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港劳资协议达成,捆扎工涨薪20%!欧洲物流枢纽稳定。

荷兰鹿特丹港近期的一场关键劳资纠纷迎来新进展。在港口捆扎公司ILS和Matrans工作的荷兰FNV工会成员,以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了一项新的集体劳动协议。此举正式结束了此前对鹿特丹港集装箱运营造成干扰的工业行动,为港口运营恢复稳定奠定了基础。
事件回顾:劳资冲突一度影响港口运作
据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就在上个月,负责集装箱卸货和固定的工人曾发起罢工行动。这些工人,即捆扎工,他们的职责是确保集装箱在船舶上的安全固定,以及抵港后的高效解绑。他们的罢工一度导致严重的延误,多艘货船无法正常装卸货物,对鹿特丹港的集装箱吞吐能力造成显著影响。此次劳资冲突的核心诉求在于改善薪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工会成员在投票截止日期11月15日之前,对FNV工会理事会成员尼克·斯坦姆(Niek Stam)所称的“来之不易的谈判成果”进行了投票表决。
协议达成:薪资上涨与条件改善
根据最终通过的协议,捆扎工的工资将在未来三年内(2025年至2027年)上涨17%至20%。这份协议还包括在2025年和2026年为码头工人提供标准的自动通货膨胀调整。此外,劳资双方还同意设立两项专项基金,旨在持续改善该行业的工作条件。
FNV工会理事会成员尼克·斯坦姆对此次结果表示,过去几个月充满了斗争、团结和坚持,并称此次成果为“历史性的结果”,这表明“艰苦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项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鹿特丹港在维持劳资关系稳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港口作为欧洲重要物流枢纽的持续平稳运营具有积极意义。
行业背景与影响:鹿特丹港的关键地位
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物流节点,其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欧洲乃至全球的供应链顺畅。作为连接欧洲内陆与全球海洋贸易的关键门户,鹿特丹港的任何中断,尤其是由劳资纠纷引起的停摆,都可能在短期内对供应链产生连锁反应,影响货物的及时交付和企业的运营成本。
捆扎工在港口运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对港口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影响力。此次协议的达成,不仅解决了工人核心的薪资待遇问题,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改善工作条件,也反映了对港口一线劳动者价值的认可与重视。这有助于提升工人满意度,降低未来发生类似劳资纠纷的风险,从而保障鹿特丹港长期稳定的运营。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此次鹿特丹港劳资协议的成功达成,也可能对其他港口和物流行业的劳资谈判产生示范效应。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确保工人获得公平合理的报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维护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集体谈判解决劳资冲突,最终实现共赢,对于确保全球供应链的韧性与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otterdam-port-deal-lashers-20pc-eu-stabl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