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亿巨亏!关税绞杀美汽车业,玛涅蒂马瑞利已破产!

2025-10-13全球汽车前哨站

Image

密歇根,这片被誉为美国工业心脏的土地,此刻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在这里,无数家庭的生计与汽车产业的脉动紧密相连。然而,近期的贸易政策,特别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正给这片承载着百年荣耀的工业沃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福特、通用汽车以及斯泰兰蒂斯这三家举足轻重的汽车制造商,作为美国汽车工业的旗帜,目前预计在2025年将因关税原因合计损失高达70亿美元的收益。这笔巨额数字,无疑给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投下了一层阴影。

密歇根州一家名为Team 1 Plastics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副总裁兼联合创始人加里•格里戈斯基(美国人)对此深有体会。去年三月,他们从日本订购了一台价值30万美元的注塑机。等到机器漂洋过海抵达美国时,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已然生效,硬生生将设备价格推高了15%,最终支付了34.5万美元。格里戈斯基无奈地说:“在我这里,这可是一笔真金白银的额外支出。这笔成本,我们总得想办法收回来。”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中小企业在政策变动面前的无力和挣扎。

按照美国政府此前的说法,征收关税本意是为了提振美国本土汽车产业,保护其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纠正贸易失衡,并鼓励那些流向亚洲的岗位回归美国本土。然而,现实却与预期大相径庭。这些关税不仅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繁荣,反而将整个行业推向了动荡不安的境地。

三大车企面临的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数字变化,更深层的影响在于其遍布全球的供应链网络受到严重干扰。成千上万为这些巨头提供零部件的公司,也因此承受着现金流吃紧和产品价格上涨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层层传导,最终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税的负面影响,在密歇根州的每个角落都清晰可见。这个州拥有超过一千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他们的产品种类繁多,从汽车的动力总成系统、转向柱,到日常使用的雨刷和门把手,几乎涵盖了汽车制造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可能受到关税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部位于密歇根州的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的负责人帕特里克•安德森(美国人)指出:“行业内确实存在着巨大压力。而且,这些关税政策的全面影响,可能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未来或许会面临更严峻的局面。”这番话提醒着人们,当前的困境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底特律,这座被誉为美国工业之都的城市,是美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自1913年,亨利•福特(美国人)在这里建立了全球首条移动装配线以来,底特律就一直是美国技术和制造实力的象征。这里见证了汽车工业的崛起与辉煌,承载着无数美国工人的梦想与汗水。

然而,这种强大的制造实力并非孤立存在,它建立在一个复杂而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之上。在这个体系中,各国企业相互依存,共同构筑了汽车产业的全球版图。要简单地将这些供应链“本地化”,并非易事。

卢塞恩国际公司(Lucerne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玛丽•布赫蔡格尔(美国人)对此深有感触。她的公司在底特律附近从事汽车零部件的锻造和铸造业务。她直言不讳地表示:“尽管我们很想把自己封闭起来,生活在一个受保护的盒子里,但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已经不再拥有足够的制造业版图,无法在美国本土生产所需的一切零部件。”她的观点,深刻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性。

供应商们正忧心忡忡地看着“三大车厂”在关税带来的动荡中举步维艰,尤其是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更是让他们如坐针毡。福特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美国人)在上个月曾表示:“这股20亿美元的逆风,严重限制了我们未来的投资。”可以预见,持续的成本压力将直接压缩企业利润,并可能削弱其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

生产铝和钢合金零部件的GS3公司首席执行官丽萨•朗斯福德(美国人)忧虑地发问:“汽车行业正在‘流血’,问题是,如果它们都撑不下去了,我们这些供应商又将面临怎样的局面?”她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一旦大型车企出现危机,其遍布全球的供应商网络将首当其冲,引发连锁反应。

在关税制度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已然被逼至绝境。底特律一家生产精密金属部件的企业AlphaUSA,其总裁查克•达达斯(美国人)透露,由于对从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的钢制螺母征收高达50%的关税,公司每月要额外承担25万美元的成本。对于一家年销售额6500万美元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达达斯沉重地表示:“对我们这种规模的公司来说,这简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今年六月,日本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玛涅蒂•马瑞利(Marelli),作为斯泰兰蒂斯和日产汽车(日本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已在美国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其首席执行官坦言,公司已“受到美国关税的严重影响”。这无疑是关税政策带来最直接、最惨痛的代价之一。

密歇根州州长格雷琴•惠特默(美国人),虽然有时对美国政府的贸易做法表示理解,感叹“数十年的离岸和外包将数十万份薪酬优渥的中产阶级工作岗位送到了海外”,但她也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深表遗憾。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一些公司不得不缩减业务,甚至考虑将生产转移到海外。她指出:“具有危险意味的讽刺在于,全国性的关税混乱与政府的目标背道而驰——公司在密歇根州是在裁员,而不是在创造岗位。”她的言论揭示了政策与预期效果之间的错位。

游说组织MichAuto的执行董事格伦•史蒂文斯(美国人)认为,当前汽车行业的处境“前所未有”。他补充说:“我们经历过许多关键转折点,但我认为从未见过像这里这样运作的动态。”这表明,当前的挑战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在于其复杂性和多变性。

关税,仅仅是这个饱受扰乱的行业所遭遇的最新挫折。此前,全球汽车产业已经经历了多重考验:先是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冲击;随后,电动汽车需求的变化,又打乱了车企原有的扩张计划。如今,他们不仅要在传统市场中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全球主导地位也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

