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变身生物燃料!8亿加仑产量,中国跨境掘金

2025-10-11前沿技术

Image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潮中,传统炼油行业正面临深刻变革与机遇。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尤其是在环保政策趋严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下,一些海外炼油企业积极调整战略,将目光投向了生物燃料领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这一趋势不仅影响着当地的能源供应格局,也为全球,特别是中国的跨境产业,提供了宝贵的观察视角和潜在的合作机会。
A taco shell emerges from a deep fryer

海外炼油巨头转向生物燃料生产

位于美国的一家知名能源公司——菲利普斯66(Phillips 66),近期宣布了一项重要的战略调整,计划将其位于旧金山附近的罗迪奥(Rodeo)炼油厂改造为一家生物燃料生产设施。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在应对能源转型方面的积极姿态,也使其成为一系列美国炼油企业中最新加入生物燃料生产行列的代表。

根据菲利普斯66的声明,改造后的罗迪奥工厂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柴油、汽油和航空燃料生产基地之一。该工厂将以废弃食用油、动物脂肪、油脂以及大豆油等为原料,生产出清洁的生物燃料。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

在此之前,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 Corp.)也在2025年提出,可能将其旗下两家炼油厂改造为可再生柴油生产基地。早在2022年,霍利前沿公司(HollyFrontier Corp.)就已将其位于怀俄明州夏延(Cheyenne, Wyo.)的炼油厂转型为可再生柴油工厂,并已投入运营。这些案例共同构成了当前海外炼油行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图景。

加州低碳燃料政策的驱动效应

在2025年,全球炼油企业普遍面临燃料需求波动和市场结构调整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推行的低碳燃料交易机制,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条颇具吸引力的生存与发展路径。

加州实施的低碳燃料标准(Low-Carbon Fuel Standard, LCFS)项目,旨在通过激励机制,促使车辆排放量在2030年前削减20%。该项目要求燃料供应商通过购买碳积分或生产低碳燃料来达标。在此政策的推动下,加州市场对可再生柴油的需求持续增长,为转型中的炼油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一位新加坡的生物燃料专家马林·范德瓦尔先生在2025年指出:“炼油市场目前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面对这一挑战,我们是选择关闭炼油厂,还是对其进行用途转换?”他的观点反映了行业内部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层思考。

根据芬兰能源企业纳斯特公司(Neste Oyj)的介绍,可再生柴油在化学成分上与传统化石燃料提取的柴油无异,但其生产过程更加环保,碳排放量显著降低。

经济激励:转型背后的商业逻辑

推动炼油企业向生物燃料转型的不仅仅是环保压力,更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激励。根据一份海外分析报告,可再生柴油生产商能从LCFS积分、联邦RIN D5积分以及近期重新推出的混合燃料税收抵免中,每加仑获得约3.32美元的补贴。

上述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这些补贴足以覆盖可再生柴油的生产成本。用马林·范德瓦尔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一笔“令人难以置信的资金”,只要这些补贴持续到位,生产商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可见,完善的激励机制是支撑生物燃料产业发展,吸引传统炼油企业转型的重要商业逻辑。

主要炼油厂转型进展概览

针对美国主要炼油企业近年来在生物燃料领域的转型动作,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一览其重要进展:

公司名称 工厂地点 产能(桶/天) 转型方向 预计或已投产时间
Phillips 66 加州罗迪奥 120,000 可再生柴油 已于2024年投产
Phillips 66 加州圣玛丽亚 45,000 关闭 已于2023年关闭
Marathon 加州马丁内斯 166,000 终端设施(含可再生柴油) 已于2022年开始改造
Marathon 北达科他州(未知具体地点) 19,000 可再生柴油 有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
HollyFrontier 怀俄明州夏延 - 可再生柴油 已于2022年投产

根据菲利普斯66的规划,其罗迪奥工厂已于2024年投入运营,每年有望生产6.8亿加仑的可再生柴油、汽油和航空燃料。加上现有在建项目的产能,该工厂总年产量可望超过8亿加仑。此外,菲利普斯66已于2023年关闭了其位于圣玛丽亚(Santa Maria)的4.5万桶/天的工厂。

马拉松石油公司方面,已于2022年开始将其位于加州马丁内斯(Martinez)的16.6万桶/天的炼油厂改造为终端设施,其中可能包含一个4.8万桶/天的可再生柴油生产装置。同时,该公司也正在将其1.9万桶/天的北达科他州工厂改造为可再生柴油生产厂,有望在2025年底前完成。

转型中的挑战与考量

尽管生物燃料市场前景广阔,但新进入者的激增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马林·范德瓦尔先生指出,当前加州生物燃料市场中的现有供应商,如芬兰纳斯特公司和瓦莱罗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 Corp.),已经锁定了大部分可用的原料来源,这使得新进入者面临动物脂肪和食用油等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

此外,大量生物燃料项目的涌现,也引发了对市场需求的担忧。分析人士认为,加州市场对柴油的需求量可能不足以完全吸收所有新增的可再生燃料产量。这意味着,未来市场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风险,企业在规划产能时需要更加审慎。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市场消化的能力,将是生物燃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中国跨境产业的启示与机遇

海外炼油行业的生物燃料转型,为中国的跨境产业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和潜在机遇。

首先,在技术与设备输出方面,中国在生物质能源转化、精炼设备制造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随着全球生物燃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效、环保的生产设备和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和高科技公司,有望借此拓展国际市场,输出先进的生产线和技术服务。

其次,在原料供应与循环经济领域,废弃食用油(地沟油)等生物质原料的回收和利用是生物燃料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餐饮产业,废弃食用油的收集、处理和出口,可能成为一个新兴的跨境贸易领域。这不仅符合循环经济理念,也能为海外生物燃料生产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同时为国内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商业增长点。

再者,在能源投资与合作方面,中国企业可以积极关注和参与海外生物燃料项目的投资,尤其是在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和供应链整合等方面。通过与海外领先企业的合作,不仅可以学习先进经验,还能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

此外,国际物流与供应链优化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生物燃料的原料(如食用油、脂肪)和成品(可再生柴油)的跨境运输需求将增加,对物流效率、仓储设施和专业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跨境物流企业可以提前布局,提升服务能力,以适应这一新兴市场需求。

最后,随着全球对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中国跨境电商和贸易企业在产品选择、生产方式和供应链管理上,也应更加注重“绿色”和“低碳”元素。这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赢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关注海外能源政策和行业动态,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预判市场走向,调整自身战略,抓住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新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efinery-to-biofuel-800m-gals-china-cb-boom.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在特朗普总统执政的2025年,受环保政策和市场需求驱动,海外炼油巨头如菲利普斯66和马拉松石油正积极转型生物燃料生产。加州低碳燃料标准(LCFS)提供经济激励,促使炼油厂改造为可再生柴油基地。中国跨境产业面临技术输出、原料供应和能源投资等机遇。
发布于 2025-10-11
查看人数 9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