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粗花生油出口狂飙187%!中国跨境供应链新局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大宗农产品市场的动态始终牵动着各行各业的神经。其中,粗花生油作为重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其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价格波动以及贸易流向,不仅影响着各国粮油安全,也直接关联着众多跨境企业在农业、食品加工乃至消费品领域的布局与发展。对这一市场的深入洞察,对我们国内相关从业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份海外报告近期对全球粗花生油市场进行了细致梳理,揭示了其当前的发展脉络与未来的趋势走向。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消费量稳定在510万吨,市场总价值约为99亿美元。展望未来,该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粗花生油市场销量有望增至550万吨,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达到0.7%;而市场价值则可能进一步攀升至11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在这一全球性市场中,中国无疑扮演着核心角色,其消费量占据全球总量的约42%,同时生产量也达到全球的37%。国际贸易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粗花生油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的72%;而印度则凭借其庞大的供应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贡献了全球64%的粗花生油出口份额。这些核心数据勾勒出全球粗花生油市场的主要格局,也提示着我们,中国和印度两大经济体之间的互动,在粗花生油产业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全球粗花生油市场展望与趋势
当前,全球粗花生油市场正逐步展现出增长的态势。受全球范围内对粗花生油需求持续提升的驱动,预计未来十年,市场消费将进入温和的上升通道。从2024年至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将以0.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到2035年末,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50万吨。
在市场价值方面,基于批发价格的估算,2024年至2035年期间,全球粗花生油市场的价值预计将以1.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市场总价值有望达到111亿美元。这表明,虽然销量增长相对平缓,但市场整体价值的提升,可能受到产品结构优化、区域性需求增长以及成本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于跨境从业者而言,理解这些动态有助于更精准地把握市场机遇。
消费市场分析
全球粗花生油消费概况
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消费量维持在510万吨的水平,与2023年基本持平。纵观近年的发展,全球粗花生油消费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在过去十年中,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2021年,当年消费量较2020年增长了7.3%。全球消费量在2022年曾达到520万吨的峰值,但在随后的2023年至2024年间,消费量有所回落,未能延续此前的强劲势头。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市场规模略有收缩,达到99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下降了4.5%。这一数字体现的是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含物流、零售营销及零售商利润等成本。总体而言,市场价值也表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全球市场价值在2022年达到119亿美元的最高点,但从2023年到2024年,市场未能重拾增长动力。这可能与全球经济形势、消费者购买力以及其他食用油品类的竞争等因素有关。
各国粗花生油消费格局
中国在全球粗花生油消费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024年消费量达到210万吨,约占全球总量的42%。这一数字远超排名第二的印度(65.7万吨),是印度消费量的三倍。紧随其后的是非洲国家尼日利亚,消费量为37.4万吨,在全球市场中占比7.3%。
下表展示了主要消费国的详细数据:
国家 | 2024年消费量 (万吨) | 占全球份额 (%) | 2013-2024年平均年增长率 (%) |
---|---|---|---|
中国 | 210 | 42 | 相对稳定 |
印度 | 65.7 | 12.9 | -5.7 |
尼日利亚 | 37.4 | 7.3 | +1.6 |
从2013年至202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粗花生油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同期,印度市场的年均消费量下降了5.7%,而尼日利亚则实现了1.6%的年均增长。这些差异反映了各国在饮食结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地生产与进口策略等方面的不同。
在市场价值层面,中国同样以47亿美元的消费额位居全球首位。印度以11亿美元的消费额排名第二,尼日利亚紧随其后。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粗花生油市场价值的年均下降率为1.4%。同期,印度市场的年均下降率为6.2%,而尼日利亚则实现了0.3%的年均增长。
在人均消费量方面,2024年数据显示,非洲国家几内亚(8.8公斤/人)、塞内加尔(8.2公斤/人)和苏丹(5.2公斤/人)的粗花生油人均消费量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从2013年至2024年,巴西的粗花生油人均消费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9%,显示出该国市场潜力的快速释放。
生产动态分析
全球粗花生油生产概况
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产量保持在510万吨,与2023年基本持平。总览过去十年,全球产量呈现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其中,在2022年曾出现较为显著的增长,产量较2021年增加了5.8%。此后,产量在2023年至2024年间基本稳定在这一水平。
从价值角度来看,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生产价值(按出口价格估算)小幅下降至97亿美元。整体而言,粗花生油生产价值在过去十年中呈现温和下降的趋势。在2020年,生产价值曾实现大幅增长,增幅达到21%。全球生产价值在2022年达到121亿美元的峰值,但在随后的2023年至2024年间,生产价值略有回落。
