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2.69亿吞美巨头!远东劳力成本优势炸裂
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版图、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食品加工行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各大企业纷纷调整战略,通过兼并重组寻求新的增长点。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西方企业之间的整合,亚洲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以资本为纽带,将触角伸向全球市场。最近,一起发生在海鲜加工领域的跨国交易,再次印证了这一全球化商业趋势。
海外巨头易主:泰国企业接盘美国知名海鲜品牌
最近,在2025年的市场动态中,美国知名企业Pillsbury(品食乐)宣布,已与泰国Unicord公司达成最终协议,将其旗下Bumble Bee Seafoods(大黄蜂海鲜)子公司以2.69亿美元的现金价格出售。此次交易标志着在过去两年中,美国主要金枪鱼罐头业务第二次被远东地区的企业收购。这不仅是Pillsbury资产剥离计划的又一重要步骤,也折射出全球食品行业在成本控制和市场布局上的深层考量。
回溯至2023年11月,另一家美国食品巨头Ralston Purina(罗尔斯顿·普瑞纳)将其Chicken of the Sea(海洋之鸡)金枪鱼公司以2.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印度尼西亚的PT Mantrust公司。外媒分析人士指出,海外生产商的这些收购行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食品行业对运营成本日益增长的关注。这其中,劳动力成本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外媒分析师诺米·盖兹(Nomi Ghez)指出:“食品业务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而远东地区拥有大量的生产能力。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远东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市场格局与品牌价值
Bumble Bee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是美国第三大金枪鱼公司。根据洛杉矶Sutro & Co.公司企业金融执行副总裁劳埃德·格雷夫(Lloyd Greif)提供的数据,Bumble Bee在202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2.84亿美元,占据了当时价值17亿美元的美国国内金枪鱼市场17%的份额。格雷夫的公司在此次交易中担任了Unicord的代表。
品牌 | 美国金枪鱼市场份额(2023年) |
---|---|
H. J. Heinz's Star-Kist | 36% |
Chicken of the Sea | 19% |
Bumble Bee | 17% |
美国市场领先的金枪鱼品牌是H. J. Heinz旗下的Star-Kist,占据3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的是Chicken of the Sea,占19%。Bumble Bee的出售,无疑将对全球金枪鱼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带来一定影响。
母公司战略调整:剥离非核心资产
此次Bumble Bee的出售,是Pillsbury母公司——英国Grand Metropolitan(大都会集团)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在不到一周前,Pillsbury还宣布将其同样位于圣迭戈的Van de Kamp冷冻海鲜业务,以约1.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芝加哥的Whitman Corp.公司。
Grand Metropolitan在2024年1月以57亿美元收购了Pillsbury后,于2024年5月宣布计划出售其海鲜业务,将其视为Pillsbury的非核心业务进行剥离。此举旨在优化资产结构,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除了海鲜业务,Grand Metropolitan在2024年上半年还宣布了一系列交易,包括出售Pillsbury旗下的Steak & Ale和Bennigan's连锁餐厅、其谷物贸易业务以及Azteca墨西哥食品业务。此外,Pillsbury还在其明尼阿波利斯总部和Burger King(汉堡王)业务部门总共裁减了500名员工。这些举措都表明,大型跨国企业在完成并购后,会根据战略规划对资产组合进行深度整合与调整,以实现效率最大化和价值提升。
Unicord的战略布局与供应链整合
Unicord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泰国曼谷的食品加工和出口综合性企业。该公司表示,在收购Bumble Bee后,不打算进行裁员,并将保留Bumble Bee现有的管理团队。Bumble Bee目前在其圣迭戈总部雇佣了100名员工,在波多黎各马亚圭斯的主要罐头加工厂雇佣了2400名员工,在厄瓜多尔的一家工厂雇佣了250名员工。
Unicord还披露,计划在洛杉矶县东南部圣达菲斯普林斯开设一家面积达11万平方英尺的Bumble Bee罐头加工厂。该工厂是此次交易的一部分,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并雇佣约100名员工。格雷夫表示,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深化Bumble Bee与Unicord之间已有的合作关系。Unicord在泰国的工厂此前已向Bumble Bee供应罐装金枪鱼。通过此次收购,Unicord期望将Bumble Bee锁定为其在美国的金枪鱼分销商,从而实现更紧密的供应链整合和市场渗透。
Unicord对Bumble Bee的收购被认为是泰国企业迄今为止对美国公司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Unicord的首席执行官兼最大股东是38岁的Dumri Konuntakiet。该公司还在虾和牡蛎养殖方面拥有业务,显示了其在水产领域的广泛布局。
历史交易与市场估值
Pillsbury是在2023年以2.42亿美元的价格从一个由四名Bumble Bee高管和金融合作伙伴First Boston Corp.(第一波士顿公司,一家投资银行)组成的团队手中收购了Bumble Bee。此前,该团队在2020年通过管理层收购,以约6000万美元的价格从前母公司Castle & Cooke手中购得这家金枪鱼罐头企业。
Pillsbury在2023年7月宣布收购Bumble Bee,而就在此前不到一周,Star-Kist收购Bumble Bee的交易因美国政府基于反垄断理由的否决而未能成功。这表明在跨国并购中,反垄断审查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
外媒分析师盖兹评论道:“Pillsbury此次获得的出售价格高于其在2023年的收购价,很难相信自那时以来金枪鱼业务经历了繁荣发展。这仅仅反映了当前食品公司在并购中获得的倍数越来越高。”这凸显了市场对优质品牌资产的认可,以及在行业整合背景下,并购标的估值日益上涨的趋势。对于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估值背后的驱动因素,把握市场脉搏,是进行成功并购的关键。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
此次Bumble Bee的易主,不仅是全球食品行业整合的一个缩影,也为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和思考。
首先,品牌价值与市场壁垒。像Bumble Bee这样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认知度的品牌,其价值不仅体现在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上,更在于其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的信任和忠诚度。对于希望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通过收购成熟品牌,可以有效规避从零开始建立品牌认知的高昂成本和漫长时间,快速进入目标市场,并利用现有渠道和消费者基础。这比单纯的产品出口更能实现深层次的市场融入和价值获取。
其次,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优化。Unicord收购Bumble Bee的战略动因之一便是利用远东地区的成本优势,并通过整合供应链来提升效率。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时,也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并结合目标市场的特点,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全球供应链。无论是向上游整合原材料供应,还是向下游延伸分销网络,都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再者,跨文化管理与人才保留。Unicord宣布保留Bumble Bee现有管理团队和员工,这是一种成熟的跨国并购策略。成功的并购不仅是资本的结合,更是文化的融合和人才的整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在海外并购后如何有效管理当地团队,尊重当地文化,激发员工积极性,是确保并购成功、实现协同效应的关键。忽视这一点,可能导致人才流失、运营效率下降,甚至阻碍品牌发展。
最后,反垄断审查与合规风险。Star-Kist未能成功收购Bumble Bee的案例,提醒我们跨国并购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美国这样对市场垄断高度关注的国家。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必须充分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反垄断政策,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并准备充分的应对策略,确保交易的合规性。这不仅能避免交易失败的损失,也能维护企业的国际声誉。
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中国跨境从业者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每一次海外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蕴含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Bumble Bee的交易中,我们看到全球资本流动的逻辑、品牌重塑的力量以及供应链深化的趋势。这些都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希望国内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持续关注此类国际市场动态,从中汲取经验,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稳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thai-269m-grabs-us-giant-low-labor-cost-win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