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支付革命:Visa万事达竞标500亿电子支付大单

2025-07-12跨境支付

Image

美国财政部最近启动了一项支付系统现代化计划,引发了支付行业的广泛关注。新媒网跨境获悉,两大国际支付巨头维萨(Visa,总部位于美国)和万事达卡(Mastercard,总部位于美国)正积极竞标该项目,希望为美国政府提供电子支付解决方案。这一举措源于美国政府今年早些时候的一项决策,旨在将联邦支付全面转向电子化,取代传统的纸质支票。这不仅涉及政府向公民的支付,还包括税款征收等环节。

美国政府推动电子支付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支票欺诈风险。尽管美国已有大量政府支付通过电子渠道完成,但财政部在今年5月30日向公众征询意见,寻求对支付现代化计划的建议。截至6月30日截止日,财政部收到了近250份来自企业、行业协会、个人和非营利组织的反馈信函。支付行业的许多公司都参与了讨论,包括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支付网络,它们纷纷提出技术和服务方案。

维萨和万事达卡作为全球领先的支付网络,各自提交了详细建议。万事达卡位于纽约州的Purchase市,其美国联邦事务高级副总裁Amanda Slater(美国)在长达15页的信件中,强调了公司过往与政府的合作经验。她提到,万事达卡网络处理的联邦和州政府福利支付金额超过任何其他品牌,每年通过预付卡或数字支付方式,向数百万美国公民发放约500亿美元的福利。具体项目包括政府的Direct Express预付卡计划,用于发放社会保障金和补充保障收入,以及U.S. Debit预付卡计划处理非福利支付。Slater建议财政部扩展这些项目和Pay.Gov网站,以响应政府推动剩余纸质支票数字化的号召,并指出万事达卡的经验使其成为理想合作伙伴。

万事达卡还特别关注了无银行账户和低银行服务人群的问题。新媒网跨境认为,该公司在信中引用数据称,美国约19%的家庭(约1900万户)属于低银行服务人群,他们虽有银行账户但仍依赖支票等传统方式;另有5.6%的家庭(约560万人)完全无银行账户。万事达卡的调查显示,低银行服务人群多为43岁以下年轻人,虽熟悉技术,却未被主流金融体系覆盖。公司建议利用自身经验帮助财政部提升公众对电子支付的认知,同时质疑新兴金融科技公司能否满足政府需求,称引入未经验证的支付机制可能带来额外风险。

在反馈过程中,消费者报告组织(Consumer Reports,美国非营利倡导机构)对Direct Express预付卡计划提出了质疑。该组织的倡导项目主任Chuck Bell(美国)在6月30日的信中指出,消费者向相关监管机构提交了大量投诉,涉及用卡困难、客服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去年12月,消费者保护机构曾起诉Comerica银行(美国),指控其未能服务340万Direct Express持卡人,包括不当收费和客服缺失。Comerica与万事达卡合作该项目,但万事达卡未被起诉。今年4月,该诉讼因机构调整被撤销。Bell强调,电子支付同样存在欺诈风险,应与支票欺诈问题同等重视。他写道,尽管投诉是消费类业务的常态,但大量问题反映了技术故障、资金丢失和客服缺失等挑战。

针对这些担忧,万事达卡在回应中避开了直接评论投诉内容。公司发言人表示,他们为与政府的合作(如Direct Express和GSA SmartPay计划)感到自豪,这些项目为美国政府和公民提供了价值。公司期待将新技术和经验应用于未来计划。同样,总部位于旧金山(美国)的维萨也提交了8页信件,寻求在现有非福利支付项目外拓展业务。维萨的副法律顾问Ky Tran-Trong(美国)在信中强调,公司凭借产品、能力和与数千家金融机构的链接,能协助财政部处理数字支付和收款。维萨还突出了其在反欺诈和支付安全方面的专长,称其系统能有效保障交易。

目前,财政部尚未宣布下一步计划,包括如何选择承包商推进电子支付转型。部门表示,特别关注如何通过公众宣传推动无银行账户人群转向数字支付,但时间紧迫,若要在9月底前见效需加快行动。新媒网跨境预测,这一现代化进程将重塑美国支付生态,为全球支付技术创新提供参考。随着数字支付的普及,效率和安全性提升有望惠及更多群体,推动经济高效运转。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461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美国财政部推动支付系统现代化计划,维萨和万事达卡竞标政府电子支付项目,旨在提高效率并解决无银行账户人群的支付问题。
发布于 2025-07-12
查看人数 39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