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假日季:美国人均支出涨10%,婴儿潮劲增21%!

在即将到来的节日购物季,全球经济的脉动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交织成一幅复杂的图景。对于密切关注海外市场的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理解美国消费者行为的变化,特别是他们在节假日期间的支出倾向,对于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至关重要。最新观察显示,尽管存在一些经济层面的担忧,但美国消费者似乎已准备好在2025年的假日季增加支出,这为中国商家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具体来看,有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预计在今年的假日购物季,人均礼物支出将达到约736美元。这一数字相比于2024年报告的669美元,增长了大约10%。这一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根据2025年9月的数据,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化上涨了3%,这意味着在同等购买力下,消费者需要支付更多的金额。
然而,通胀并非推动支出增长的唯一因素。更深层次的分析表明,美国消费者计划在礼物馈赠上投入更多,尤其是一些特定群体表现出更强的消费意愿。例如,较为年长的“婴儿潮”一代消费者,预计将把他们的假日支出提高21%。这表明,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在经济大环境下的消费决策和能力存在差异,这对于中国跨境商家在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种积极的消费前景,凸显了美国消费者在面对经济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韧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实际支出意愿与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外媒援引一位经济学者迈克尔·布朗的观点指出:“我们清楚地看到,消费者实际的支出表现远比消费者情绪和信心数据显示的要强劲和稳健。”这一现象,促使我们深入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支撑着消费者持续的购买力?
回顾历史数据,在2020年疫情爆发前的几年里,消费者支出的变化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波动通常呈现出更为紧密的关联。然而,在最近几年,这种传统联系似乎有所减弱。例如,在2025年4月,当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自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时,实际消费者支出却同比增加了3.1%。这种背离,为我们理解当前的市场动态提供了新的视角。
有报告指出,美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看法仍然相对悲观。根据密歇根大学在2025年10月发布的最新消费者信心指数,由于对就业市场疲软和通胀上升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已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同时,另一份由非营利组织“经济咨商会”发布的衡量指标也显示,美国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在2025年10月略有下降。这些宏观层面的数据,似乎与节日季旺盛的消费预期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解释了这种“信心与支出脱节”的现象呢?一个主要的解释是稳健的工资增长。根据业内专家迈克尔·布朗的分析,许多美国人尽管面临更高的物价,但由于其到手工资保持稳定增长,他们的购买力并未受到严重侵蚀,因此能够继续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支撑消费支出的核心动力。对于中国跨境卖家而言,这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即便是经济前景不明朗,但只要美国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减,其消费潜力依然存在。
除了上述分析,其他机构如Adobe for Business和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发布的假日展望预测,也与上述观察不谋而合:尽管美国消费者普遍对经济持谨慎甚至悲观态度,但他们依然计划在节日礼物、旅行和餐饮上投入数十亿美元。这进一步证实了当前美国市场的一种独特消费行为模式:即“情绪悲观但消费不减”。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这种消费趋势中的一些谨慎因素。迈克尔·布朗提醒,仍有一些消费者在采购时表现出谨慎,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中,他们在这个假日季将面临更大的权衡。由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成本的上涨,这些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支出空间有所减少。这提示中国跨境商家,在设计产品和定价策略时,不能忽视对不同收入群体购买力的细分考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从中国跨境从业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来自美国市场的最新消费洞察,具有多层面的战略意义。
首先,把握消费韧性中的机遇。美国消费者即便在经济情绪低落时仍能保持高水平的支出,这表明市场并非一片低迷。对于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而言,这意味着仍有巨大的机会承接订单,特别是在礼品、节庆用品、家居装饰以及高性价比的电子产品和个人消费品领域。关键在于如何精准洞察这些“逆势增长”的消费热点,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其次,关注“婴儿潮”一代的消费潜力。这一群体21%的支出增长预期,预示着其在节日消费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跨境企业可以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消费偏好、产品需求和购物习惯。例如,他们可能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品质感、健康属性以及情感价值。针对这一群体的定制化产品设计、适老化功能改进和精准营销策略,有望带来可观的市场回报。
第三,应对通胀与消费者心理的博弈。通胀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但稳健的工资增长又支撑了他们的购买力。中国商家在定价时,需要平衡产品的竞争力与利润空间。提供高性价比、物有所值的产品,或是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也是在通胀环境下保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细分市场,精准定位。文章中提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面临的权衡,提醒我们不能将所有美国消费者视为一个同质的群体。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域和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群体,中国跨境商家应采取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方案。例如,针对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可以推出更多具有成本优势、注重实用性的产品;而对于购买力较强的群体,则可提供设计感更强、功能更丰富或品牌溢价更高的商品。
第五,优化供应链与物流效率。假日购物季是销售高峰期,高效稳定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是确保订单履约、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基石。中国跨境卖家应提前规划库存,选择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确保商品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国际运输环境和潜在的物流波动时,更需要有预见性地进行风险管理。
最后,提升品牌形象与服务质量。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仅仅依靠价格优势已不足以长久立足。中国跨境企业应逐步从“制造”向“智造”和“品牌”转型,注重产品质量、创新设计、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消费者信任,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美国消费者在2025年假日季表现出的消费韧性,为中国跨境电商和出口企业提供了一个审视和把握海外市场脉搏的窗口。尽管宏观经济数据存在不确定性,但消费者实际的购买行为却释放出积极信号。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这些动态,深入分析背后的驱动因素,并灵活调整自身策略,以在全球贸易变局中寻求新的增长点,共创更加繁荣的未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holiday-spend-up-10-boomers-21.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