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虚拟人狂赚7亿营收翻番,出海掘金竟藏"中之人"雷!

2025-09-04AI工具

Image

近几年,随着全球科技浪潮的涌动,元宇宙概念犹如一颗璀璨新星,迅速点亮了数字世界的天空。它不仅推动了各行各业在技术上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更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在这股浪潮中,虚拟人无疑是元宇宙理念最直观、也最贴近普通民众的生动实践。这项融合了前沿动画技术的新兴产物,极大地拓展了视频内容的创作边界,催生出无数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场景和商业模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虚拟人?它与我们日常耳闻的虚拟偶像、虚拟主播,或是时下流行的VTuber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对于我们中国的原创内容创作者而言,如何把握虚拟人的市场现状,又有哪些出海的新机遇值得探索?今天,新媒网跨境获悉,我们将带大家一起深入了解这个充满无限潜力的虚拟人世界。

1. 深入理解虚拟人

从经典电影的漫威宇宙,到引人入胜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虚拟形象早已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之中。然而,在动漫、二次元、元宇宙、数字人等诸多概念的交织下,要为“虚拟人”这个新生事物下一个精确的定义,确实需要一番梳理。业内普遍认为,虚拟人,有时也被称作数字人,其核心在于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并展现出人类般的外观、行为,甚至能够模拟人类的思想特征。

虚拟人的驱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真人驱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之人”模式。这种方式需要幕后的真人演员为虚拟形象赋予动作、声音、表演,甚至塑造其独特的个性和人设。例如,深受大家喜爱的虚拟偶像团体A-Soul,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与粉丝进行互动。

“中之人”在这里指的是那些为虚拟角色提供配音、动作捕捉,但通常不以真实面貌示人的幕后工作者。

另一种驱动方式是“AI驱动”,顾名思义,虚拟人所展现的一切内容,包括声音、动作、表情等,都完全由电脑程序自动生成和完成。比如,我国广受欢迎的虚拟歌手洛天依,就是AI驱动的典型代表。

从人格维度来看,虚拟人又可以分为“虚构形象”和“数字分身”两类。

“虚构形象”指的是那些在现实世界中完全不存在、由计算机技术从零开始创造的、拥有独立形象和设定的虚拟人物。例如,曾经火爆全网的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以及时尚前沿的AYAYI等,都属于这类完全虚构的虚拟人。

而“数字分身”则是利用先进的扫描和建模技术,为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物构建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版本。比如,根据知名艺人易烊千玺的形象打造的天猫虚拟代言人“千喵”,便是数字分身的一个生动案例。

从内容应用层面,虚拟人可以大致分为“服务型”和“娱乐型”。

“服务型虚拟人”更侧重于功能性,旨在为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它们可以化身为智能客服,解答用户疑问;也可以是智能管家,协助管理日常生活;或是智能老师,提供在线教育指导;甚至能成为智能员工,参与企业的日常运营。它们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娱乐型虚拟人”则更注重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满足人们在文化娱乐和情感互动方面的需求。这类虚拟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最受大众认知和喜爱的一类。它们具体包括:

  • 虚拟主播:如国内知名的菜菜子Nanako,以及金桔2049等,他们通过直播与观众实时互动,分享生活,带来欢乐。
  • 虚拟网红:例如AYAYI、翎_LING等,他们凭借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粉丝。
  • 虚拟偶像:如国际上开创先河的绊爱,以及国内备受追捧的A-Soul等,他们拥有完整的演艺体系和庞大的粉丝群体,承载着粉丝的情感寄托。

2. VTuber:娱乐型虚拟人中的闪亮之星

VTuber,全称Virtual YouTuber,顾名思义,最初指的是在YouTube这一国际视频平台上,以虚拟形象进行视频创作或直播活动的创作者们。然而,随着虚拟人概念的日益普及和技术发展,VTuber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拓展。如今,只要是在各大视频平台以虚拟形象活跃的内容创作者,都可以被泛称为VTuber。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主播的角色,许多VTuber凭借独特的魅力、扎实的运营,积累了庞大的粉丝基础,甚至能够成长为在粉丝社群中拥有巨大号召力的虚拟偶像。

全球首位VTuber:绊爱

作为全球首位诞生的VTuber,绊爱于2016年在国际视频平台YouTube上正式出道。她的出现,开创了虚拟偶像的新纪元。到2018年4月,她的频道订阅数就突破了100万,仅仅5个月后,更是突破了200万大关,一度成为全球粉丝数量最多的虚拟主播,奠定了她在VTuber界的始祖级地位。

