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果酱市场连降3年!非柑橘类藏$1.4亿复苏机遇
日本,作为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其消费市场与贸易动态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食品类产品,日本市场的成熟度、消费者对品质的较高要求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都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舞台。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日本的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市场。深入了解这一市场的消费、生产、进出口情况,对于我们国内的跨境行业从业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根据海外报告近期公布的市场分析,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市场消费量和价值均出现了连续第三年的下降。具体来看,消费量降至约4.5万吨,市场总价值也随之缩减至1.11亿美元。尽管如此,国内生产在同期基本保持稳定,达到约3.4万吨。进口量却出现明显下滑,降幅超过两成,主要货源来自智利、法国和墨西哥等国。出口方面也未能幸免,总量有所减少,主要销往中国台湾地区、美国以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然而,对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市场的未来展望并非悲观。预计从2024年至2035年,市场有望迎来温和复苏。市场分析预测,在需求逐步回升的驱动下,消费量或将以每年0.5%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到2035年末达到4.8万吨。同时,市场价值预计将以每年2.1%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届时总价值有望达到1.4亿美元。这表明,虽然短期内市场面临调整,但中长期来看,其发展潜力依然存在,值得持续关注。
消费市场深度分析
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消费动态
2024年,日本市场对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消费量下降了6.5%,达到4.5万吨,这是继2021年和2022年小幅增长后,连续第三年出现下滑。回顾历史数据,这一消费品类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缓步调整的态势。在2021年,消费量曾录得5%的年度增长,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然而,自2018年达到5.2万吨的消费峰值后,从2019年至2024年,市场未能再次突破这一水平,而是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甚至略有缩减的时期。
在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市场总收入降至1.11亿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6.3%。这一数字包含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收入,不计物流、零售营销和零售商利润。从201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1%,期间虽然波动明显,但总体趋势相对稳定。市场价值曾在某一年度达到1.18亿美元的峰值,随后在次年有所回落。这些数据反映出日本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内对这类食品的偏好或消费能力的调整,也可能与市场新品推出、健康饮食理念普及等因素有关。对于国内跨境企业而言,理解这种消费趋势的细微变化,对于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至关重要。
本土生产概况
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生产情况
2024年,日本国内生产的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总量约为3.4万吨,与2023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日本本土的生产水平总体呈现出相对平缓的态势。在2014年,生产量曾录得3.2%的年度增长,是近年来增长最为显著的一年。当时,生产总量达到了3.6万吨的峰值。然而,自2015年至2024年期间,生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维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
以价值衡量,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生产价值约为1.91亿美元(以出口价格估算)。整体而言,生产价值呈现出轻微下降的趋势。回顾历史,2016年生产价值曾录得23%的显著增长,为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生产价值在2018年达到2.96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生产价值未能恢复到这一高点,而是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运行。这表明,尽管本土生产量保持稳定,但在价值层面可能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或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对于有意进入日本市场的国内企业,了解其本土生产的成本结构和产品定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竞争策略。
进口市场深度解读
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进口情况
2024年,日本从海外进口的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总量下降了20.8%,达到1.2万吨。这是继2021年和2022年增长后,连续第三年出现进口量下滑。总体来看,日本的进口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进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21年,当时进口量增长了18%。然而,在2018年达到1.8万吨的进口峰值后,从2019年至2024年,进口量一直未能恢复到历史高点。
在价值方面,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进口额大幅下降至3500万美元。整体而言,进口价值也呈现出显著的下降。2021年进口额曾录得26%的增长,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然而,进口价值在2013年达到5200万美元的峰值后,从2014年至2024年,进口额始终未能再次达到这一水平。这反映出日本市场在果酱类产品进口方面可能正经历结构性调整,或受到全球供应链波动、本土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主要进口来源国分析
智利(1800吨)、法国(1700吨)和墨西哥(1600吨)是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三大主要供应国,合计占据了日本总进口量的42%。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韩国、丹麦、中国、保加利亚和埃及,这些国家共同构成了另外45%的进口份额。
下表展示了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及其进口量:
来源国 | 进口量 (吨) | 占总进口量比例 (%) |
---|---|---|
智利 | 1800 | 15 |
法国 | 1700 | 14 |
墨西哥 | 1600 | 13 |
澳大利亚 | (待查) | (待查) |
韩国 | (待查) | (待查) |
丹麦 | (待查) | (待查) |
中国 | (待查) | (待查) |
保加利亚 | (待查) | (待查) |
埃及 | (待查) | (待查) |
从2013年到2024年,澳大利亚对日本的出口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8%,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以价值衡量,法国以1200万美元的出口额成为日本最大的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供应国,占据了总进口价值的34%。韩国位居第二,出口额达350万美元,占10%的市场份额。丹麦紧随其后,也占据了10%的份额。
下表展示了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及其进口价值:
来源国 | 进口价值 (百万美元) | 占总进口价值比例 (%) |
---|---|---|
法国 | 12.0 | 34 |
韩国 | 3.5 | 10 |
丹麦 | 3.5 | 10 |
从2013年到2024年,法国对日本出口的价值年均下降3.2%。同期,韩国的进口价值年均下降7.7%,而丹麦则实现了5.2%的年均增长。这些数据表明,即使是主要供应国,其在日本市场上的表现也可能受到产品策略、品牌定位及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中国跨境企业来说,这既是挑战,也蕴含着通过差异化竞争进入市场的机会。
进口产品类型分析
2024年,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是日本最大的进口品类,进口量达到1.1万吨,占据了总进口量的87%。这一品类的进口量是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1600吨)的七倍之多。
从2013年到2024年,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的进口量年均下降2.4%。
在价值方面,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也以2900万美元的进口额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品类,占据了总进口价值的84%。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以560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二,占16%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进口价值的年均下降率为2.8%。这说明日本消费者对非柑橘类果酱产品有着更广泛的接受度,但整体进口市场面临下行压力。国内企业可重点关注这一细分市场,提供符合日本消费者口味偏好的优质非柑橘类果酱产品。
进口价格走势分析
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2872美元,较上一年上涨1.6%。总的来看,进口价格在此期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23年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达到了11%。进口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吨2994美元的峰值,但在2014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到这一高点。
