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税局动真格!2025新政,跨境电商税费暴涨65%!
想在日本市场大展拳脚的跨境朋友们,最近是不是一直在关注那边的政策动向?是已经把生意做起来了,还是正打算过去闯荡一番?无论哪种情况,接下来我们要聊的这几项日本税务和海关新政,可真得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关键信息啊!
特别是财务上的朋友,这些内容更要好好消化,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咱们未来的成本和合规操作。
新媒网跨境获悉,今年下半年,日本海关和税务方面又有了新动作,其中有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2025年10月12日,海关新政即将落地!
首先,咱们聊聊即将于2025年10月12日生效的日本海关新规。这次,日本对于进口申报增加了三项强制信息,这可不是小改动,而是精准地瞄准了跨境贸易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 运输目的地及名称: 也就是货物清关完成后,最终要送到日本哪个具体地点,收货人是谁。
- 货物属性分类: 你的货物究竟是电商货、FBA货物,还是其他类型?现在必须明确分类。
- 电商平台名称: 如果是电商货物,需要填写是通过哪个平台销售的,比如大伙儿熟悉的亚马逊、乐天,或者是自营的独立站。要是没有平台,也要填写销售者的名字。
这几项政策,看似只是多了几项信息,实则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更精准地追踪货物的流向,从源头堵截,严厉打击那些低申报、逃税漏税的行为。可以说,日本政府这是下定决心,要让跨境贸易的“账”变得更清晰、更透明。
谈到这里,咱们就不得不提一提日本海关之前就已经推行,并且影响深远的“逆运算”和“JCT+ACP”政策了。可以说,10月12日的新规,正是这些政策的又一次升级和完善,它们共同编织了一张越来越密的监管大网。
逆运算,究竟是咋“生”出来的?
要理解“逆运算”,咱们得先弄清楚,货物进口到日本,到底要交哪些税。
1. 进口日本,主要得交两种税:关税(Duty)和消费税(JCT)
咱们大多数跨境商家,走的都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一般贸易”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发货方和收货方都是公司实体,货物价值按照“到岸价”(CIF条款)来申报。
关税(Duty): 货物进入日本,按照不同的商品品类,需要缴纳相应的关税。这个税率嘛,从0%到30%甚至更高都有可能,具体得看你的商品属于哪个HS编码。长期以来,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下,都是由日本当地的进口商向海关申报,并缴纳这笔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等货物销售出去后,进口商还会再进行一次消费税的二次缴纳或抵扣。
消费税(JCT): 除了关税,还有一个重要的税种就是“JCT”,也就是日本的消费税。经过几次调整,现在标准的消费税率已经提高到了10%。这个税,名义上是最终消费者承担的,商品在日本境内销售、服务提供,以及进口商品都得交。但关键点在于,消费者交的这笔消费税,是由咱们企业或者店铺“代收”的!请记住,是“代收”,不是咱们自己收到的钱就都是自己的,它最终是要在年度纳税申报时上交给日本政府的。
为了让消费税的征收更规范,日本国税厅从2023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了“合格发票制度”。连像亚马逊这样的平台,也多次通过邮件提醒符合条件的卖家,赶紧注册JCT税号并按规定申报消费税,可见日本政府对这块是盯得越来越紧了。
2. 为啥日本要搞“逆运算”这套?
说到底,逆运算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大量的非本土跨境电商卖家,通过一般贸易方式清关时,货代申报的货值普遍偏低,这就导致日本海关少征收了大量的关税和消费税。
这些跨境卖家,虽然通过亚马逊等平台向日本消费者销售商品,但他们通常在日本并没有注册当地的公司。平台确实会代收日本消费者支付的10%销售税,然后把这笔钱连同货款一起转给卖家。然而,很多卖家却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把这笔销售税连同货款一起转出了日本,并没有在日本实际缴纳这笔消费税。这可就让日本政府损失了一大笔税收!