日本知名VTuber组织:Hololive

Hololive是日本COVER株式会社旗下的一个知名虚拟YouTuber艺人组织。这个组织在全球视频平台YouTube上拥有惊人的影响力,旗下所有VTuber的频道订阅数合计已超过四千万。在全球VTuber的YouTube订阅数排名前五的名单中,除了位居第二的绊爱外,其余四个席位均被Hololive旗下的成员占据,它们分别是拥有423万订阅的Gawr Gura、订阅数达219万的Marine Ch. 宝鐘マリン、拥有216万订阅的Mori Calliope,以及订阅数达到209万的Pekora Ch. 兎田ぺこら,足以见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大号召力。

涨势迅猛的台湾VTuber:森森鈴蘭

在华人地区,VTuber领域也涌现出不少新星。森森鈴蘭就是一位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VTuber,她以甜美治愈的歌声著称,能够驾驭各式各样的曲风,尤其擅长演绎古风歌曲,令人印象深刻。在终止了前团体的活动后,她以“森森鈴蘭”的新形象在YouTube平台重新出道。短短几个月内,她便迅速收获了近13万的订阅量,频道总观看次数更是突破了350万,展现出惊人的吸粉速度,迅速培养起一大批忠实的观众。

国内企业积极探索:新的VTuber形象

在内容出海的道路上,一些国内企业也积极尝试,推出了自己的VTuber形象。例如,一家致力于内容出海的中国企业,近期就推出了花雨春绘和日雨柒两位VTuber,作为他们在虚拟人领域的最新探索。花雨春绘被设定为一只祖传守护森林的樱花鹿,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的守护者,形象充满东方韵味;日雨柒则是一只拥有人类形体和意识的布偶猫,目前正在努力学习适应人类世界的生活。这两位VTuber的虚拟主播生涯已顺利启航,正逐步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值得大家持续关注和期待。

3. VTuber的“钱”景展望

谈到VTuber的市场价值,就不得不提日本的知名VTuber运营公司“彩虹社”。作为该领域的佼佼者,其母公司ANYCOLOR已在今年6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VTuber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这无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据了解,ANYCOLOR旗下汇聚了近150位风格各异的VTuber,他们在国际视频平台YouTube上的频道粉丝总数累计已超过4600万人,去年的总播放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9.43亿次。根据彩虹社公布的财报数据,2022财年的营业收入高达141.6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7亿元),相比2021年的76.36亿日元实现了营收翻番的亮眼成绩,充分展现了虚拟人市场的巨大商业潜力。

彩虹社旗下还有许多令人瞩目的新星。例如,新晋VTuber壹百满天原莎乐美,在今年5月于YouTube出道后,仅用14天时间,其订阅数便突破了100万大关(目前已达到168万),刷新了VTuber历史上最快达成百万订阅的纪录,展现了其强大的吸粉能力。

无独有偶,此前同属彩虹社的另一位人气VTuber Vox Akuma,同样以惊人的粉丝增长速度引起关注。他在我国B站的直播首秀,更是创造了高达111万元人民币的单场营收,令人对VTuber的商业前景充满信心。

再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根据相关分析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虚拟人带动的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近6402.7亿元人民币,这预示着一个巨大的商业蓝海。我国本土的虚拟偶像团体A-Soul在2021年也曾势如破竹,创下了仅凭一晚直播就狂赚三百多万人民币的惊人纪录。那么,VTuber究竟是如何拉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呢?目前主要依靠以下四种成熟且富有潜力的商业模式:

1. 直播打赏

这种商业模式与我们熟悉的真人主播有着异曲同工之处。VTuber通过在直播间与屏幕前的观众聊天互动,或展示唱歌、跳舞、玩游戏等才艺,从而获得粉丝的直播打赏。由于直播打赏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互通之上,因此,这种模式通常需要依赖“中之人”的精彩演绎来完成。在全球最大的游戏直播平台Twitch上,VTuber们正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潮流。

2. IP打造

虚拟IP被业界公认为具有强大的吸金能力。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最赚钱的IP排名中,精灵宝可梦、Hello Kitty、维尼熊、米老鼠等众多虚拟IP长期占据头部位置,其商业价值可见一斑。

当前,虚拟IP的打造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为已有的知名IP创造全新的虚拟形象,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二是将虚拟人朝着流量网红和明星的方向进行培养和推广;三是结合元宇宙概念,构建更宏大的虚拟世界观。在其背后,衍生出的影视剧集、直播带货、品牌代言、品牌联名等多种形式,都是虚拟IP超高商业价值的集中体现。

3. 品牌赋能

利用虚拟人的独特概念和新兴热度,为品牌故事注入新的活力,已成为许多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的策略。原本可能略显生硬的品牌形象,通过虚拟人的完美外形和生动演绎,瞬间变得亲切可感,能够与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虚拟人还能帮助品牌搭上元宇宙这艘前沿的快船,展现其创新和科技感。这些诱人的效果,正是当前多数品牌积极拥抱虚拟人的重要原因。

