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罢工授权!薪资拟涨超30%,跨境供应链告急

当下,全球经济格局与产业生态正经历深刻调整,中国跨境行业的伙伴们对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特别是制造业核心区域的劳资关系变化,往往牵动着全球供应链的神经。近日,美国大众汽车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的工人投票授权罢工,这一事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美国汽车行业的劳工动态,为我们审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运营与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观察窗口。
美国时间2025年某日的夜晚,外媒报道称,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宣布,大众汽车田纳西工厂的工人们已投票通过了罢工授权。这项投票结果意味着工会拥有了在必要时发起罢工的权利,但并非意味着罢工一定会立即发生。这背后,是工会与大众汽车之间长达一年多的合同谈判历程。
回溯至2024年4月,该工厂的工人们以73%的投票率,成功加入了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查塔努加工厂由此成为了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南部地区首个通过选举方式实现工会化的汽车制造工厂,同时也是美国南部地区首家实现工会化的外资汽车工厂。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当时就此罢工授权投票评价称:“这是现代史上,非‘底特律三大’车企首次进行罢工授权投票,具有历史性意义。”
当前,谈判的核心议题主要围绕着薪酬、医疗福利以及生活成本调整(COLA)等关键方面。这家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大众ID.4电动汽车和Atlas SUV燃油车型,约有3200名工人受到工会的代表。这些谈判的进展,无疑将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产运营,进而可能对大众汽车的全球供应链产生涟漪效应。
劳资博弈的焦点与企业的应对
在谈判桌上,劳资双方的诉求与立场呈现出复杂的博弈态势。
工会方面的诉求与立场:
2023年末,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与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这“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达成了里程碑式的劳资协议,其中包括在四年内实现25%的薪资增长。这些成功的先例,无疑为大众汽车工厂的工人提供了强大的谈判筹码和心理预期,他们普遍希望能够获得与“底特律三大”车企工人相近甚至更优厚的待遇。工会方面强调,大众汽车最新提出的方案中,仍缺乏必要的就业保障条款,无法充分保护工人免受工厂关闭、外包或查塔努加工厂出售等风险。大众汽车的提案与考量:
面对工会的诉求,大众汽车也提出了其认为具有竞争力的合同方案。大众汽车集团(美国)首席执行官基尔·格鲁纳在2025年近日的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公司已向工人提供了11%的即时工资增长。此外,公司提出的合同草案还包括在四年合同期内,额外增加20%的工资涨幅,这意味着总涨幅将超过30%。同时,这份“最终提案”还将首次为工人提供生活成本调整(COLA),并附带4000美元的合同签署奖金。基尔·格鲁纳对公司的提案充满信心,并希望工人们能对此进行投票。他认为,这项提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大众汽车在一份声明中也明确指出:“罢工将对查塔努加工厂的每一个人和我们的社区造成伤害。如果真的发生罢工,我们将致力于确保所有选择上班的员工能够安全工作,并继续获得全额工资和福利。”
美国汽车业工会化浪潮的深层背景
此次大众汽车工厂的罢工授权投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特别是南部地区工会化浪潮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美国南部各州以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相对较弱的工会影响力,吸引了大量外国汽车制造商前来设厂。然而,这种局面在近年来正悄然发生变化。2023年末,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与“底特律三大”车企成功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显著提振了整个工会运动的士气。这份协议不仅提升了工人的薪资和福利水平,更向全美的汽车工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通过集体谈判,工人可以有效争取自身权益。
进入2025年,这股工会化的势头正向外资车企蔓延。大众汽车查塔努加工厂的成功工会化,以及此次罢工授权投票,正是这股浪潮的具体体现。对于在中国拥有大量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网络的国际汽车品牌而言,美国市场的劳资关系变动,也成为了其全球战略布局中需要审慎考量的因素。
对全球制造业和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
此次美国大众汽车工厂的劳资争议,为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
全球化下的劳动力成本评估: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区域化趋势,劳动力成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及波动性,正成为企业海外投资和运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美国劳工权益意识的提升,预示着未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可能面临持续上涨的压力。对于计划或已在海外设厂的中国企业而言,精准评估当地劳动力市场特点、工会影响力以及潜在的劳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供应链韧性与风险管理: 任何核心工厂的罢工,都可能对汽车行业的供应链造成短期甚至长期的冲击。这不仅影响整车生产,还会波及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在“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当下,中国企业在布局全球供应链时,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区域化和本地化策略,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降低单一市场或单一生产基地带来的风险。
合规经营与社会责任: 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日益提高,包括对员工权益的保障。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市场机遇,更要深入了解并遵守当地的劳动法规和工会制度。积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提升员工福祉,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确保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劳资新态势: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新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变革也可能引发新的劳资问题。例如,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工人是否也面临工会化?新的技能要求如何影响劳动力结构和薪酬体系?这些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未来展望
目前,大众汽车田纳西工厂的劳资谈判仍在进行中。罢工授权投票赋予了工会更大的谈判砝码,但最终协议的达成仍需双方的智慧和妥协。此事件的最终走向,无论是通过谈判避免罢工,还是真的爆发罢工,都将为美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劳资关系演变,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案例。对于寻求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密切关注此类国际劳资动态,从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国际化运营策略,将是应对未来挑战,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vw-strike-30-wage-hike-supply-chain-aler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