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导航设备:进口$1800,出口$89!跨境利润差揭秘
当前,中国作为全球贸易与航运的重要参与者,其广阔的海岸线、内陆水域以及日益繁忙的海上贸易通道,对船用及内河导航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些设备是确保航运安全、提升运输效率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近期,一份海外报告对中国船用及内河导航设备市场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供了多维度的数据洞察,对于国内相关行业从业者理解市场格局、把握未来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海外报告指出,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中国船用或内河导航仪器设备市场将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市场销量预计将以1.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上升,而市场价值则有望以1.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根据预测,到2035年末,市场销量将达到88.7万台,总价值将达到4.38亿美元。
市场数据同时显示,2024年,国内船用及内河导航设备的消费量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75.3万台,较2023年增长了10%。然而,与消费量的上升形成对比的是,同期国内产量略有下降,回落了5.3%,至110万台。在进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的进口量有所减少,下降了40.3%,至7.9万台;出口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减少了28.9%,至46.1万台。值得关注的是,在进口市场中,日本以6000万美元的供货额,成为主要的价值供应国;而在出口市场中,俄罗斯则是中国船用及内河导航设备的主要目的地。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该类设备的进出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进口均价为每台1800美元,而出口均价则为每台89美元,这反映出中国在全球导航设备产业链中的独特位置和市场分工。
在消费层面,2024年中国船用GPS导航仪的消费量快速扩张至75.3万台,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10%。总体而言,消费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曾达到380万台的峰值。然而,从2019年到2024年,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船用GPS导航仪市场价值显著提升至3.66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11%。这一数据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合计收入。综合来看,消费价值呈现温和扩张,曾达到19亿美元的峰值。不过,从2019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的增长势头未能恢复到以往的水平。
在生产环节,2024年中国船用或内河导航仪器设备的产量下降了5.3%,至110万台。这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的下降,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上升趋势。尽管如此,在整个审查期内,中国的产量总体上仍实现了显著扩张。其中,2022年的增长速度最为引人注目,较前一年增长了116%。产量在2023年曾达到120万台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落。从价值层面来看,2024年船用GPS导航仪的生产价值估计为5.51亿美元(以出口价格计算)。总体而言,生产价值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2年的增长速度同样最为显著,生产量增长了116%。船用GPS导航仪的生产价值在2023年达到5.81亿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出现收缩。
进出口数据是衡量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024年,中国船用或内河导航仪器设备的进口量减少了40.3%,降至7.9万台。这是在连续两年增长之后,进口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从整体趋势来看,进口量持续显示出明显的下滑。在过去,2018年的增长率最为突出,当时进口量增长了658%。进口量曾一度达到440万台的峰值。然而,从2019年到2024年,进口量的增长势头未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从价值角度看,2024年船用GPS导航仪的进口额达到1.4亿美元。总体而言,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总额呈现温和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3.4%。然而,在此期间,趋势模式也显示出一些显著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进口额较2022年增长了38.2%。2023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增长了30%。进口额在2024年达到峰值,预计在短期内将保持增长。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进口情况
供应国家/地区 | 2024年进口量(千台) | 占总进口量份额 | 2013-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 |
---|---|---|---|
中国台湾 | 20 | - | +48.8% |
墨西哥 | 14 | - | 较为温和 |
英国(英国) | 11 | - | 较为温和 |
合计(主要来源) | 45 | 57% | - |
注:以上数据为主要供应国/地区在2024年的进口量,其中中国台湾、墨西哥和英国合计占总进口量的57%。
在价值方面,日本(6000万美元)是中国船用或内河导航仪器设备最大的供应国,占总进口额的43%。挪威(20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14%。德国紧随其后,占总进口额的6.6%。从2013年到2024年,日本的年均增长率为4.4%。同期,挪威的年均增长率为0.7%,德国的年均增长率为-0.7%。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进口价格
2024年,中国船用GPS导航仪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台1800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了78%。总体来看,进口价格呈现出强劲的增长。2020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了749%。在审查期内,平均进口价格在2024年达到最高,预计短期内将保持增长。
主要供应国家/地区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进口国中,日本的价格最高,达到每台6000美元;而瑞士的价格最低,为每台24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日本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增长率为30.2%,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价格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国家在技术水平、品牌溢价以及产品定位上的不同。
在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船用或内河导航仪器设备的海外出货量下降了28.9%,至46.1万台。这是在连续两年增长之后,出口量连续第二年下降。尽管有此波动,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中国的出口量仍显示出较强的扩张潜力。2018年的增长速度最为突出,较前一年增长了4709%。出口量在2019年曾达到74.2万台的峰值。然而,从2020年到2024年,出口量未能恢复到此前的增长势头。
从价值层面分析,2024年船用GPS导航仪的出口额小幅下降至4100万美元。在整个审查期内,出口额总体呈现温和扩张。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长了225%。出口额在2019年达到6600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0年到2024年,出口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出口情况
目的地国家/地区 | 2024年出口量(千台)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2013-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 |
---|---|---|---|
俄罗斯 | 136 | 30% | +98.9% |
马来西亚 | 47 | - | +74.6% |
新加坡 | 38 | 8.3% | +52.2% |
合计(主要目的地) | 221 | - | - |
注:以上数据为主要目的地国家/地区在2024年的出口量,其中俄罗斯出口量是马来西亚的三倍。
在出口价值方面,中国船用GPS导航仪最大的出口市场分别是俄罗斯(720万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580万美元)和韩国(290万美元),这三个地区合计占中国总出口额的39%。从2013年到2024年,俄罗斯的出口额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46.5%,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口额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这表明俄罗斯市场对于中国导航设备制造商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出口价格
2024年,中国船用GPS导航仪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台89美元,较前一年增长了37%。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在经历了一段波动后出现下降。在过去,2015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当时平均出口价格较前一年增长了4634%。出口价格在2016年曾达到每台3900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7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出口价格因目的地国家/地区而异。在主要供应国中,挪威的价格最高,达到每台1900美元;而出口到泰国(泰国)的平均价格最低,为每台26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对挪威的出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增长率为18.5%,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综上所述,中国船用及内河导航设备市场展现出复杂的动态。消费市场的稳健增长、生产的适度调整以及进出口格局的波动,都反映了全球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演变。进出口价格的显著差异,也暗示了不同国家在技术能力和产品附加值上的差异。
对于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这些市场数据和趋势,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市场潜在的机遇与挑战。例如,在消费需求保持增长的同时,国内产量的适度下降以及进口量的波动,可能为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同时,深入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特点、价格敏感度以及贸易政策,对于优化产品布局、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都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精准把握行业动态,显得尤为重要。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marine-nav-trade-1800-89-profit-gap.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