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线下!三星1400店对抗苹果秘诀

2025-08-22消费电子

Image

在美国的零售版图上,消费者走进百思买门店时,发现店内三星品牌的专属区域已成为常态。新媒网跨境获悉,这家韩国电子巨头,为缩小与苹果公司在零售体验上的差距,于2013年启动了在美国百思买大型综合门店及小型移动产品专营店内开设“三星体验店”的计划。这些店内店被称为“三星体验店”(Samsung Experience Shops),主要用于展示三星的各类产品。

该计划启动后,部分店面于2013年3月率先开业,随后更多门店陆续投入运营。三星电子当时的目标是,到2013年4月底,完成900家体验店的布局,并在随后的2013年春末夏初期间,再增设500家,最终使这类门店的总数达到1400家。
An Amazon sign is shown at a location in San Francisco, Thursday, May 25, 2023. Amazon, will launch vehicle sales in the U.S. next year and allow local car dealers to sell directly to customers on its site. In a joint announcement with car manufacturer Hyundai on Thursday, Nov. 16, the two companies said Amazon will begin by offering Hyundai vehicles. (AP Photo/Jeff Chiu)

设立这些店内店的核心目的之一,是为三星产品用户提供设备使用上的协助与支持。三星方面表示,这一决策的灵感来源于其社交媒体粉丝的反馈。三星电子零售与渠道营销副总裁凯特里娜·杜纳根(Ketrina Dunagan)曾表示:“我们听到了粉丝们的声音,他们说:‘嘿,三星,我们热爱你们的产品,但你们能否在我的产品使用寿命期内一直提供支持?’”

杜纳根女士进一步阐述,这些店内店能够让三星通过公司内部培训的员工,面对面地向消费者讲解其设备的各项功能。她强调:“消费者希望与他们交流的人能够对所讨论的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在向消费者解释如何真正使用他们的设备时,我们认为由三星自己的员工来完成效果最佳。”

这种模式与苹果、微软以及索尼等公司在其零售店中采取的做法颇为相似。然而,苹果、微软和索尼当时主要运营独立的零售门店。三星曾考虑开设自己的独立门店,但评估认为这将耗费过长的时间,且对消费者而言不够便捷。因此,杜纳根女士表示,三星最终决定与百思买合作,以期尽快将这些体验店投入运营。

三星体验店的展示重点集中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以及专为此类设备设计的配件产品。同时,百思买的门店会继续在其常规货架上销售三星产品。

与苹果商店的模式类似,部分三星体验店还设有“三星智能服务”(Samsung Smart Service)区域。在该区域,专业技术人员将为用户提供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技术支持。三星对这些体验店的长期运营充满信心。杜纳根女士曾明确指出:“这不是一项临时性的尝试。一旦一个品牌承诺在零售领域建立品牌存在,就意味着对消费者做出了承诺,我们将一直在那里。因此,在2024年,甚至更远的未来,消费者仍将看到这些店面的存在。”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三星此举体现了其在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竞争中,对线下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愈发重视的策略。在当时(2013年)的市场环境中,苹果公司凭借其标志性的独立零售店,在品牌形象塑造和用户体验提供方面占据优势。三星通过与百思买的深度合作,有效利用了后者广泛的门店网络和客流量,迅速扩大了其线下服务和品牌展示的触点,从而在短期内提升了其产品的可及性和用户支持能力。这种“店中店”的模式,既降低了独立建店的成本和时间,又利用了百思买作为大型电子产品零售商的既有优势,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对于百思买而言,引入三星体验店也有助于吸引更多消费者,丰富其店内产品和服务品类,从而巩固其作为主要电子产品销售渠道的地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758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三星为提升零售体验,于2013年起在美国百思买开设三星体验店(Samsung Experience Shops),旨在展示产品并提供技术支持。初期计划布局1400家门店。此举旨在缩小与苹果在零售体验上的差距,并重视用户反馈,提升售后服务。
发布于 2025-08-22
查看人数 1187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