4. 饭圈经济

无论是虚拟主播,还是虚拟偶像,忠实的粉丝群体都意味着持久的消费动力和市场潜力。VTuber与二次元文化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这种连接使得二次元文化的主力军——Z世代,自然而然地将他们的热情与关注转移到VTuber身上。根据《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的分析,有超过一半(50.6%)的Z世代用户表示,他们愿意为自己喜爱的虚拟人付费,这充分说明了虚拟人“饭圈经济”的巨大潜力。

4. VTuber发展中的挑战与展望

当我们暂时将目光从虚拟人的技术和产品层面移开,聚焦到内容创作本身,VTuber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核心议题便是“中之人”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VTuber之所以能够吸引无数目光,除了其精致迷人的虚拟外形“皮”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其注入了灵魂的“中之人”——也就是幕后的表演者和配音员。然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创作模式,也可能在运营过程中引发一些需要深思的问题。

以国际上VTuber的鼻祖绊爱为例,2022年2月底,她曾宣布无限期停止活动。这背后,运营公司推出分身企划,在原有绊爱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新绊爱的做法,让不少粉丝感到不安。随着老绊爱出镜率的减少,粉丝们开始担忧陪伴多年的偶像是否被公司忽视,甚至有传闻称老绊爱的“中之人”受到了不公待遇。虽然运营方后来调整了策略,试图平息众怒,但绊爱的人气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无独有偶,在国内,虚拟偶像女团A-Soul成员珈乐在今年5月宣布“直播休眠”,也引发了外界对“中之人”待遇的广泛关注。有传闻称,尽管虚拟偶像在直播中获得了上百万的打赏,但幕后的“中之人”所能获得的报酬相对较低,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和伤病困扰。这些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撕开了VTuber美好面纱下可能存在的运营风险。

最初,虚拟人的兴起,部分原因是为了规避真人明星高昂的成本、多方配合的限制,以及可能出现的人品和行为“翻车”风险。人们期望虚拟人能成为“永不翻车”的完美代言。但现在看来,虚拟人行业也必须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有效降低“中之人”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行业内外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期望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生态。目前,业界主要提出了两个方向:

一是充分肯定并提高“中之人”的待遇与地位。这包括为他们提供更合理的薪酬体系,尊重他们在内容创作上的专业付出与权利,从而在整个运营体系中形成和谐共赢的合作关系。只有让“中之人”感受到被认可、被尊重,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与奉献精神。

二是通过丰富和深化VTuber的IP内涵,逐步弱化对单一“中之人”的依赖。这意味着要精心构建虚拟人的世界观、社会关系、故事背景等,使其成为一个拥有独立生命力的完整IP。这样一来,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将更多地聚焦于IP本身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故事魅力,而非仅仅是某个特定表演者的身份。就像经典的英雄IP那样,即使历经多次角色扮演者的更迭,其核心精神和魅力依然能够吸引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应用场景有待拓宽

从需求侧来看,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多元,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追求日益旺盛,特别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一代,已成为虚拟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而从供给侧观察,全球各大互联网巨头和科技企业也都在积极布局虚拟人产业,不断丰富和拓展虚拟人IP的矩阵,市场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景象。尽管前景广阔,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虚拟人市场在实际的消费和应用场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开发的蓝海。

以虚拟主播为例,一位真人偶像或网红,他们可以通过代言、参演影视剧、发行唱片、推出自有产品、举办线上线下见面会等多种场景实现商业变现。虽然这些商业模式理论上可以由虚拟主播去替代,但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是否会买账,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例如,当某位虚拟人在推广美妆产品时,就曾遭到不少用户的质疑——一个虚拟形象,又如何能真实感受并分辨吃穿用度这类产品的实际体验呢?这使得虚拟人的“种草”能力,在某些领域可能缺乏足够的公信力。

此外,像虚拟客服、虚拟管家、数字人分身、元宇宙接口等新兴的虚拟人业务,它们是否能够真正触及并撬动普通大众的广泛需求呢?这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验证。

本质上说,虚拟人是人类对未来数字世界美好憧憬和大胆探索的具体体现。当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在技术成熟度、规模化生产、用户体验优化、商业变现模式稳定性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关于虚拟人究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还是昙花一现的短期热点,业内依然存在不同的探讨与思考。这些都是行业在发展初期所必经的成长阶段,也正是激励我们不断创新、攻坚克难的动力源泉。尽管前路充满未知,但许多人坚信,虚拟人的长远回报潜力巨大,完全值得我们投入智慧和汗水,积极开拓这片广阔的数字疆域。新媒网跨境认为,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投入的创新领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4763.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元宇宙概念兴起,虚拟人作为重要实践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文章深入解析虚拟人的定义、类型(虚构形象、数字分身)及应用(服务型、娱乐型),重点关注VTuber的发展现状、商业模式(直播打赏、IP打造等)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
发布于 2025-09-04
查看人数 17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