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向美国1亿用户开放加密钱包,社交支付新时代来临?

2025-07-23跨境支付

Image

近日,即时通讯应用Telegram的一项新动作引发了全球科技领域的关注。据外媒报道,该平台内置的加密货币钱包服务正式向美国用户开放,这一变化标志着主流社交工具在数字资产管理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新媒网跨境观察到,这一功能的落地经历了较长的筹备期,其背后折射出数字支付领域的技术演进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契合。
电报应用程序

这款名为TON钱包的功能直接集成于Telegram的聊天界面中,用户无需跳转第三方应用即可完成操作。其技术架构搭建于TON区块链之上,由开放平台(The Open Platform)负责具体开发。最直观的使用场景是:用户能像发送普通消息那样,向通讯录联系人即时转移稳定币及其他数字代币。开放平台首席执行官安德鲁·罗戈佐夫(美国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尽管该功能此前已覆盖全球超1亿国际用户,但美国市场的部署因监管环境考量曾长期搁置。

"我们逐渐将美国视为更具潜力的发展空间。"罗戈佐夫这样解释此次战略调整。在他看来,去年以来美国监管框架的逐步清晰化,叠加Telegram本地用户基数的持续增长,共同构成了服务落地的关键契机。这位技术出身的CEO特别强调,加密货币爱好者本就是Telegram平台的重要用户群体,而内置钱包恰恰是连接用户资产与Telegram"小程序生态"的核心基础设施。新媒网跨境认为,这种将社交场景与资产管理功能深度融合的尝试,可能重塑用户对即时通讯工具的认知边界。

关于加密货币在支付领域的实际应用,行业人士有着更务实的思考。外媒五月曾专访支付技术公司Mesh的联合创始人巴姆·阿齐兹(美国籍),其观点颇具代表性:"当下用户习惯持有加密资产,但'使用比特币支付'已是过时的概念。商户真正需要的是稳定币结算方案。"阿齐兹用数据佐证观点:当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总值约3万亿美元时,稳定币市值仅占2500亿美元,占比不足10%。"构建高效支付网络的关键,在于打通资产持有者与商户间的结算通道——让消费者自由使用数字资产付款,商户则稳定收取法币等价物。"

稳定币因其价格锚定特性及瞬时转账能力,正逐步成为跨境贸易、侨汇结算及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底层工具。然而看似简单的转账操作,实际涉及复杂的系统协同:从钱包基础设施、智能合约执行,到链下数据整合、合规风控模块及区块链网络传输,每个环节都潜藏着技术挑战与安全风险。阿齐兹对此直言:"加密货币普及的核心障碍并非市场接受度,而是用户体验的复杂性。真正的突破点在于打造'祖母级'的简易操作——用户甚至无需知晓后台运作的是稳定币技术。实现这种无感体验,需要开发者完成大量底层技术攻坚。"

新媒网跨境获悉,Telegram此次在美国市场的功能释放采取渐进策略。初期将开放有限区域的用户注册,后续根据运行数据及市场反馈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该钱包采用"自托管"模式,意味着用户独立掌控私钥而非交由平台托管,这在美国主流通讯应用中尚属首创。技术文档显示,其系统设计重点强化了交易过程中的端到端加密保护,并通过分布式架构降低单点故障风险。

行业分析师指出,社交平台嵌入金融功能已成为国际科技巨头的共同探索方向。从韩国KakaoTalk的金融生态,到东南亚Grab的超级应用实践,再到Telegram此次动作,都映射出"社交即服务"(Social-as-a-Service)模式的深化发展。不过美国市场因监管环境特殊,相关创新始终存在合规性边界的考量。Telegram选择此时推进,既是对技术成熟度的自信,也反映出其对市场接受度的预判。

在普通用户层面,这项服务的核心价值或许在于场景的延伸。设想这样的画面:群组内好友聚餐后,发起人轻点两下即可完成AA制收款;跨境自由职业者在聊天窗口直接收取项目酬劳;数字创作者通过小程序出售作品并即时结算——这些场景因内置钱包的存在而变得触手可及。当然,实际体验的流畅度仍有待大规模用户验证,特别是在高并发交易场景下的系统稳定性。

随着全球数字支付习惯的深度渗透,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的共振频率正在加快。当通讯工具突破传统功能边界,其衍生的不仅是商业模式的迭代,更可能重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传递方式。正如区块链从业者常说的那句: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Telegram此次尝试能否成为分布式技术普惠化的新注脚,值得持续观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623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即时通讯应用Telegram正式向美国用户开放内置TON区块链钱包服务,支持稳定币转账及数字资产管理。该自托管钱包直接集成于聊天界面,标志着社交平台与金融功能的深度融合。行业分析指出,此举或重塑数字支付体验,尤其利好跨境交易与去中心化金融场景。
发布于 2025-07-23
查看人数 43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