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Prime Day销量不升反降,他却狂翻4倍订单!

2025-08-29Amazon

Image

今年的亚马逊Prime会员日大促,无疑是全球跨境电商领域关注的焦点。活动一开始,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让人振奋的成绩,但整体数据却透露出一丝凉意。根据市场观察,开局前四个小时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似乎有些不如预期。这不禁让很多卖家朋友们的心情,也跟着市场数据一起,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

卖家体验:有人旗开得胜,有人原地踏步

说起这次Prime会员日,很多卖家朋友的感受是复杂的。一部分卖家,像是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枪,早早就迎来了“开门红”。

新媒网跨境获悉,卖家老陈就是其中之一。他主要经营美国站,在7月8日早上9点前,订单量就已经突破了250单。虽然离他心里最初的“大爆单”预期还有些距离,但他仔细分析后发现,相比2024年,今年的整体流量其实增加了不少,这让他对后续的活动充满了期待。流量是基础,有流量就有转化的可能,这无疑给老陈吃了一颗定心丸。

另一位卖家阿杰,更是旗开得胜。7月8日活动首日,他的单量就冲破了580单,这个数字已经是他平日里销量的近4倍了!这让他喜出望外,也证明了只要策略得当、产品给力,大促依旧是冲刺业绩的好时机。阿杰的成功,无疑给那些还在观望的卖家朋友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还有卖家Lucy,她的布局更为广阔,北美和欧洲多个站点都有她的身影。今年是她首次大规模参与Prime会员日这样的大促活动,结果却让她惊喜不已。从7月8日活动开始,她就观察到欧洲站的订单量突然间呈现爆发式增长。这清晰地告诉她,消费者们已经感受到了Prime Day的氛围,正积极地涌入购物狂潮之中。对于Lucy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也为她未来更深入地开拓国际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然而,在这些“爆单”的喜悦背后,还有不少卖家朋友却感受到了市场的“哑火”。他们的遭遇,与那些成功的案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多人反映,今年的销量不增反降,甚至出现了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局面——广告费像流水一样烧出去,但实际的订单量却寥寥无几,而广告成本(ACOS)却一路飙升。这种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状况,让卖家们既心疼又无奈。

有卖家坦言,欧洲站的销量表现甚至还不如平时,这让他们感到非常困惑。日本站的运营者也表示,在活动开展了近24小时之后,单量也没有比平时高出多少,似乎消费者对这次大促的反应并不强烈。更有卖家直言不讳地指出,今年Prime会员日的整体表现,远不如去年同期,甚至连今年四月的春季促销都比不上。这让他们对今年的大促前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卖家老杨就是抱有极高期望的一员。他对这次被称为“史上最长Prime Day”的活动寄予厚望,甚至在7月8日正式开场前的一周,就开始大幅增加了广告预算,希望能够提前锁定流量和关注度。然而,活动首日的单量却与他平日的表现相差无几,这让他开始认真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运营策略出现了偏差,或者在选品方向上出现了问题。这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无疑让老杨的心情跌入了谷底。

综合一线卖家们的真实反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趋势:截至目前,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的整体表现普遍不如2024年。甚至有些卖家朋友不得不面对“平时销量都比现在好”的尴尬局面。为了维持必要的转化率,许多人被迫跟随竞争对手的步伐,采取降价策略,甚至陷入了“赔本赚吆喝”的困境,只为能够冲一冲销量,保住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这些来自市场前沿的声音,与国际知名市场数据机构Momentum Commerce的分析不谋而合,共同勾勒出了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开局阶段的疲软景象。

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开局表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Prime会员日开局销售额的下滑呢?市场分析普遍认为,这是多种复杂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

首先,活动时长的延长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之一。据外媒报道,今年的Prime Day将持续整整四天,而2024年的活动仅为两天。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购物决策,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匆忙下单。他们可能会选择将自己的消费行为分散到更长的时间段内,或者更加理性地等待更大的折扣出现,然后再出手购买。Momentum Commerce早在7月2日的社交媒体上就曾提到:“亚马逊首次将Prime Day设为4天,这完全是一种不同的体验。”这种时间上的变化,无疑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节奏和心理预期,使得瞬时爆发力有所减弱。

其次,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消费者的信心产生了深远影响。去年的折扣季,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像一片乌云笼罩着市场,而今年的促销季同样面临着全球关税调整和消费者信心普遍下降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在消费时会变得更加谨慎,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必需品上,而非冲动消费。此外,一些国际贸易摩擦的持续,也使得部分消费者和品牌为了规避潜在风险,选择暂时避开今年的亚马逊夏季大促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销售表现。

