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全球大跌!中国跌2.1%,跨境寻变局!
在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境贸易与投资日益频繁。对于众多中国出海企业和从业者而言,紧密关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动态,尤其是与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的钢筋市场,显得尤为重要。钢筋作为现代建筑的“骨骼”,其价格波动不仅直接影响建筑成本,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球经济的晴雨表。近期,全球钢筋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尤其是在2025年9月,全球钢筋价格在经历了8月的区域性差异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深入分析全球经济脉搏的窗口。
外媒援引海外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上旬,全球钢筋价格整体走低。这一趋势是在8月各区域市场表现不一的基础上形成的。具体来看,从2025年8月29日到9月12日期间,中国市场的钢筋价格下跌了2.1%,意大利市场也出现了2.7%的降幅。与此同时,北欧和美国市场的价格则相对稳定。这种区域性的价格波动,折射出各地经济发展阶段、政策导向以及供需关系的不同特点。
全球主要市场钢筋价格动态(2025年8月至9月上旬)
地区 | 8月价格变化幅度 | 9月上旬(至9月12日)价格变化幅度 | 9月中旬价格点 | 备注 |
---|---|---|---|---|
中国 | 下跌4.5% | 进一步下跌2.1% | 432.3美元/吨(FOT) | 受恶劣天气、高库存及房地产市场疲软影响 |
意大利 | 上涨2.7% | 下跌2.7% | 550欧元/吨(出厂价) | 8月受停产和基建支撑,9月因复产和供应饱和逆转 |
土耳其 | 未提供具体数据 | 未提供具体数据 | 535美元/吨(FOB) | 面临国内和出口需求压力,受利率、政策及欧盟出口关税影响 |
美国 | 上涨3.5% | 保持稳定 | 890美元/吨(出厂价) | 8月受进口量创历史新低推动,9月市场观望美联储降息预期 |
北欧 | 上涨0.8% | 保持稳定 | 未提供具体价格点 | 8月受停产和基建支撑,9月持续稳定 |
(注:FOB为船上交货价,FOT为卡车交货价,ex-works为出厂价)
区域市场深析:供需博弈下的价格起伏
土耳其市场:内外承压,寻求突破
土耳其的钢筋市场在2025年9月中旬面临持续压力,离岸价(FOB)降至每吨535美元。这种压力主要源于其国内需求与出口需求的双重疲软。土耳其经济长期受到高利率的挑战,这直接抑制了国内的建筑投资和房地产开发,进而减少了对钢筋的需求。同时,土耳其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对市场信心产生一定影响。
在出口方面,欧盟市场对土耳其钢筋施加的12%关税政策,使得土耳其产品在欧洲的竞争力大打折扣。这项关税是在土耳其出口配额用尽之后开始执行的,其结果是部分原本流向欧盟的订单转向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的生产商,使得这些国家受益。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来说,这提示我们关注地缘经济政策对特定行业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作用。土耳其作为重要的钢材出口国,其市场动态往往牵动着全球格局。中国企业在布局中东欧市场时,需要细致分析这些政策壁垒,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或市场进入策略。
欧盟市场:短期反弹与结构性调整
欧盟钢筋市场在2025年8月初期表现出一定的强劲势头。北欧地区价格上涨0.8%,意大利更是实现了2.7%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区域内部分生产停工,导致供应暂时减少;二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推进,提振了市场需求。例如,在2023年欧盟就推出了“欧盟全球门户”战略,旨在投资全球基础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内建设活动的活跃。
然而,进入9月上旬,这一趋势出现逆转,意大利钢筋价格下跌2.7%,至出厂价每吨550欧元。价格回落的原因是生产活动的恢复以及市场供应的饱和。这表明,欧盟市场虽然有基建投资的长期支撑,但短期内仍会受到产能利用率和库存水平的影响。对于中国钢材出口企业而言,欧盟市场的短期波动性需要密切关注,出口策略应更加灵活,避免在供应过剩时期盲目扩张。同时,欧盟内部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也为中国高附加值、环保型钢材产品提供了新的机遇。
美国市场:进口受限,国内支撑
美国钢筋市场在2025年8月表现坚挺,价格上涨3.5%,达到出厂价每吨890美元。这一涨势的背后是创历史新低的进口量,7月份美国钢筋进口量降至6.08万吨。进口的急剧减少,使得美国国内钢厂在市场上占据了更有利的位置,尽管建筑行业的潜在需求依然不温不火。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以来推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以及对本土制造业的扶持政策有一定关联。
进入9月,美国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在近期进行降息操作。如果降息成为现实,理论上将降低借贷成本,刺激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从而有望提振钢筋需求。对于中国跨境电商或贸易商来说,美国市场的“内循环”趋势和货币政策走向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变量。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法案的持续推进,也意味着长期需求潜力,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始终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市场:多重因素交织下的深度调整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其钢筋市场的波动具有全球性影响。2025年8月,中国钢筋价格下跌4.5%,到9月中旬又进一步下跌2.1%,最终价格为卡车交货价(FOT)每吨432.3美元,是主要市场中跌幅最大的。
导致中国市场价格下行的原因复杂且多元:
首先,恶劣天气对建筑施工活动造成了显著影响。例如,2025年夏季部分地区遭遇的极端降雨或高温天气,使得户外施工进度受阻,直接减少了短期内的钢筋需求。
其次,高库存水平是压制价格的重要因素。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钢厂和贸易商的库存持续高位运行,为去库存而进行的降价促销活动屡见不鲜。这反映出中国钢铁行业在产能优化方面的持续挑战。
最后,房地产市场疲软是核心驱动因素之一。自202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系列调整,部分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购房者信心有待恢复,新开工项目减少,直接导致对钢筋等建材的需求萎缩。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但市场信心的恢复和需求的实质性回暖仍需时间。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中国国内钢筋市场的深层调整,一方面可能意味着国内钢材出口压力的增大,寻求海外市场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国内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应对更具挑战性的国内外市场环境。
展望与建议:应对变局,抓住机遇
全球钢筋市场的波动,是宏观经济、地缘政治、产业政策和区域供需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2025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欧盟的绿色转型、土耳其的经济挑战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都将继续影响钢筋行业的走向。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尤其是从事建筑材料、工程承包、国际贸易等领域的企业和个人,密切关注这些市场动态至关重要。
- 细化市场分析:不仅要看全球大盘,更要深入分析不同区域市场的政策法规、经济周期和文化特点,做到精准定位。例如,美国市场的贸易壁垒和基建机遇并存,欧洲市场对环保和高品质材料需求增加。
- 优化供应链管理: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在近年来面临严峻考验。中国企业应考虑多元化采购渠道,提高物流效率,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区域性风险。
-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关注,研发和推广高强度、高性能、低碳排放的钢筋产品,将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 风险对冲与金融工具运用:面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善用期货、远期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保障经营利润的稳定性。
-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海外本地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市场,规避贸易壁垒,共享发展机遇。
总之,全球钢筋市场在2025年下半年充满了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新的机遇。中国跨境从业者应保持务实理性的心态,持续学习,积极应对外部变化,在变局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rebar-global-fall-china-2-1-xborder-chanc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