卢塞恩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玛丽•布赫蔡格尔表示:“我们这个行业已经一团糟了,[关税]更是雪上加霜。”她透露,卢塞恩国际对其在中国生产并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缴纳高达72.5%的关税。如此高昂的税率,无疑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沉重负担。

新媒网跨境获悉,许多供应商认为,美国政府新政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决策的随意性。加拿大零部件供应商马丁瑞亚国际公司(Martinrea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帕特•德拉莫(加拿大人),该公司在密歇根设有工程设施。他举例说,美国政府在去年八月出人意料地决定将更多钢铁和铝的衍生品纳入征收进口关税的范围。德拉莫指出:“这使得一些大宗商品价格被推高了多达400%。”这种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让企业措手不及,难以做出长期规划。

这些关税甚至造成了一些在许多人看来不合逻辑的异常情况。德拉莫举例说,马丁瑞亚国际公司在印第安纳州(美国)浇铸不锈钢,再运到加拿大制成管材。他说:“等到它运回美国时,我们既要为不锈钢——那可是美国制造的——缴关税,也要为管材缴关税。这个体系里有些东西就是胡来。”这种双重征税的现象,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引发了行业内的普遍困惑。

对于供应商来说,他们的处境尤其艰难:他们必须先行缴纳关税,再等待客户报销。这一漫长的流程严重挤压了企业的现金流,并大幅抬升了其营运资本成本。

AlphaUSA的查克•达达斯正在积极与客户谈判争取补偿,但一些汽车制造商却拒绝承担其供应商产生的全部关税相关成本。他坦言:“如果拿不到补偿,明年这个时候,我恐怕就不会再和你谈这件事了。”这番话语,道出了无数中小供应商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和无奈。

一些大型汽车公司为了应对关税,要求供应商在美国本土采购更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但这并非易事。达达斯表示,他曾联系多家美国本土螺母制造商,但“99.9%的情况下”,即便算上关税,他们报出的价格仍然高于中国台湾地区产品的成本。这反映了在某些领域,国内制造业在成本和效率上仍难以与全球产业链竞争。

Team 1 Plastics的格里戈斯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今年早些时候购买的那台34.5万美元的日本设备,在市场上几乎没有替代品。他说:“注塑机有70%依赖进口。”这凸显了美国在高端制造设备领域对进口的依赖,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自给自足。

公司规模越小,受到的冲击可能就越大。位于密歇根州法明顿希尔斯(美国)的Blitz Proto是一家只有三名员工的原型制造公司,其负责人卡林•哈里斯(美国人)表示,他们使用的不锈钢部件价格在今年4月至9月间上涨了21%。其他零部件如今也比加征关税前贵了50%。

这给公司的价格预估带来了严重冲击。哈里斯说,过去公司对一项工作的报价有效期为30天,但如今,一周后就可能失效。“由于关税波动,成本几乎每天都在变化,”她说,“所以我们已无法准确确定最终成本了。”这种不确定性,让小型企业难以进行稳定的经营规划,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新媒网跨境预测,虽然这些关税尚未完全体现在终端汽车价格上,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尤其是一旦经销商耗尽关税生效前的库存,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地传导给消费者。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经济预测专家加布里埃尔•埃尔里希(美国人)预计,在供应链适应美国政府关税的数年里,国内和进口车辆的价格平均将上涨9.6%。他去年九月撰文指出:“按照2024年的价格计算,如果利润率保持不变,这将把一辆车的平均成本提高约4500美元。”这意味着,消费者将为汽车工业的这些成本买单,购车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埃尔里希还预计,关税将导致美国国内汽车产量下滑:轻型车辆年产量将减少31.3万台,降幅为3.1%。他预测,轻型车年销量将每年减少近78万台,出口也将减少32万台。这些数据描绘了一幅令人担忧的产业图景:产量下降、销量萎缩,整个产业链都将面临巨大挑战。他补充说,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的关税是推动该行业成本上涨的关键因素,因为这些原材料是汽车和轻型卡车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投入。

埃尔里希总结道:“总体而言,这对密歇根州来说是净成本,因为那些是汽车和轻型卡车的重要投入。”这意味着关税带来的收益,可能无法弥补其对整体经济造成的损失。

与此同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渴望一个更加稳定的时期。“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喘口气?”马丁瑞亚国际公司总裁帕特•德拉莫呼吁道,“这五年来,我们几乎一场接一场地打硬仗,利润率一直在收缩。”他的话语,代表了整个行业对稳定和可预测的政策环境的强烈期盼。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auto-tariffs-7bn-loss-supplier-bankrup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快讯】2025年下半年,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对密歇根州的美国汽车产业造成沉重打击。福特、通用、斯泰兰蒂斯三大车企预计2025年将因关税合计损失高达70亿美元收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关税最高可达72.5%,导致现金流紧张,甚至有企业申请破产。密歇根州长指出,关税政策未能提振本土产业,反而导致企业裁员。行业专家表示,全球供应链已严重扰乱,小企业因成本剧烈波动难以经营。分析师预测,关税最终将使美国汽车价格平均上涨约4500美元,并导致产量和销量显著下滑。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呼吁政策稳定。
发布于 2025-10-13
查看人数 8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