再者,竞争对手在同期进行的促销活动,也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例如,据外媒PYMNTS报道,美国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就在亚马逊启动Prime Day的同一天,推出了自家的“Walmart+ Week”活动。两大电商巨头在同一时间段内“短兵相接”,无疑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烈度。这使得观察人士都密切关注,在今年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消费者的反应是否会与去年有所不同。当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时,他们的购买力自然也会被分流,这对任何一家平台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亚马逊积极应对,未来仍有可期

面对开局的挑战,亚马逊显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策略来刺激消费,力求扭转局面。

除了前文提到的将今年的Prime Day延长至四天之外,亚马逊还在周二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此次夏季购物节特别推出了名为“今日超级折扣(Today’s Big Deals)”的主题日限时优惠。这意味着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重磅折扣产品上线,旨在制造新鲜感,吸引消费者持续关注。在另一份新闻稿中,亚马逊更是宣称,此次延长版的促销活动,折扣将覆盖多达35个以上的产品与服务品类,涵盖范围之广,旨在为Prime会员提供更丰富多元的购物选择和更大力度的优惠,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会员的购买热情。

尽管开局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一些市场分析机构对今年会员日期间的整体销售前景依然持乐观态度。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奥多比分析公司(Adobe Analytics)就预测,在亚马逊Prime会员日活动期间,美国零售商的在线销售额有望飙升至23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2亿美元相比,将实现高达28.4%的显著增长。这一预测是基于对美国零售电商网站庞大数据量的深度分析,包括万亿次的访问量、上亿个库存单位(SKU)以及十八个主要产品类别的数据。

奥多比分析公司还进一步预测,消费者将充分利用这次大幅折扣的机会,购买那些平时价格较高的大件商品,例如电子产品、体育用品和家用电器等。而在一些日常开销较多的品类,比如家庭园艺或食品杂货方面,消费者则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性价比更高、更实惠的替代品,以更精明的方式管理家庭预算。

在折扣力度方面,新媒网跨境认为,服装品类预计将出现最大幅度的折扣,有望达到24%,这比去年的20%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无疑会吸引大量消费者。而电子产品的折扣预计会略微下降至22%,但依然保持了相当的吸引力。此外,一些特定商品,如背包、午餐盒以及大学生必需品(包括耳机和电脑等),预计也将迎来销售高峰,这反映出消费者在特定季节或针对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依然旺盛。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先买后付”(BNPL,Buy Now Pay Later)这种支付方式在Prime会员日活动期间的使用率预计将略有上升,有望占到整体在线支出的8%,高于去年的7.6%。这清晰地表明,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压力下,消费者在进行大额消费时,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这种灵活的支付方式,以减轻即时的经济负担,更好地管理现金流。这种支付方式的普及,也反映出消费者在追求购物体验的同时,对财务规划的日益重视。

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总而言之,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开局表现确实遭遇了一些挑战,销售额的下滑引发了市场的普遍关注和一定的担忧。然而,考虑到这次活动时长的显著延长、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悄然变化,仅仅凭借初期的数据来判断整个大促的最终成败,或许还为时尚早。

亚马逊主动延长活动时长,并推出更多元化、更大力度的折扣策略,这些都是积极的应对之举。同时,奥多比分析公司对整体销售额增长的乐观预测,也为接下来的会员日表现留下了充满悬念的期待。

对于广大的卖家朋友们而言,虽然初期销量表现分化明显,但市场普遍认为,随着大促活动的深入推进,以及消费者对活动机制的逐渐适应和理解,后期销量仍有触底反弹的可能。这就像一场马拉松,开局的快慢并不能完全决定最终的胜负。卖家们需要保持信心,灵活调整策略,抓住后续可能出现的爆发机会。

这场被誉为“史上最长会员日”的电商盛宴,究竟会是卖家们的“丰收季”,还是一场持续的“考验”,让我们拭目以待。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这都是一次深刻的市场学习和成长经历,教会我们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如何更好地适应、调整和创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04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开局销售额低于预期,部分卖家“爆单”,部分卖家销量下滑,广告成本上升。活动时长延长、经济环境变化、竞争对手促销等多重因素影响。亚马逊推出“今日超级折扣”等策略应对。市场对整体销售额仍持乐观态度,建议卖家灵活调整策略。
发布于 2025-08-29
查看人数 130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