各国粗花生油生产格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粗花生油生产国,2024年产量达到190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7%。中国的产量是排名第二的印度(86.5万吨)的两倍多。尼日利亚以37.4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占全球总产量的7.4%。
下表列出了主要粗花生油生产国的详细数据:
国家 | 2024年产量 (万吨) | 占全球份额 (%) | 2013-2024年平均年增长率 (%) |
---|---|---|---|
中国 | 190 | 37 | 相对稳定 |
印度 | 86.5 | 17 | -3.3 |
尼日利亚 | 37.4 | 7.4 | +1.6 |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的粗花生油生产量保持相对稳定。同期,印度产量年均下降3.3%,而尼日利亚则保持了1.6%的年均增长率。这些数据反映了各国在农业政策、气候条件、种植技术以及对本地花生油需求的响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进口市场分析
全球粗花生油进口概况
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进口量在经历2022年到2023年连续两年下降后,终于迎来增长,达到35.3万吨。回顾2013年至2024年这十一年间,全球进口总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7.2%。尽管如此,整个分析期间也伴随着一些明显的波动。其中,增长最显著的年份是2014年,当年进口量较2013年增长了23%。全球进口量在2021年达到38.1万吨的历史高位,但在2022年至2024年间,进口量未能恢复到这一峰值水平。
从价值来看,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进口额略有下降,达到6.23亿美元。总体而言,进口价值在过去十年中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其中,2020年增长最为迅猛,进口额较2019年增长了60%。全球进口额在2021年达到7.48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间,进口额未能重拾增长势头。
各国粗花生油进口格局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粗花生油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约为25.5万吨,占据全球总进口量的72%。这一庞大的进口量凸显了中国市场在全球粗花生油贸易中的关键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美国(3.7万吨)和意大利(2.7万吨),这两个国家合计占全球进口量的近18%。荷兰(0.96万吨)、法国(0.55万吨)和马来西亚(0.55万吨)也占据了全球进口总量的较小份额。
下表展示了主要进口国的详细数据:
国家 | 2024年进口量 (万吨) | 占全球份额 (%) | 2013-2024年平均年增长率 (%) | 2013年份额与2024年份额变化 (pp) |
---|---|---|---|---|
中国 | 25.5 | 72 | +13.9 | +35 |
美国 | 3.7 | 10.5 | +6.9 | - |
意大利 | 2.7 | 7.6 | -2.0 | -12.7 |
荷兰 | 0.96 | 2.7 | +11.6 | - |
法国 | 0.55 | 1.6 | -9.2 | -8.2 |
马来西亚 | 0.55 | 1.6 | +20.5 | - |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的粗花生油进口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3.9%,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期,马来西亚(+20.5%)、荷兰(+11.6%)和美国(+6.9%)也表现出积极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以20.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进口国之一。相比之下,意大利(-2.0%)和法国(-9.2%)的进口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在此期间,中国在全球进口中的份额显著增强了35个百分点,而法国和意大利的份额则分别减少了8.2和12.7个百分点。
在进口价值方面,中国以4.36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全球最大的粗花生油进口市场,占全球进口总额的70%。美国以6700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二,占全球进口额的11%。意大利紧随其后,占8.1%。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的进口价值年均增长率为13.5%,美国为7.5%,而意大利则为-1.0%。
各国粗花生油进口价格趋势
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765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9.7%。总的来看,进口价格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20年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当年平均进口价格较2019年上涨了36%。全球平均进口价格在2021年达到每吨1966美元的峰值,但在2022年至2024年间,价格有所回落。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价格存在一定差异。2024年数据显示,荷兰(每吨2012美元)和法国(每吨1950美元)的进口价格较高,而马来西亚(每吨1421美元)和中国(每吨1715美元)的进口价格相对较低。从2013年至2024年,荷兰的进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2.4%,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格增长相对温和。
出口市场分析
全球粗花生油出口概况
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出口量迅速增长至32.4万吨,较2023年增长了12%。总览2013年至2024年这十一年间,全球出口总量呈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7.6%。然而,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波动。例如,与2020年的指数相比,2024年的出口量下降了4.1%。其中,2019年的增长最为迅猛,较2018年增长了37%。全球出口量在2020年达到33.8万吨的历史高位,但在2021年至2024年间,出口量未能重拾此前的增长势头。
