曾在2019年达到109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0年至去年,产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各国生产格局
在PVC覆盖材料生产量方面,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国,产量约为21亿平方米,占总产量的57%。中国的产量是排名第二的韩国(5.7亿平方米)的四倍。越南以4.09亿平方米的产量位居第三,占比11%。
以下是主要生产国家在去年生产量及占比情况:
国家/地区 | 生产量 (亿平方米) | 占比 (%) |
---|---|---|
中国 | 21 | 57 |
韩国 | 5.7 | |
越南 | 4.09 | 11 |
从2013年至去年,中国PVC覆盖材料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3%。其他生产国家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韩国(每年5.9%)和越南(每年23.0%)。越南的产量增长速度尤为引人注目,显示出其在区域供应链中的崛起态势。
进口动态剖析
去年,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的进口量约为5.71亿平方米,比前一年增长了8%。总进口量从2013年至去年呈现出强劲增长:过去十一年间,其年均增长率为6.8%。然而,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去年的数据,进口量比2022年下降了5.0%。最显著的增长发生在2019年,进口量比前一年增长了20%。在审查期间,进口量曾在2022年达到6.01亿平方米的历史新高;然而从2023年至去年,进口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在价值方面,去年PVC覆盖材料的进口额增至9.79亿美元。总进口额从2013年至去年呈现显著扩张:过去十一年间,其价值平均每年增长5.2%。在此期间也记录到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去年的数据,进口额比2022年下降了9.6%。增长最快的时期发生在2021年,比前一年增长了17%。在审查期间,进口额曾在2022年达到1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然而从2023年至去年,进口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进口国家
去年,澳大利亚(1.22亿平方米)是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的主要进口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7500万平方米)、马来西亚(6400万平方米)、日本(4100万平方米)、中国台湾地区(4000万平方米)、新加坡(3500万平方米)、菲律宾(3400万平方米)和印度(2600万平方米)。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占总进口量的77%。朝鲜(2400万平方米)和泰国(1900万平方米)的进口量则远远落后于主要进口国。
以下是去年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进口量情况:
国家/地区 | 进口量 (亿平方米) |
---|---|
澳大利亚 | 1.22 |
印度尼西亚 | 0.75 |
马来西亚 | 0.64 |
日本 | 0.41 |
中国台湾地区 | 0.4 |
新加坡 | 0.35 |
菲律宾 | 0.34 |
印度 | 0.26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0.24 |
泰国 | 0.19 |
从2013年至去年,马来西亚的进口增长最为强劲,复合年增长率为16.0%,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在价值方面,澳大利亚(2.94亿美元)是亚太地区最大的PVC覆盖材料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30%。排名第二的是日本(8800万美元),占总进口额的9%。其次是泰国,占总进口额的7.2%。
从2013年至去年,澳大利亚PVC覆盖材料进口额的平均年增长率为9.9%。其他进口国家/地区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日本(每年3.9%)和泰国(每年11.2%)。
进口价格走势
去年,亚太地区的进口价格为每平方米1.7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3.4%。总体来看,进口价格略有下降。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2020年,增长了14%。进口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平方米2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至去年,进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进口价格因目的地国家而异,差异显著:在主要进口国中,泰国(每平方米3.7美元)的价格最高,而印度尼西亚(每千平方米707美元)的价格最低。
从2013年至去年,泰国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7.2%),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格趋势则有所不同。
出口态势分析
去年,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的出口量约为26亿平方米,比前一年增长了7.7%。总体来看,出口量呈现温和增长。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2017年,出口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08%。在审查期间,出口量曾在2019年达到47亿平方米的历史新高;然而从2020年至去年,出口量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在价值方面,去年PVC覆盖材料的出口额为75亿美元。在审查期间,出口额呈现强劲扩张。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2018年,增长了30%。出口额曾在2022年达到86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至去年,出口额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主要出口国家
中国是PVC覆盖材料的主要出口国,出口量约为14亿平方米,占总出口量的54%。韩国(5.39亿平方米)以20%的市场份额(按实物量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越南(15%)和印度(5.1%)。其他出口国——中国台湾地区(6000万平方米)、马来西亚(4600万平方米)和泰国(4300万平方米)——各自占总出口量的5.6%。
以下是去年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的出口量情况:
国家/地区 | 出口量 (亿平方米) | 占比 (%) |
---|---|---|
中国 | 14 | 54 |
韩国 | 5.39 | 20 |
越南 | 4.09 | 15 |
印度 | 1.33 | 5.1 |
中国台湾地区 | 0.6 | |
马来西亚 | 0.46 | |
泰国 | 0.43 |
从2013年至去年,中国PVC覆盖材料出口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1%。与此同时,越南(41.7%)、印度(14.0%)、马来西亚(12.3%)、韩国(6.8%)和中国台湾地区(4.7%)均呈现积极的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从2013年至去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1.7%。相比之下,泰国在同一时期呈现下降趋势(-6.1%)。
在总出口量方面,越南(增加了14个百分点)、韩国(增加了4个百分点)和印度(增加了3.1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而泰国和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3年至去年分别减少了3.7%和17.4%。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在此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在价值方面,中国(52亿美元)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PVC覆盖材料供应商,占总出口额的70%。越南(10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13%。其次是韩国,占总出口额的9.9%。
国家/地区 | 出口价值 (亿美元) |
---|---|
中国 | 52 |
越南 | 10 |
韩国 | 7.4 |
从2013年至去年,中国PVC覆盖材料出口额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1.1%。其他主要出口国家/地区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越南(每年51.9%)和韩国(每年5.7%)。
出口价格走势
去年,亚太地区的出口价格为每平方米2.9美元,比前一年下降了5.5%。总体来看,出口价格呈现强劲增长。增长最显著的时期发生在2020年,增长了154%。出口价格曾在2022年达到每平方米3.3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至去年,出口价格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价格因出口国而异,差异显著:在主要供应商中,中国(每平方米3.7美元)的价格最高,而印度(每千平方米912美元)的价格最低。
从2013年至去年,泰国在价格方面的增长最为显著(10.2%),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价格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展望与建议
当前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市场的复杂动态,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观察视角和潜在的发展机遇。从消费、生产、进口到出口的各项数据表明,虽然市场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但区域内的结构性变化和各国之间的差异化表现,需要我们深入分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重要的消费市场,其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时,越南等新兴生产国的快速崛起,也提示了区域内竞争格局的演变。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除了巩固传统优势市场,还应关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进口需求旺盛的国家,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价格敏感度,调整产品策略。
此外,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波动,也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成本传导效应。跨境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汇率变动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以应对潜在的市场风险,提升竞争力。
总而言之,亚太地区PVC覆盖材料市场未来可期,但其发展伴随着机遇与挑战。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市场动态,通过数据洞察和趋势分析,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坚实依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