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rive转型生鲜!哈萨克斯坦业务竟狂飙44%
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移动应用的功能边界正被不断拓宽。特别是在亚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用户对集成多种生活服务的“超级应用”需求日益增长。这类应用旨在通过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从出行到购物、金融等多样化需求,从而提升用户黏性,构建庞大的数字生态系统。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InDrive,这家以竞价式网约车模式著称的企业,正积极投身这一领域,尝试将其业务从单一的出行服务,拓展为覆盖日常必需品的综合性平台,迈向全球“超级应用”的目标。
InDrive的这一战略转型,并非无的放矢。自2022年以来,InDrive的应用程序在全球范围内的下载量已累计超过3.6亿次,完成了65亿笔交易,巩固了其作为全球第二大下载量的网约车应用地位,仅次于Uber。InDrive首席增长业务官安德里斯·斯密特(Andries Smit)表示,当用户使用频率增加时,他们自然会在生态系统中停留更长时间,价值也更高,整体忠诚度也会随之提升。这一洞察正是InDrive向“超级应用”迈进的核心驱动力。
战略升级:从出行到生活服务
InDrive选择生鲜杂货配送作为其业务扩张的首个切入点,源于其配送业务在过去一年中展现出的快速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其全球配送订单量超过4100万笔,而仅在今年第二季度就完成了超过1400万笔订单。这表明配送服务已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
InDrive已在哈萨克斯坦推出了其生鲜杂货配送服务。这项服务承诺在15分钟内送达超过5000种商品。据公司反馈,在该中亚国家的早期试点效果显著,用户净推荐值(NPS)高达83%,这表明用户满意度非常高,且每位用户平均每月下单五次生鲜杂货。
斯密特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InDrive在哈萨克斯坦的生鲜杂货配送采用“暗店”(dark store)模式,即不面向顾客开放的仓库式门店。暗店中的商品主要以即食餐品为主,其中约10%为新鲜农产品,这一策略旨在有效提升用户留存率。他还补充说,这种模式在其他地区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公司对当地合作持开放态度,特别是在那些小型夫妻店网络密集的市场。斯密特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他表示自今年8月以来,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暗店数量增加了30%。
哈萨克斯坦:战略首选之地
InDrive目前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982个城市开展业务,并在其中8个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为何哈萨克斯坦成为其“超级应用”战略的首个市场呢?
斯密特向外媒解释称,这是因为他们观察到哈萨克斯坦的消费者数字化转型趋势“大幅上升”。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其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此外,InDrive在该国拥有最大的员工规模,使其成为公司的研发和运营中心。
尽管InDrive未公布其在哈萨克斯坦的具体业务增长数据,但海外报告显示,过去12个月内,该公司在该国的业务增长了44%。这份报告还指出,哈萨克斯坦的科技生态系统价值已达260亿美元,自2019年以来增长了18倍,这反映出当地初创企业的涌现、融资活动的活跃以及数字服务的快速发展。
虽然哈萨克斯坦已有满足部分需求的生鲜杂货配送应用,但InDrive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来赢得市场,致力于成为在线生鲜杂货领域的“阿尔迪”(Aldi,一家以价格亲民著称的德国连锁超市)。斯密特指出:“在部分地区,获得生鲜杂货仍然存在不便和不平等现象。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最终可能无法从合适的渠道购买到合适的商品,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却觉得别无选择。” InDrive正是希望通过解决这些痛点来建立其市场地位。
超级应用之争:机遇与挑战
“超级应用”的尝试在业界屡见不鲜,既有微信、印尼的Gojek等成功典范,也有美国科技公司Meta等仍在努力探索的案例。斯密特曾于2016年在微信工作,深知中国这款集成应用如何有效地运作。他向外媒表示,InDrive计划借鉴其在微信的经验,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确保其超级应用战略取得成功。AI的整合将有助于实现用户个性化服务,并为残障人士和识字率较低的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在投资布局方面,InDrive于2023年11月宣布成立了一个风险投资和并购部门,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高达1亿美元。斯密特透露,截至目前,该部门约有30%的资金已投入到超级应用战略中。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公司已于去年12月投资了巴基斯坦的生鲜杂货初创公司Krave Mart。不过,目前InDrive的应用何时能在巴基斯坦提供生鲜杂货配送服务,尚无具体时间表。
InDrive的竞争对手Uber也已拓展其服务组合,在特定市场增加了Uber Eats等外卖服务。斯密特表示,InDrive的目标客户群体与Uber有所不同,它主要服务那些Uber通常不覆盖的消费者,尽管在某些地区存在一定的重叠。他强调:“总的来说,我们真正支持并服务的是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这一定位也正是InDrive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所在。
印度市场:一道待解的“谜题”
除了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市场,InDrive也在印度运营了一段时间,与Uber以及本土玩家Ola和Rapido等展开竞争。然而,该公司在南亚国家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即便Uber也曾在印度试点过InDrive的竞价模式,试图复制其成功路径,但也未能完全奏效。
来自海外的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今,InDrive在印度的下载量与2024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07万次,下降了22.6%。同期,Uber的下载量增加了802万次,增长了60.6%;Ola增加了155万次,增长了13.2%。而Rapido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增下载量1490万次,激增80.9%,成为增长最快的平台。
平台名称 | 2024年同期对比下载量变化(万次) | 增长率 |
---|---|---|
InDrive | -107 | -22.6% |
Uber | +802 | +60.6% |
Ola | +155 | +13.2% |
Rapido | +1490 | +80.9% |
斯密特坦言:“印度对我们来说是一道谜题。尽管印度市场仍在增长,但我们正专注于非常迅速地聚焦我们真正希望强劲运营的关键城市。”
公司正在测试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在货运业务方面,尽管其以允许乘客与司机议价而闻名。斯密特表示,这些模式包括为司机提供每日支付等不同的支付机制,甚至采用特定的抽成比例。
InDrive在早期也曾面临挑战,甚至在巴基斯坦这样的市场也曾一度发展受限。然而,在Uber退出后,InDrive成功成为当地领先的网约车平台。斯密特表示:“我们有一些市场曾一度发展缓慢,但后来由于竞争对手的某些原因而改变了局面。”
然而,在印度,十多名乘客和司机向外媒表示,安全担忧是他们不再倾向使用InDrive的主要原因。一些司机称,该应用的竞价模式被乘客滥用,甚至有其他司机冒充乘客,通过恶意议价来骚扰同行。斯密特回应称,公司非常重视安全和客户服务。“是的,我们还需要在处理安全认知方面做更多工作,并教育我们的司机和乘客。”他强调。
未来展望:多元化服务布局
InDrive计划通过推出更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定制的服务,来扩展其超级应用的产品线。斯密特向外媒透露,这些服务可能包括金融服务。例如,在巴西和墨西哥等市场,司机已经可以通过网约车应用获得小额贷款。
该公司正在探索如何将这类金融服务扩展到乘客,以及可能涉及配送业务的小型企业。此外,InDrive还计划探索一项微出行服务,让消费者能够连接当地企业和公共交通服务。
斯密特表示:“我们希望针对具体的城市提供服务,这可能是一系列不同的服务组合。我们希望抓住我们有能力、熟悉且与我们核心业务非常接近的关键垂直领域。但如果我们没有运营某些服务的经验,我们肯定会与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InDrive的超级应用转型之路,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在新兴市场的深耕、对本地化需求的洞察,以及在挑战中不断调整策略的韧性,都为中国跨境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关注InDrive的全球布局和创新实践,或许能为国内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找到新的机遇和灵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indrive-grocery-kazakhstan-44-surg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