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或成英特尔股东?一场“芯片豪赌”背后的政治与产业博弈
最近,美国芯片制造巨头 英特尔(Intel) 再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外媒曝出,美国政府正与英特尔谈判,考虑一个颇为罕见的方案——直接收购英特尔部分股权,以此助力这家老牌芯片巨头的复兴计划。
这一消息一出,华尔街立刻给出了反应:英特尔股价周四暴涨超7%。
交易的源头:一场会面后的“意外提议”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项提议是在美国总统 特朗普 与英特尔CEO 陈立武 会面后浮出水面的。
不过,目前谈判还处于早期阶段,细节尚未敲定,结果也充满不确定性。
如果这一交易成真,将意味着美国政府不仅在政策上扶持本土制造业,还会直接以股东身份介入上市公司的发展——对美国商界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深刻信号。
英特尔不是第一个“被入股”的企业
在与英特尔谈判前,美国政府已经和芯片公司 英伟达(NVIDIA)、超微半导体(AMD) 达成过协议:
- 两家公司可在中国销售更先进的AI芯片
- 但必须将部分销售收入上交政府
此外,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政府还以“黄金股”的形式入股了美国钢铁公司,作为批准其被日本制铁收购的条件。所谓“黄金股”,意味着华盛顿在关键决策中拥有否决权。
这显示出,美国政府在关键行业中正不断强化“直接参与”的力度。
白宫:一切还只是猜测
对于外界的议论,英特尔选择不予置评。公司只是重申,将继续支持特朗普总统提升美国科技与制造领导力的努力,并期待保持合作。
白宫发言人 库什·德赛 也强调,在政府正式宣布之前,一切关于交易的说法都只是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与陈立武会面时,还带上了商务部长 霍华德·卢特尼克 和财政部长 斯科特·贝森特——规格之高,可见这场谈判的重要性。
特朗普的考量:重振俄亥俄工厂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推动这次“入股”的关键原因,是希望重启英特尔位于 俄亥俄州 的工厂计划。
早在2022年,英特尔就宣称该厂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基地。
但由于多种原因,项目一再推迟。
今年3月,陈立武接替被董事会罢免的 帕特·盖尔辛格 成为新任CEO,而盖尔辛格曾大力押注制造业扩张——如今,这些计划都面临被重新评估的命运。
英特尔的困境:输给台积电,项目搁浅
来自新媒网跨境的消息称,英特尔在芯片制造上已连年亏损数十亿美元,主要原因是无法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正面竞争。
为了止血,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
- 削减成本
- 裁减岗位
- 放弃德国和波兰暂停的制造项目
- 放缓俄亥俄工厂的建设
就在上个月,陈立武还公开承认,公司的制造版图必须“精简与聚焦”,以度过当前的盈利压力。
政治风向与CEO的稳固地位
有意思的是,陈立武此前曾因与中国的商业联系而被特朗普公开批评,但如今却依然稳坐CEO宝座,这从侧面说明了他在推动英特尔战略调整上的重要作用。
点评:一场关乎半导体未来的豪赌
英特尔的起伏不仅是企业的故事,更是美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缩影。
如果美国政府真的入股英特尔,这将释放两层信号:
- 政治与产业深度绑定——在关键科技领域,政府愿意直接下场
- 全球竞争压力巨大——为了追赶台积电等对手,美国可能不惜打破市场规则
但与此同时,这种深度介入也可能引发市场担忧——公平竞争、企业独立性等问题将不可避免地被推到台前。
未来,英特尔能否借这笔“国家资本”重振旗鼓,以及美国政府如何在扶持与干预之间找到平衡,值得持续关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