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突围!金融巨头争夺,或颠覆跨境支付?

2025-07-24跨境支付

Image

量子计算:金融机构竞逐的新焦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备受瞩目,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斥巨资招揽AI人才。然而,在金融领域,一场围绕量子计算的资源争夺战也在悄然展开。

量子计算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正日益受到全球金融机构的重视。正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近期从道富银行(State Street)挖走量子计算负责人的举动所揭示的那样,金融机构对量子计算能力的关注度正在提升。

与此同时,科研人员在基于光的信息量子隐形传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进步有望为安全量子通信铺平道路,而安全量子通信对于跨境支付和数字结算网络至关重要。新媒网跨境获悉,量子计算的种种进展,预示着它在金融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尽管量子计算的商业化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已将其视为一项中期投资策略。量子计算有望在风险建模、投资组合优化、欺诈检测和资金流动协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推动金融机构从研究转向运营试点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量子硬件性能不断提升。例如,IBM等公司已经推出了拥有50个以上物理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并开发了初步的误差缓解方案。

其次,通过云平台访问量子系统降低了准入门槛,使得更多的机构可以参与到量子计算的研究和应用中来。

最后,量子软件框架的出现,使得金融机构无需构建完整的内部量子技术栈,即可进行应用原型设计。

外媒报道,亚马逊(Amazon)今年春季发布了其首款量子计算芯片Ocelot,该芯片采用可扩展架构,可将量子纠错的成本降低高达 90%。此外,微软(Microsoft)在2月中旬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为量子计算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英伟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巴黎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表示:“量子计算正迎来一个转折点。很明显,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能够在某些领域应用量子经典计算来解决一些有趣的问题。”新媒网认为,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更重要的是,传统的金融系统在某些核心任务方面正逐渐逼近极限。金融机构在期权定价、风险价值评估和流动性需求预测等方面,严重依赖随机模拟。量子算法有望在这些领域实现指数级的加速,尤其是在不确定性是多维的情况下。

虽然目前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但未来的迭代版本有望重塑高频风险分析。

同时,金融欺诈越来越多地涉及跨越庞大交易网络的动态自适应模式。量子机器学习可以通过将数据映射到复杂的特征空间中来发现传统模型无法检测到的异常情况,从而提供优势。

量子计算: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量子计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工具,更是一种潜在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尽管如此,大多数机构的努力都集中在技术准备上,而不是近期的推广应用。大规模普及的时间表预计还需要5到10年,但在衍生品定价、自动化风险管理和基础设施安全方面的先发优势是显著的。

不过,一些银行正在积极推进量子计算的应用。今年早些时候,有媒体报道称,拥有1.4万亿美元资产的北美大型银行——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MO Financial Group)正准备在今年年底前收获量子计算带来的好处。

在金融服务领域,量子通信,特别是量子密钥分发(QKD),正在作为安全交易基础设施的下一个发展方向进行测试。凭借其潜在的牢不可破的加密能力和跨网络量子态隐形传态能力,银行正在评估量子网络作为未来结算轨道的一个新层级。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本周早些时候在基于光的信息量子隐形传态方面取得的突破,可能会加速这些努力。

量子增强模型、实时风险模拟和安全量子通信的结合,有望实现更快的资本流动、动态抵押品管理和实时监管报告。

各国央行也在密切关注量子计算的发展。美国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参与了量子金融的探索性研究,而加拿大银行正在测试用于预测经济压力情景的量子算法。

总而言之,那些今天部署量子技术的机构,未必能在明年就看到商业投资回报,但它们可能会为2030年代的量子经济定义标准。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660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金融机构正竞相布局量子计算技术,摩根大通挖角量子计算负责人。量子计算在风险建模、投资组合优化、欺诈检测等领域有巨大潜力,硬件性能提升和云平台访问降低了准入门槛。量子通信突破有望加速跨境支付安全。部分银行已准备年底前应用量子计算,央行也在探索研究。
发布于 2025-07-24
查看人数 39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