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一定差异。2024年,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的价格最高,达到每吨3516美元,而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的价格为每吨2774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柑橘类水果果酱和果酱制品的平均价格增长率最为显著,为0.2%。
不同供应国之间的平均进口价格也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法国的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6997美元,而智利的进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1051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丹麦的进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2.2%,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价格增长则较为温和。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国家产品定位、品质、品牌溢价以及运输成本等因素。对于计划对日出口的中国企业来说,精准把握产品定价,了解日本消费者对不同价格带的接受度,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出口市场观察
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出口情况
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出口量在连续六年增长后,出现了显著下滑,降幅达10.7%,总量为484吨。尽管如此,从整体趋势来看,日本的出口量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年出口增长最快,增幅达到59%。在2023年,出口量曾达到542吨的历史新高,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落。
在价值方面,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出口额大幅降至270万美元。尽管短期下降,但整体而言,日本的出口价值呈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2021年出口价值增长最快,增幅达到55%。出口额曾在当年达到360万美元的峰值。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这表明日本的果酱类产品在全球市场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品质和品牌方面可能受到部分市场的青睐。
主要出口目的地分析
中国台湾地区(127吨)、美国(122吨)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84吨)是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三大主要出口目的地,合计占据了总出口量的69%。新加坡、加拿大、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和越南紧随其后,共同构成了另外27%的出口份额。
下表展示了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及其出口量:
目的地 | 出口量 (吨) | 占总出口量比例 (%) |
---|---|---|
中国台湾地区 | 127 | 26 |
美国 | 122 | 25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84 | 17 |
新加坡 | (待查) | (待查) |
加拿大 | (待查) | (待查) |
泰国 | (待查) | (待查) |
印度尼西亚 | (待查) | (待查) |
中国大陆 | (待查) | (待查) |
越南 | (待查) | (待查) |
从2013年到2024年,加拿大成为日本果酱产品出口增长最显著的目的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2%,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在价值方面,中国台湾地区(72.4万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63.3万美元)和美国(57万美元)构成了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合计占据了总出口价值的71%。新加坡、加拿大、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和越南紧随其后,共同构成了另外24%的出口份额。
下表展示了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及其出口价值:
目的地 | 出口价值 (万美元) | 占总出口价值比例 (%) |
---|---|---|
中国台湾地区 | 72.4 | 27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63.3 | 23 |
美国 | 57.0 | 21 |
在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加拿大以40.5%的年复合增长率,在出口价值方面录得了最高的增长,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这表明日本的果酱类产品在北美市场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
出口产品类型分析
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品类,出口量达到363吨,占据了总出口量的75%。这一品类的出口量是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121吨)的三倍之多。
从2013年到2024年,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的出口量年均增长8.8%。
在价值方面,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以220万美元的出口额仍然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品类,占据了总出口价值的79%。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以56.8万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第二,占21%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出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8.3%。这说明日本在非柑橘类果酱产品出口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这与国内的生产结构和口味偏好可能有关。
出口价格走势分析
2024年,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637美元,较上一年下降5.8%。总体来看,出口价格在此期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16年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达到了26%。出口价格曾在2018年达到每吨8592美元的峰值,但在2019年至2024年期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到这一高点。
不同出口产品类型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一定差异。2024年,非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的价格最高,达到每吨5949美元,而柑橘类水果果酱、果冻、果泥或果酱制品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4700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非柑橘类水果果酱和果酱制品的价格增长率最为显著,为负0.5%。
不同主要出口市场之间的平均价格也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越南的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7599美元,而加拿大市场的平均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3865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3.0%,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增长则较为温和。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日本产品在不同市场中的定位差异、品牌价值以及当地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市场的最新动态,为我们国内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尽管2024年日本的消费和进口有所下滑,但市场分析预测,未来十年仍将保持温和增长。这表明日本市场对高品质、健康、特色果酱类产品的需求依然存在。
- 品质与健康是核心: 日本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安全和健康属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国内企业在对日出口时,应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注有机、低糖、无添加等健康趋势,提供符合日本严苛标准的产品。
- 细分市场有机会: 非柑橘类果酱在日本的进口和出口中都占据主导地位,这提示我们可以重点关注蓝莓、草莓、树莓等大众化非柑橘类水果果酱,同时也可以探索更具地方特色或功能性的水果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 品牌与差异化: 面对法国等传统强国的竞争,中国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差异化。在包装设计、口味创新、文化融合等方面下功夫,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中国品牌在日本市场中脱颖而出。
- 关注价格策略: 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差异性表明,日本市场对不同来源国和不同品类的产品有着不同的价格接受度。国内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充分研究目标客群的购买力、竞争对手的定价,并结合自身产品定位进行合理定价。
- 把握亚洲市场联动: 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大陆都是日本果酱产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这表明,亚洲地区对这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国内企业在布局日本市场的同时,也可以联动整个亚洲区域的跨境电商渠道,形成区域协同效应。
总而言之,日本果酱、果冻、果泥及果酱制品市场虽然面临短期的波动,但其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未来的增长潜力依然值得国内跨境企业积极关注和深入挖掘。通过精细化运作,我们有望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海外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japan-jam-3yr-decline-non-citrus-140m-recovery.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