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BP 8月低值免税暂停。跨境电商合规挑战已升级!
新媒网跨境获悉,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对其半年度监管议程进行了多项引人关注的调整。这些变动涉及国际贸易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现有提案的撤回、新规的推迟以及部分规则的移除,对跨境贸易企业,特别是与美国市场相关的中国商家而言,意味着合规和运营策略需要持续关注和动态调整。
整体概览:CBP监管议程的最新动态
美国国土安全部和财政部发布的最新半年度监管议程,清晰勾勒了CBP在贸易监管上的最新动向。这些议程如同指南针,指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生效或被搁置的贸易法规。此次调整涵盖了从数据申报要求、担保流程电子化到低价值货物通关规定等一系列关键环节。对于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和物流服务商而言,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是确保合规运营、提升效率的重要前提。这些监管议程的发布,不仅体现了美国政府在贸易管理上的优先事项,也为全球贸易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信号。
短期行动:即将落地的政策调整与时间表
根据最新的议程,CBP正在推进一些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可能生效的规则,这些规则的生效时间有所调整或首次被提出,值得业界密切关注:
- 出口舱单数据预提交要求: 原本计划在2024年7月和9月分别实施的铁路和海运货物通过ACE系统提前提交出口舱单数据的规定,目前已统一推迟至2025年10月。这意味着相关企业有更多时间来准备和适应新的电子申报要求。此举旨在提高数据提交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对出口货物的监管。
- 航空货物预筛查项目(ACAS)数据元素: 一项关于航空货物预筛查项目(Air Cargo Advance Screening, ACAS)的临时最终规则首次公布,要求传输额外的关键数据元素。这项规则预计将在2025年7月生效。ACAS旨在通过提前获取货物信息,加强航空货运安全,对空运物流链条上的各方都提出了更高的信息透明度要求。
- 担保申请电子化: 旨在取消纸质担保申请和审批流程的提案,以及要求所有担保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或电子邮件提交的规定,已从原定的2024年11月推迟至2025年8月。这一改革旨在提升担保流程的现代化水平和操作便捷性,减少人工处理的复杂性,但同时也要求担保公司和进口商升级其电子系统以满足新的提交标准。
长期规划:仍在酝酿中的重要议题与潜在变数
部分规则被列为长期行动,意味着它们仍处于发展阶段,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不会有实质性的监管行动。其中一些曾被列为短期行动,但现在行动时间被标记为“待定”。这表明这些议题的复杂性较高,或仍在等待更明确的政策方向。
- 低价值货物通关新流程与数据要求: 一项旨在为低价值货物(de minimis shipments)创建新的通关流程并要求额外数据元素的提案,以及一项规定某些受贸易或国家安全行动影响的商品不符合低价值免税(de minimis exemption)条件的最终规则,在2025年1月发布了提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8月29日起,根据一项总统行政命令,所有国家的商业低价值免税进口已被暂停。这意味着即便相关规则最终出台,其适用范围可能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甚至可能最终被撤回。这一变化对依赖低价值免税政策的跨境电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 报关行对进口商身份验证: 一项要求报关行验证进口商和非居民进口商身份的最终规则正在推进中。该规则的提案早在2019年8月就已发布。此举旨在加强对进口商的了解,防范非法贸易活动,提高贸易链条的透明度。
- 商标侵权信息披露程序: 一项关于创建信息披露程序的最终规则也处于长期规划阶段。该程序允许在怀疑假冒商标的商品被自愿放弃时,向商标所有者披露受《商业秘密法》保护的信息。该规则的提案同样在2019年8月发布。此举旨在更好地打击跨境假冒商品,保护知识产权。
撤回与取消:减轻部分监管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之前列为短期行动的规则已被正式撤回,或不再出现在最新的议程中。这对于相关行业的企业而言,无疑是减轻了潜在的合规负担。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些变化体现了CBP在评估监管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的动态调整。
已撤回的规则包括:
- 一项原计划延长出口产品在三年内返回美国可享受免税待遇的临时最终规则。这一规则的撤回意味着企业在货物返美时的免税政策将不再有此方面的延伸。
- 一项旨在提高涉及国际贸易委员会(ITC)337条款排除令的行政裁决速度、准确性和透明度的拟议规则。其撤回可能意味着CBP将继续沿用现有流程处理此类复杂案件。
- 关于CBP暂停或撤销指定入境报关员代码、即时交付特权或远程地点报关特权之前,设定正当程序步骤的进一步行动也被撤回。这表明CBP在相关行政权力行使上,短期内可能不会引入新的程序限制。
- 旨在鼓励参与“自愿披露计划”并增强关税/收入追缴流程有效性的监管修正案的进一步行动也被取消。这可能意味着CBP在鼓励企业主动披露违规行为和追缴关税方面,将维持现有政策框架。
不再列入议程的规则包括:
- 一项旨在更新、现代化和简化执行禁止进口通过囚犯劳动、强迫劳动或惩罚性劳役生产或制造的商品的程序的拟议规则(该提案在2018年12月发布)。尽管此规则不再列入议程,但美国对于强迫劳动的进口禁令(如《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仍然是严格执行的重点。
- 一项旨在豁免货物检查、查验和安全系统部分记录免受《隐私法》条款约束的拟议规则,原因是刑事、民事和行政执法要求。
- 一项旨在根据《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议》(USMCA)实施从加拿大或墨西哥进口货物非优惠原产地认定的最终规则(该提案在2021年7月发布)。这意味着在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方面,与USMCA相关的具体执行细则可能仍在等待更清晰的指导。
对跨境行业的影响分析与应对建议
此次CBP监管议程的调整,多维度地影响着全球,特别是中国的跨境贸易企业。
首先,数据申报要求日益精细化和电子化是显而易见的趋势。无论是出口舱单的提前提交,还是航空货运预筛查额外数据元素的要求,都指向了更严格、更前置的信息透明度。这意味着中国出口企业和物流服务商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升级信息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交所需数据,以避免清关延误或合规风险。
其次,低价值商品免税政策的重大变动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挑战。商业低价值免税进口的暂停,对高度依赖美国“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的跨境电商模式构成了直接冲击。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其商品定价策略、物流成本结构和市场准入方式,考虑更高昂的关税成本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可能促使部分企业调整产品组合,或寻求更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抵消成本压力。
再者,部分监管规则的撤回或移除,虽然短期内减轻了部分合规负担,但也提醒企业监管环境的动态性。此前为应对某些潜在规则而进行的准备,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必要性。例如,与337条款行政裁决相关规则的撤回,并不意味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放松,而是CBP在处理方式上可能维持现有模式,企业仍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合规。
整体而言,CBP的这些调整,无论是推迟、撤回还是新规,都凸显了美国在国际贸易管理上日益精细和严谨的趋势。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持续关注CBP及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发布的最新动态,加强内部合规建设,并与专业的报关行、律师事务所保持紧密沟通,是应对挑战、确保业务稳健发展的关键。新媒网跨境认为,只有及时掌握并适应这些监管变化,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全球贸易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bp-aug-de-minimis-halt-ecom-challenge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