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抗氧化剂:中国71%量,瑞士溢价暴涨12.3%!

抗氧化制剂及其他橡胶或塑料稳定剂,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它们在提升产品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塑料和橡胶制品中。日本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其相关市场的发展趋势,一直备受国际行业关注。根据一份海外报告的分析,日本抗氧化制剂及相关稳定剂市场,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虽然表现出一些变化,但其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市场概况与未来展望
根据海外报告的分析,预计到2035年,日本抗氧化制剂及其他橡胶或塑料稳定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6.9万吨,市场价值有望突破10亿美元。从2024年到2035年,其销量预计将以0.8%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温和上升,而市场价值的年复合增长率则预计达到1.0%。这表明该市场尽管增长速度平稳,但总体规模仍将有所扩大,其韧性来源于工业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持续需求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更新换代。
回顾2024年的数据,日本国内的消费和生产均出现小幅下滑。抗氧化制剂及相关稳定剂的消费量降至15.4万吨,较2023年减少了1.5%。从历史趋势看,日本的消费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相对平稳,曾在2017年出现6.6%的显著增长,并在2018年达到17.9万吨的历史最高点。然而,从2019年到2024年,消费量则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在价值方面,2024年日本抗氧化制剂市场的规模缩减至9.03亿美元,大致与2023年持平。尽管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但其历史峰值曾达到10亿美元,显示出其市场容量的潜在韧性。
生产方面,2024年日本抗氧化制剂的产量收缩至13.8万吨,比2023年下降了1.6%。生产量也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历史上,生产量增速最快是在2017年,增长了3.8%。日本抗氧化制剂的产量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13年,达到17.3万吨,但从2014年到2024年,产量一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价值计算,2024年日本抗氧化制剂的生产总值估算为8.15亿美元。尽管在2020年曾有过37%的显著增长,但总体来看,生产价值也呈现出明显的收缩趋势,其峰值同样出现在2013年,达到10亿美元。
进出口格局与全球供应链
在对外贸易方面,日本抗氧化制剂的进出口动态值得深入剖析。2024年,日本从国外进口的抗氧化制剂及其他橡胶或塑料稳定剂总量小幅下降了0.6%,达到1.6万吨。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总量以年均1.4%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2023年达到1.7万吨的峰值后于2024年有所回落。从价值上看,2024年进口额为9500万美元,较2023年的9700万美元略有减少,但整体而言,在过去十多年里,进口价值以年均2.4%的速度增长,并在2023年达到高点。
中国是日本抗氧化制剂及相关稳定剂最主要的供应国。根据2024年的数据,中国占据了日本进口总量的71%,约1.2万吨。这一数字是第二大供应方中国台湾地区(990吨)的十倍之多,显示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供应能力。印度(822吨)位列第三,占总进口量的5%。
从进口量增长率来看,2013年至2024年间,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量年均增长3.7%,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同期,中国台湾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2.0%,而印度则呈现年均4.3%的下降。若以进口价值衡量,主要供应商格局有所不同。2024年,瑞士以2800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居榜首,中国紧随其后,为2100万美元,中国台湾地区则为1200万美元。这三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占据了日本进口总价值的64%。值得注意的是,瑞士的进口价值在过去几年中增长迅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3%,远超其他主要供应国。
日本从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口抗氧化制剂的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 供应国/地区 | 2024年进口量 (吨) | 2024年进口额 (万美元) | 2013-2024年量年均增长率 | 2013-2024年值年均增长率 |
|---|---|---|---|---|
| 中国 | 12000 | 2100 | +3.7% | - |
| 中国台湾地区 | 990 | 1200 | +2.0% | - |
| 印度 | 822 | - | -4.3% | - |
| 瑞士 | - | 2800 | - | +12.3% |
| 总计 | 16000 | 9500 |
在进口价格方面,2024年日本抗氧化制剂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5801美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在过去的十一年间,平均进口价格以每年1.0%的速度温和上涨。其中,2017年的涨幅最为显著,达到2.6%。虽然2023年曾达到每吨5876美元的高点,但在2024年略有回调。不同供应国之间的价格差异巨大,例如2024年从瑞士进口的产品平均价格高达每吨42202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价格则相对较低,平均为每吨1788美元。这种显著的价差可能反映了产品类型、技术含量、品牌溢价以及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提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需关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出口方面,日本在2024年抗氧化制剂及相关稳定剂的出口量有所下降,为222吨,这是继2022和2023年增长后的回落。整体而言,日本的出口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呈现显著萎缩,2013年曾达到2.2万吨的峰值,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出口价值在2024年为140万美元。尽管2020年曾有80%的显著增长,但与2013年1.38亿美元的峰值相比,出口价值未能恢复原有势头。
日本抗氧化制剂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中国(77吨)、菲律宾(41吨)和韩国(20吨),这三个国家合计占据了日本出口总量的62%。从出口价值来看,日本的主要市场是中国(47.5万美元)、新加坡(24.5万美元)和美国(11万美元),三者合计占总出口价值的60%。新加坡的出口价值年复合增长率为-12.6%,在主要目的地国中,其价值下降速度相对较缓。在出口价格上,2024年日本抗氧化制剂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6220美元,与2023年持平。其中,新加坡的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44544美元,而菲律宾的平均出口价格则较低,为每吨1434美元。这再次强调了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市场定位对价格的决定性影响。
对中国跨境行业从业者的启示
这些市场动态对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具有多重启示。首先,中国作为日本抗氧化制剂的主要供应国,在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显示出强大的生产和成本优势。然而,在价值链高端,瑞士等国以高价位产品占据市场份额,这提示我们,除了量的竞争,更应关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是开拓高端市场、提升利润空间的关键。
其次,日本国内市场消费和生产的温和增长,以及出口的持续萎缩,表明其市场可能更趋于稳定和成熟,对外部高性价比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需求将长期存在。这为中国供应商提供了持续的合作机会,但也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日本市场的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例如,在产品环保性能、定制化服务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方面,中国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
最后,日本抗氧化制剂市场的价格差异巨大,从低价位的批量产品到高价位的特种产品共存。这意味着中国跨境从业者在进入日本市场时,应进行精细化市场定位,是专注于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础材料,还是通过技术升级和品牌化,进军利润更丰厚的高端领域,都需要深思熟虑。了解这些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抓住机遇,实现共赢。
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日本市场的最新动态,尤其是其在新材料研发、环保法规以及下游应用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先进电子制造)方面的进展,这些都可能为抗氧化制剂的未来需求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和定价策略,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japan-antiox-china-71-vol-swiss-12pct-boom.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