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就:毁掉你快乐的“精神毒品”!

您有没有觉得那些在电子游戏中痴迷于达成各种成就的玩家很有趣?或者,您自己就是那种为了让自己喜爱的游戏达到100%成就而努力奋斗的人?您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这样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游戏世界,探索一下玩家社群和游戏心理学的奥秘。
说起来,电子游戏里的成就系统,就像是人生道路上那些一个个小小的里程碑。它们不是强制性的,却总能牵动着许多玩家的心弦,让大家在虚拟世界里找到别样的乐趣与目标。这种独特的吸引力,究竟源自何处?
激励与多巴胺:一场充满奖励的旅程
在我们的身边,您肯定见过这样的人:明明可以在其他平台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一款游戏,却偏偏选择在Steam上购买。如果他们对那个销售平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却依然无意识地更偏爱Steam,那么很可能,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这与成就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妨设想一下,您是一名童子军。腰带上的每一枚徽章,都代表着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以及背后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假设其中一枚徽章与“生火”有关。当然,能够成功生火本身就是一种成就,但如果能在不刻意提及的情况下,也能向他人展示这份成就,并且随时都能亲眼看到它,那种感觉将是截然不同的。没错,游戏里的成就系统,正是这样一种存在。

有些游戏中的成就设计得非常巧妙,甚至有些“苛刻”。它们可能要求玩家在特定的某一天,或者某个精确的时间点才能解锁。从表面上看,这些成就可能与游戏的核心玩法关联不大,甚至如果不是为了成就,玩家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但总有一些玩家,会为了那枚独特的成就而专门去完成这些看似“无厘头”的任务。
更有甚者,一部分玩家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会为了达成所有成就,将一款耗费数百小时的游戏彻底“翻个底朝天”,挖掘每一个细枝末节。甚至,有些玩家会为了成就,挑战那些他们平时绝不会尝试的游戏玩法,例如以最高难度通关、全程不使用任何治疗道具,或者像在游戏《德波尼亚》(Deponia)中那样,在所有文字都变成“Droggeljug”的模式下完成游戏。
新媒网跨境获悉,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理学的一个有趣特点:当有明确的奖励作为驱动时,一部分人能够被更迅速、更强烈地激发内在动力。无论是游戏、学业、职场还是日常生活,这种激励机制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Steam这样允许玩家对个人资料进行精细化定制的平台上,成就狩猎的吸引力更是被进一步放大。玩家们对喜爱游戏达成100%成就的热情,因此也屡见不鲜。毕竟,对于真正的粉丝来说,如果连自己最喜欢的游戏的成就都没有全部解锁,那岂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正是由于成就系统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许多游戏在推出扩展包时,也会同步加入新的成就。这样一来,如果玩家不购买扩展包,就无法实现游戏的100%成就,这无疑促进了相关内容的销售。以《黎明杀机》(Dead by Daylight)为例,虽然这让完成所有成就变得更具挑战性,但同时也有效地激励了玩家持续游玩,并推动了游戏内购买。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出于同样的原因,游戏开发者在设计成就时,不仅注重成就名称的创意,对成就图标的视觉呈现也同样考究。这些精美的图标,就像童子军腰带上的徽章一样,为那些热爱收集的玩家提供了积极的审美反馈。我自己就非常喜欢这种设计。此外,稀有成就更是与众不同,它们通常会闪烁着独特的光芒,这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玩家的自我认同感和荣誉感。当我解锁一枚稀有成就时,那种喜悦感往往要远超普通成就。
游戏成就,作为一种独特的奖励机制,不仅满足了玩家的挑战欲和收集欲,更在无形中构建起了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玩家社群。玩家们在追求成就的过程中,分享攻略、交流心得,甚至共同挑战高难度任务,这些互动都极大地增强了游戏的社交属性和玩家的归属感。这种良性循环,让游戏不再仅仅是个人娱乐,而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这种激励方式,健康边界在哪里?
新媒网跨境认为,游戏本质上是娱乐产品。即使是像“魂系游戏”那样,其难度可能让某些玩家感到沮丧,但这种挑战的设计初衷,正是为了让玩家在克服困难后,体验到强大的成就感,从而获得持续的动力。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所有游戏和所有难度都适合每一个人。
在一些游戏中,不同的难度模式甚至与成就系统紧密挂钩。如果您仅仅因为热爱一款游戏,就去尝试那些会让您倍感折磨的版本,那显然是不健康的。例如,您可能非常喜欢《空洞骑士》(Hollow Knight),但这并不意味着您必须追求100%的成就。换句话说,一款游戏是否拥有全部成就,不应该成为衡量您对这款游戏热爱的唯一标准。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有时确实倾向于将情感具象化,将其与物质或可见的“完成度”挂钩。这种心理机制可能导致我们陷入一种“和自己较劲”的状态,过度追求完美,甚至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种对成就的执着,一旦超越了享受游戏的初衷,就可能从健康的激励,演变为一种负担,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困扰。平衡游戏带来的乐趣与挑战,是每一位玩家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成就重要,还是游戏乐趣更重要?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就我个人而言,当年玩《传说之下》(Undertale)的时候,如果Steam有成就系统,我或许就不会在“屠杀路线”与Sans对战时选择放弃,而是会坚持到底。但我当时不愿意与一个我喜爱的角色展开一场注定悲剧的战斗,仅仅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游戏结局。我最终选择了放弃。毕竟,在当今这个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如果我真的想了解某个结局,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轻松观看,而无需亲身经历那种不愿面对的痛苦。
同时,有一些成就的设计相当具体,甚至可以说有些“苛刻”。它们可能要求玩家从游戏一开始就小心翼翼地行动,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该成就的永久性错过。这种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玩家的挑战欲和专注力,但同时也可能让玩家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原本轻松愉快的游戏体验变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以说,成就系统在作为强大激励源的同时,也有可能演变为一种不健康的偏执。
因此,当我们面对那些需要付出巨大时间成本、甚至可能牺牲游戏乐趣的成就时,我们更应该停下来思考,这份“完美”真的值得吗?游戏的初衷是为了带给我们快乐和放松,如果成就系统反而成了压力源,甚至让我们放弃了真正的乐趣,那我们是否本末倒置了呢?
最终,无论是伴随着成就的光环,还是纯粹沉浸在游戏本身的乐趣中,游戏都应当带给我们它所承诺的,那份独特的娱乐体验。对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游戏是摆脱日常压力的避风港;对另一些人来说,它是逃离现实的通道;还有一些人,则将其视为与朋友共度欢乐时光的媒介。
诚然,成就就像我们在游戏旅途中赢得的奖章,它们确实令人欣喜。然而,我们更不应忘记,真正宝贵的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那弥足珍贵的时光。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您的兴趣,并激发您与他人交流讨论的欲望。
期待在下一次的思辨游戏时光中与您相遇!感谢您阅读到这里,祝您游戏愉快!好了,您去阅读下一篇文章,我也要去寻找新的话题了。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game-achievements-the-fun-killer.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