为了堵住这个漏洞,让本土企业和进口贸易在缴税方面更加公平,日本政府下定决心,要好好整顿海关的偷逃税现象。于是,从2020年4月1日开始,日本海关就针对中国电商货物,采取了“逆运算”的方式来征收关税和消费税。这其实就是把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大大前置了,目的就是确保这笔钱能收上来。
3. “逆运算”到底怎么算?
简单来说,逆运算就是把咱们商品的平台最终销售价,作为一个“基准点”,然后倒推回去计算海关认为的“正确申报货值”。
具体公式是这样的:
申报货值 = (商品链接销售价 - 日本清关费用 - FBA平台佣金/仓储费/派送费) ÷ (1 + 关税税率) ÷ 1.1
用这个“倒推”出来的申报货值,再来计算商品应缴纳的关税、消费税以及地方消费税。
咱们举个小例子,帮大家更直观地理解:
假设卖家张三有一批商品,总共有2546个,重264公斤。
每个商品的平台售价是1099日元。
商品的HS编码是4202.92-0002,对应关税税率8%。
入仓前的日本境内物流费是37.84日元/个。
平台佣金是110日元/个。
FBA物流费是381日元/个。
按照“逆运算”公式来算:
进口申报货值 = (1099 - 37.84 - 110 - 381) / 1.08 / 1.1 ≈ 479.93日元
那么,基于这个新的申报货值,咱们需要缴纳的:
关税 (Duty) = 479.93 * 8% ≈ 38.39日元
消费税 (JCT) = (479.93 + 38.39) * 10% ≈ 51.83日元
从这个计算中大家可以看出来,商品的最终卖价越高,逆运算后需要缴纳的税费占比也可能越高!
4. “逆运算”对卖家进口税费的影响?
咱们再举个更直观的例子来对比:
假设有款商品,平台售价3500日元/个。
平台佣金300日元/个,FBA物流费150日元/个。
而按照咱们过去习惯的CIF条款申报货值可能只有900日元/个。
通过逆运算后,大家会发现,货物的申报价格通常会在平台售价的50%到80%之间,一般是65%左右。这就意味着,咱们实际需要缴纳的税费,会比按照过去那种低申报的方式,显著高出一大截!
可以说,“逆算法”的实施,直接让咱们跨境卖家的税费成本有了不小的提升。用大白话讲,逆运算就是“以终为始”的倒推计算,它强制咱们以最终的平台售价为基础,来重新核算进口环节的税费。
从本质上看,这是一次利润结构的重新分配,是从跨境卖家手中,向日本政府进行的一次合理合规的利润再分配。它迫使卖家在定价和成本核算时,必须将这部分新增的合规税费考虑进去。
JCT + ACP:合规之路上再进一步
在“逆运算”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又在202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了“ACP海关事务代理人制度”。这项制度,可以说是在原有监管体系上的又一次“升级打怪”,它配合日本政府已经推出的“合格发票制度”,基本上构建了一个更加严密和完整的税收闭环。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海外电商卖家现在需要遵循“ACP+JCT”的模式进行报关和清关,并按照逆算法规定缴纳税费,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海外电商卖家继续偷逃税。
1. ACP(Attorney for Customs Procedures)到底是个啥?
在日本,有个规定,就是外国实体(非居民)是不能直接担任“进口记录人”(IOR)的,因为他们在日本缺乏实际的实体存在。这就给很多跨境卖家带来了困扰:货发到日本,谁来做进口商呢?
而“海关事务代理人”(ACP)的作用就来了!它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立的。简单来说,非居民进口商(也就是咱们卖家)可以向日本海关提出申请,委托ACP来代表自己进行进口。一旦申请获批,咱们就可以聘请ACP来代为办理各种进口事宜了。
需要强调的是,在ACP服务中,承担缴税义务的依然是咱们卖家自己!ACP仅仅是负责管理和代理,主要协助咱们办理各项通关手续,它本身并不是缴税主体。
2. JCT+ACP的申报政策,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于咱们卖家来说,如果采用日本JCT税号结合ACP海关事务代理人模式进行清关,那你在进口环节缴纳的消费税,就可以在后续销售时用来抵扣销项税了。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惠”!
