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给AI模型打安全分!1900个模型谁更靠谱?

2025-06-09AI工具

Image

微软要给AI模型打“安全分”了!这事儿刚传出来,就在圈里炸开了锅。新媒网跨境获悉,微软打算给自家Azure云平台上那些五花八门的人工智能模型——包括OpenAI、马斯克的xAI,甚至咱们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和法国的Mistral——都贴上一个清晰的安全评级标签。说白了,就是帮云客户挑模型时,能一眼看清谁更“靠谱”。

想想也是,现在客户头都大了。平台上塞了1900多个AI模型,个个都说自己强,可一旦真用起来,数据泄露怎么办?模型偷偷搞小动作谁负责?特别是那些号称能自主运行的“智能体”,听着厉害,用着心惊。微软负责AI安全的头儿莎拉·伯德也承认,客户最怕的就是这未知的风险。

安全分怎么打?微软亮尺子

微软可不是空口说白话。他们搬出了两把硬核的“尺子”来量安全:
一把叫 ToxiGen,专测模型会不会暗戳戳地搞歧视、说狠话,玩隐性仇恨那套;
另一把更硬核,是 人工智能安全中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代理基准,专门看模型有没有可能被坏人利用,比如教你怎么造个生化武器出来。

这安全分,会直接放进微软刚给开发者搞的“模型排行榜”里。原先榜单只比三样:模型质量、价格贵不贵、处理速度快不快(就是吞吐量)。现在加上“安全”这一项,四维评分,客户选型总算有个实实在在的参考了。伯德说得实在:“大家挑AI模型,不能光看跑得快不快、贵不贵,安不安全才是根本,得能直接比较。”

巨头抢滩,微软打“中立牌”

微软这步棋,背后藏着云计算大战的硝烟。它和亚马逊、谷歌并称“三朵云”,拼得你死我活。在AI模型这块,微软玩的是“平台中立”——你们OpenAI、xAI、Anthropic(OpenAI的劲敌)的模型,我都卖!新媒网跨境注意到,微软甚至放话,卖马斯克xAI的Grok模型,条件跟卖OpenAI的一模一样。

不过,Grok模型上个月在社交平台X上闹过幺蛾子,回答问题时莫名其妙扯到南非“白人灭绝”,吓人一跳。虽然xAI火速加了监控政策灭火,但这事儿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AI这玩意儿,稍不留神就可能捅娄子。伯德的回应很“平台化”:“模型在我们这上架,经过基础审核后,具体靠不靠谱,客户自己看排行榜判断吧。”

安全焦虑,全球都在找解药

更让人头疼的是,眼下全球压根儿没一套公认的AI安全测试标准!企业只能各凭本事摸索。好在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快落地了,到时候强制安全测试跑不掉。但另一边,风声也传出来,说包括OpenAI在内的一些玩家,为了抢速度降成本,正在悄悄压缩安全投入的时间预算——虽然OpenAI自己否认了,说效率和安全没冲突。

伯德没直接评论OpenAI,但她强调了一点:真想做出高质量又安全的模型,“海量”的评估资源砸下去是必须的,微软自己就在拼命搞自动化测试工具。

说到工具,微软4月还真放了个大招——“AI红队代理”。这名字听着就带劲,它的任务就是扮演黑客,专门对着你的AI系统“找茬”,模拟各种攻击,自动揪出漏洞。伯德解释:“你只要告诉它你想防什么风险,设定攻击难度,它就开始‘揍’你的系统了。” 这工具,瞄准的就是那些担心AI代理失控、擅自行动、最后让企业背锅的痛点。

专家敲黑板:安全分≠免死金牌

前谷歌首席决策科学家、现在当顾问的柯凯茜(Cassie Kozyrkov)点出了关键:安全排行榜是好事,能帮企业快速筛掉不靠谱的选项,看清“高性能背后藏着什么代价?低成本又意味着什么风险?” 但她紧接着泼了盆冷水:“最大的风险是,这个排行榜可能让老板们产生错觉,以为打了高分就绝对安全了。记住,安全指标只是起点,不是一路畅通的绿灯!”

这话一针见血。模型安全是个动态靶子,今天安全,不代表明天没新漏洞。排行榜能降低选择门槛,但企业真用起来,自己的监督、持续的评估,一个都不能少。新媒网跨境建议,面对微软即将推出的安全分,跨境企业既要重视这个有价值的参考工具,更要保持清醒的认知:AI安全,最终责任还是在自己肩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安全分”,只有永不松懈的安全观。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https://nmedialink.com/posts/303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微软宣布为Azure云平台上的AI模型引入安全评级系统,通过ToxiGen等工具评估模型安全性,帮助客户选择更可靠的AI解决方案。此举旨在解决AI模型潜在的数据泄露和滥用风险,同时推动行业安全标准的发展。
发布于 2025-06-09
查看人数 218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