从价值来看,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出口额显著增长至5.79亿美元。回顾过去十年,出口价值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2020年的增长最为突出,出口额较2019年飙升了86%。全球出口额在2024年达到峰值,并有望在短期内继续保持增长。
各国粗花生油出口格局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粗花生油出口国,2024年出口量达到20.8万吨,约占全球总出口量的64%。这一巨大的出口份额巩固了印度在全球粗花生油供应中的核心地位。巴西以5.1万吨的出口量位居第二,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6%。尼加拉瓜以6200吨的出口量排名第三。阿根廷(1.3万吨)、塞内加尔(9400吨)、苏丹(9300吨)和荷兰(4900吨)等国合计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1%。
下表展示了主要出口国的详细数据:
国家 | 2024年出口量 (万吨) | 占全球份额 (%) | 2013-2024年平均年增长率 (%) | 2013年份额与2024年份额变化 (pp) |
---|---|---|---|---|
印度 | 20.8 | 64 | +187.2 | +64 |
巴西 | 5.1 | 16 | -1.9 | - |
尼加拉瓜 | 0.62 | 1.9 | +1.9 | - |
阿根廷 | 1.3 | 4 | -9.7 | - |
塞内加尔 | 0.94 | 2.9 | -4.9 | - |
苏丹 | 0.93 | 2.9 | +18.0 | +1.8 |
荷兰 | 0.49 | 1.5 | +33.7 | - |
从2013年至2024年,印度的粗花生油出口量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7.2%。同期,荷兰(+33.7%)、苏丹(+18.0%)和尼加拉瓜(+1.9%)也表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相比之下,巴西(-1.9%)、塞内加尔(-4.9%)和阿根廷(-9.7%)的出口量则呈现下降趋势。在此期间,印度和苏丹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分别增加了64和1.8个百分点,而其他国家的份额则相对稳定。
在出口价值方面,印度以3.39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全球粗花生油供应商之首,占全球出口总额的59%。巴西以8900万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第二,占全球出口总额的15%。尼加拉瓜紧随其后,占6.5%。从2013年至2024年,印度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为183.3%。同期,巴西的出口价值年均下降1.2%,而尼加拉瓜则增长了2.1%。
各国粗花生油出口价格趋势
2024年,全球粗花生油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1789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5.7%。总的来看,出口价格在过去十年中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20年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当年平均出口价格较2019年上涨了43%。全球平均出口价格在2023年达到每吨1897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落。
不同出口国之间的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在主要供应国中,荷兰的出口价格最高(每吨4910美元),而印度(每吨1629美元)的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从2013年至2024年,荷兰的出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19.5%,而其他主要全球供应商的价格增长相对温和。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从上述数据和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粗花生油市场的一些核心特征与潜在方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其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全球供应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印度作为主要的出口国,其产量和出口政策也将持续受到关注。
对于国内从事农产品进出口、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以及相关供应链管理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些动态提供了几点值得思考的方向:
首先,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高依存度并存。尽管我国在粗花生油消费和生产方面均占据重要地位,但高达72%的进口份额表明,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对我们至关重要。因此,寻求多元化的进口来源、优化国际采购策略、规避单一市场风险,是确保国内供应稳定性的长远之计。
其次,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粗花生油出口国,其在供应端的地位不容忽视。关注印度花生种植、加工产业的季节性变化、政策调整以及出口法规,将有助于国内企业更精准地预判市场走向,进行更合理的库存管理和采购计划。
再者,一些非洲国家如几内亚、塞内加尔、苏丹等拥有较高的人均粗花生油消费量,显示出这些区域的潜在市场需求。对于有意拓展新兴市场的国内企业而言,这些数据提供了市场调研的初步线索。同时,巴西、马来西亚等国的进口量快速增长,也提示了这些市场可能存在的商机。
最后,价格波动始终是跨境贸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点。全球进口和出口价格的趋势变化,以及主要贸易国之间的价格差异,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善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并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有效策略。
综上所述,全球粗花生油市场的多维度数据为中国跨境从业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信息。在新形势下,保持务实理性的判断,持续关注国际市场动态,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将有助于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把握机遇,实现稳健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india-peanut-oil-export-187-boom-for-china.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