但这个优惠,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卖家必须进行合规的申报,并且严格按照正常的价格去缴纳相关的税费。如果你想用自己的JCT税号清关,那《輸入許可通知書》上怎么填写,里面的门道就得搞清楚了。
咱们再举个例子来算一笔账:
假设某位中国卖家已经注册了JCT税号,并且也按要求上传到平台了。
他在亚马逊上以1000日元的销售价格卖出了1万个商品。
那么,按照10%的消费税率,他总共从消费者那里收取了1000日元 × 10000个 × 10% = 100万日元的消费税。
正常情况下,这100万日元的消费税,是需要代缴给日本政府的。
同时,如果这位卖家按照正规的“逆算”方式申报,在清关的时候,每个商品可能需要缴纳70日元的进口消费税。那么总计就是70日元 × 1万个 = 70万日元的进口消费税。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卖家没有其他可以抵扣的税费,那么最终他还需要补缴(100万 - 70万)= 30万日元的消费税差额给日本政府。
但如果这位卖家,选择了那种固税方式(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船运),或者包税包清关的方式(这种方式常见于空运,通常每个包裹的申报货值都在1万日元以下,可以免关税和消费税),那么他可能就无法享受到进口消费税的抵扣,最终这100万日元的消费税就得全额缴纳。
这个JCT+ACP政策,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建立这样的机制,加强日本政府对跨境电商的税务监管,打击低报、逃税行为,促进咱们卖家合规化经营。
新媒网跨境认为,如果咱们卖家不遵守相关的规定,那可能面临的风险可不小,比如海关查验、高额罚款,甚至可能影响到你的销售权限!
很显然,在面对“逆运算”这种倒推计税方式的情况下,JCT税号结合ACP海关事务代理人,已经成为了一种既能替代日本本土公司担任进口商角色,又兼具最优性和合规性的选择。
这也对咱们卖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正规申报: 货值要真实,不能再低报。
- 正常清关缴税: 按照逆运算和JCT+ACP的要求,足额缴纳关税和消费税。
- 正常销售开票且年度申报纳税: 确保每笔销售都有凭证,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年度纳税申报。
再说回10月12日的海关新政:步步为营,合规先行
(一) 新政具体内容再解读
这次日本海关推出的10月12日将执行的新政策,是在原有JCT+ACP模式的基础上,又加了三把“锁”,让监管更精准,不留死角:
- 货物清关完成后的“运输目的地及名称”: 这就要求咱们在申报时,必须填写货物在日本的最终收货地址和接收方的名称。如果接收方就是进口商,那就可以免填。
- 申报该货物“是否是电商货物”: 在进口货物的属性申报时,你必须明确告诉海关,这批货是不是电商货物。系统会提供必选类别:电商货物 / FBA货物 / 其他货物。
- 如果是电商货物,需要填写平台名称: 如果你选择了“电商货物”,那就得进一步填写第三方平台(比如亚马逊、乐天)或独立站的名称。如果没有平台,就得填写销售者自己的名字。
这项新政的实施,它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精准追踪货物去向”。通过这些信息,日本海关和税务局就能更全面地掌握货物从进口到最终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便于追溯责任,确保咱们卖家能够合规纳税。
回想一下,从2020年的“逆运算”开始,到2023年的“JCT+ACP”制度,再到2025年即将实施的“货物去向申报”,日本税局和海关在清关合规和税务申报方面的监管力度,可谓是“步步为营”,正在逐步加强。
这对于那些过去依赖“固税”或者“包税包清关”模式的卖家来说,无疑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对于咱们跨境卖家而言,“合规报关纳税”将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然趋势!只有真正做到合规经营,才能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japan-2025-new-tax-fees-soar-65.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