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旺季96%订单增长,仅31%备战!速抢!
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跨境电商行业正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销售旺季。对于身处中国、深耕跨境领域的从业者而言,这一时期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也伴随着多重挑战。全球贸易环境持续演变,消费习惯日益成熟,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长远的视角、更精细的策略来应对。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中稳健前行,已成为当下每一个跨境电商人需要深思的问题。
眼下,全球贸易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因素交织,既带来压力,也孕育着新的可能性。一方面,贸易壁垒似乎有所增强,关税成本仍在攀升,合规要求日趋复杂,海关的查验和审计频率也达到了高点。同时,消费者对于物流速度和信息透明度的期待不断提升,促使我们必须不断优化服务体验。
然而,全局并非一片黯淡。例如,加拿大近期(2025年)取消了对部分美国商品的25%附加税,这为相关市场带来了政策利好。经历2025年初以来约半年左右的波动后,关税的波动性也趋于稳定。此外,强势美元背景下,美国本土产品的海外竞争力有所提升,这也为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贸易动态与旺季订单洪流的叠加效应下,行业数据传递出明确的信号。根据一份针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200名高级电商负责人进行的海外调查显示,高达96%的受访者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的国际订单量将持续增长。然而,令人警醒的是,仅有31%的受访者表示已为迎接这一挑战做好了充分准备。这种乐观预期与实际准备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未来几周的战略部署显得尤为关键。虽然政策调整和规划周期无法逆转,但我们仍可以通过迅速行动,构建完善的系统、策略和保障措施,决定这个旺季是收获丰厚,还是面临重重困境。
未雨绸缪与事后补救:备战旺季的两种路径
大多数跨境电商的决策者都深知即将到来的旺季的重要性。海外调查数据显示,86%的电商负责人在2025年上半年就开始了旺季的筹备工作。其中,更有17%的少数前瞻者早在2024年下半年便已着手规划。这些“先行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得以对履约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协调营销与电商团队的行动,并将关税成本的缓解措施纳入预算之中。
然而,也有大约七分之一的负责人坦言,他们直到2025年第三季度才启动规划,甚至仍未开始。对于这些“后来者”而言,紧迫的时间表意味着在一年中销售最繁忙的窗口期来临之前,能够完善系统或测试策略的机会将大大减少。先行者用数月时间精心铺排的工作,后来者可能需要在短短几周内匆忙应对。这提醒我们,在瞬息万变的跨境电商领域,前瞻性规划是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基石。
外部压力下的优先考量
面对即将到来的旺季,海外调查的受访者们普遍将以下三项优先级任务视为重中之重:
优先级 | 占比 |
---|---|
快速可靠的交付 | 57% |
降低运输成本 | 41% |
提升客户满意度 | 37% |
然而,外部因素,特别是关税和贸易政策,正在深刻影响着品牌方如何实现这些优先目标。高达99%的受访者表示,关税问题正在影响他们的旺季规划。例如,针对中国商品的“301条款”关税(7.5%–25%)以及新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关税(针对中国原产商品征收20%)等,都使得成本持续叠加。此外,10%至50%不等的对等关税也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
面对这些成本压力,海外调查显示,大约八分之七的品牌已经选择上调商品价格,以抵消日益增长的到岸成本。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如何在保护利润空间与维持市场转化率之间取得平衡,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毕竟,在价格敏感度不断提升的市场环境中,这如同走钢丝。
与此同时,加拿大近期(2025年)取消对美国商品的25%附加税,则为市场带来了难得的亮点。对于向加拿大销售商品的品牌而言,这正是重新评估定价策略和营销预算的良好时机,有望在“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等购物狂潮中抓住降低成本带来的机遇。
由此可见,跨境电商的决策者们正小心翼翼地平衡着成本控制与客户体验。那些能够在不损害客户信任的前提下,有效保护利润的企业,才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应对策略:先行者的五大实践
为了在多重压力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海外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品牌正在积极采纳以下五种核心策略:
策略 | 说明 | 示例/目标 |
---|---|---|
1. 扩大本地化运营 | 在目标市场设立或扩展履约中心 | 降低关税风险,靠近客户,提升交付速度。如知名品牌Ridge的CEO Sean Frank曾表示,如果认真对待国际市场,就应在本地化网站上配备本地化库存,以满足德国客户期待的2天内送达。 |
2. 采用完税后交货(DDP)模式 | 提前处理关税和税费,确保包裹无额外费用送达客户手中 | 避免购物车弃单,防止意外费用,提升客户体验。如ShipBob的Kristina Lopienski指出,为减少等待时间和跨境复杂性,可以考虑利用全球履约网络在当地存储库存。 |
3. 优化关税成本管理 | 运用关税退税等机制,积极回收已支付关税 | 在美国微量豁免政策调整后,有效管理关税成本,提高现金流,避免不必要的涨价。例如,Dolls Kill等品牌已通过对进境美国后又出境的商品进行关税退税,追回数百万关税。 |
4. 运营效率优化 | 从供应商多元化到仓储自动化,全面强化供应链韧性 | 将国际运营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如Fulfil.io的Kabir Samtani认为,能够有效执行国际业务是品牌实现差异化的重要途径。 |
5. 提升客户体验 | 明确发货截止日期,测试价格接受度,扩充支持团队,提供实时追踪信息 | 增强消费者信任,从产品页到结账全程优化沟通,减少不确定性。如PrettyDamnQuick的Avi Moskowitz强调,这有助于在订单生成前就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预期。 |
这五项策略不仅是当前海外品牌应对挑战的有效手段,也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方向。通过强化本地化布局、优化交付模式、精细化成本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深耕客户体验,我们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全球贸易背景下的深度考量
跨境电商并非孤立存在,它始终在全球政策和贸易格局的变迁中运行。仅2025年以来,全球贸易环境就出现了几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动向:
- 美国微量豁免政策的调整已生效:这意味着发往美国客户的每一个包裹现在都需要完整的海关申报,显著增加了合规负担和清关成本。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物流和清关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新的规定。
- 新的关税叠加效应:从“301条款”和《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关税,到不同国家间的对等关税,都在迫使品牌重新审视其采购策略、履约地点和定价模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成本增加,更是对整个供应链韧性的考验。
- 加拿大附加税的取消:如前所述,这是2025年跨境贸易中的一个积极信号,为在旺季期间增加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流量创造了更具竞争力的条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也可能影响其北美市场的整体策略。
这些政策和贸易环境的变动,无疑进一步提升了旺季准备工作的紧迫性和复杂性。那些能够迅速适应监管变化,并将合规性与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相结合的品牌,将更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稳健发展。
结语
2025年第四季度,对于全球跨境电商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分水岭。一些品牌可能会将关税、合规性以及不断变化的贸易规则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另一些品牌,则会将其视为差异化竞争的机遇,通过在系统内构建韧性,在客户关系中建立信任,从而化挑战为动力。
核心信息非常明确:企业无法左右关税或政策调整,但却可以掌控在旺季洪流来临之际的准备程度。那些现在就开始加固运营体系、调整定价策略并投资于客户信任的领先者,将有望把这个充满挑战的旺季转化为一个盈利丰厚的季节。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这些全球动态,并积极从中汲取经验,为自身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无疑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功课。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q4-peak-96-growth-31-ready-act-now.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