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50MW海风,成本仅欧洲1/5!重塑深海经济性!
在2025年,中国风电行业正站在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作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大国,中国不仅在装机容量上遥遥领先,更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活力。然而,随着国内风电市场逐步迈向平价上网时代,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风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们纷纷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变化,谋求长远发展。
最近在2025年于北京举行的中国风能大会上,两大行业巨头——明阳智能与金风科技,便不约而同地展示了各自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却又殊途同归地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更高效、更经济地“榨取”风的价值。
明阳智能:海上巨无霸,重塑深远海风电经济性
明阳智能的选择是继续向“大”迈进,并且是超乎想象的“大”。在2025年的中国风能大会上,明阳智能高调发布了一款史无前例的50兆瓦双转子海上风电机组方案。这一庞然大物,其单机容量几乎是当前市场上最大机型的两倍,标志着海上风电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
明阳智能董事长张传卫在会上指出,鉴于2025年新的政策导向,电价普遍有所下降,这使得传统风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难以达到预期标准。在这种市场压力下,明阳智能选择通过极致的单机容量放大来显著降低度电成本。据了解,这款50兆瓦的巨型机组有望将每千瓦的成本压缩到一个极低的水平,不仅远低于国内竞争对手,甚至可能达到欧洲同类机组的五分之一。
这种“以大取胜”的策略,其核心在于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超大机组在海上安装和运维上的单兆瓦成本会大幅下降,同时能够捕获更稳定的深远海风资源。它被设计成一个浮式平台,可以被拖曳到尽可能远的海域,从而避开近海拥挤的航道和渔业活动区域。在广袤且风力资源更为充沛的深远海域,这种超大机组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将得到最大化体现。这不仅有助于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向更深、更远处发展,也为国家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明阳智能这一大胆的举措,体现了其在海上风电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深刻洞察。通过不断突破单机容量的极限,明阳智能旨在重新定义海上风电的经济模型,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回报,也为全球海上风电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金风科技:精细化管理,挖掘风电的“智慧价值”
与明阳智能的“巨无霸”战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风科技在2025年风能大会上推出的产品路线,则显得更为“精巧”和“智慧”。金风科技此次发布的新型风电机组产品系列,单机容量介于10.5兆瓦至14兆瓦之间。这与此前金风科技也曾一度追逐更大单机容量的趋势有所不同,标志着其战略的重大转变。
金风科技此前也曾致力于推出更大容量的机组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在2025年,该公司更强调新机组的长使用寿命、更低的安装成本以及一套更智能的电力需求评估系统。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明确表示,当前许多风电项目因电价原因难以获得批准,因此,行业迫切需要“实现电力的价值”。
金风科技的“价值”战略,并非简单地追求最大发电量。其新产品的一大亮点在于,它们在风速较低时能够产生更多的电力。这与传统大功率机组在风速高时“满负荷”运行、将大量电力输送至电网、可能造成电网阻塞和电价下跌的情况形成了差异化。在风速较低、运行机组较少、电价相对较高时,金风科技的智能机组能够更高效地发电,从而在电力市场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这种策略的核心是优化度电成本和提高电网友好性。它着眼于提升风电机组在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更好地适应电网需求,在电力最需要、价值最高的时候提供电能。对于陆上风电场,尤其是那些风资源相对分散或受地形限制的区域,金风科技这种更灵活、适应性更强的机型无疑具有明显优势。它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现有电网,减少对基础设施的改造需求,并为风电场的整体投资带来更稳定的回报。
两种策略,殊途同归的中国智慧
明阳智能和金风科技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战略,实则共同反映了中国风电产业在2025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其深层次的战略思考。
特点/对比项目 | 明阳智能策略(50MW) | 金风科技策略(10.5-14MW) |
---|---|---|
主要方向 | 极限单机容量,规模效应 | 精细化、智能化,价值优化 |
目标市场 | 深远海海上风电 | 陆上及近海,多种风资源区域 |
核心优势 | 极致度电成本,深海资源捕获 | 长寿命,低成本,智能电网适应 |
关键技术 | 超大机组设计制造,浮式平台 | 智能控制,宽风速高效发电 |
经济效益 | 降低单位投资和运维成本 | 提升全生命周期收益,优化电网侧价值 |
应用场景 | 需大规模开发、风资源优异的深海 | 重视电网稳定、分散化利用的陆上及近海 |
明阳智能的“巨无霸”路线,直指中国乃至全球海上风电的广阔蓝海。随着陆上风电开发趋于饱和,以及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深远海已成为风电发展的下一个主战场。其浮式技术更是拓宽了海上风电的安装水深限制,为未来能源布局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种策略的成功,将直接带动材料科学、海洋工程、智能控制等多个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并有望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新的技术壁垒。
金风科技的“精细化”路线,则是在成熟市场中寻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面对国内陆上风电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电网消纳压力,通过优化机组性能、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提升电网友好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风电项目从“能发电”到“会赚钱”的转变。这种策略强调的是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精准结合,以及对能源系统整体效益的贡献,对于提升风电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种发展模式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对中国风电产业生态的有效补充。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在全球风电领域的领先地位,展现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性方面的强大韧性。无论是追求规模的极限,还是挖掘价值的深度,其共同目标都是在2025年及以后,推动风电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能源选择,为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这两种策略的融合与协同。超大海上风机与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相结合,将为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中国风电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仅为国内能源转型注入澎湃动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对于国内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密切关注中国风电行业的这些前沿动态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能源出口和国际合作的机会,也可能预示着全球能源转型方向,以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变革。了解这些创新模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脉搏,寻找新的跨境合作增长点。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ingyang-50mw-offshore-cost-15-eu-deepsea-rese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