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钢业800万吨产能闲置:跨境供应链剧变!

2025-11-05跨境电商

Image

2025年秋季,欧洲钢铁行业正经历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从法国到波兰,多家企业纷纷宣布临时停产、遭遇突发事故,以及面临长时间的产能闲置。这不仅是需求疲软、能源成本高企和低价进口产品竞争加剧的综合反映,也映射出欧洲传统重工业在全球经济转型中的深层困境。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了解这些动态,从中汲取经验,对于预判全球市场走向、调整自身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欧洲多地产能受冲击,事故频发引发担忧

进入2025年以来,欧洲钢铁生产企业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其中,波兰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ArcelorMittal Poland)做出了暂时关闭其位于达布罗瓦古尔尼查(Dabrowa Gornicza)3号高炉的决定。公司管理层表示,这一举措是由于能源价格高企、碳排放成本攀升以及低价进口钢材涌入等多重负面因素叠加所致。据外媒报道,波兰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进口钢材已占据该国消费量的八成,对于板材产品而言,这一比例甚至高达九成五,本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可见一斑。

2025年10月,一系列突发事故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紧张气氛。在法国,安赛乐米塔尔位于福斯-马尔塞(Fos-sur-Mer)的工厂遭遇严重火灾,两条输送线受损,导致2号高炉和炼钢车间被迫停产。尽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其影响不容小觑。生产中断了将近两个月,公司不得不将部分订单转移至欧洲其他工厂进行调配生产,这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和供应链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德国的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公司(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也因市场需求不振和进口产品过剩,暂停了其位于杜伊斯堡(Duisburg)9号高炉的运行。就在此前不久,该厂区的一座新轧钢厂也因熔炉爆炸而引发火灾,使得本已承压的生产雪上加霜。

意大利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Pittini集团在2025年因变压器火灾,导致其位于费里耶雷诺德(Ferriere Nord)的主要工厂停产。另一家意大利企业Marcegaglia,其位于拉韦纳(Ravenna)的工厂在一场火灾后,也损失了部分冷轧板生产能力。这些事故预计将对特定产品,特别是建筑用长材和钢卷的供应产生影响。

以下表格汇总了2025年欧洲钢铁行业部分主要生产中断与事故:

公司名称 所在国家/地区 主要事件 (2025年) 关键原因/影响
安赛乐米塔尔 波兰 3号高炉暂时停产 能源、碳成本高企;低价进口冲击
安赛乐米塔尔 法国 2号高炉及炼钢车间停产2个月 传送带严重火灾,订单转向其他欧洲工厂
蒂森克虏伯钢铁 德国 9号高炉停运 需求疲软,进口过剩
蒂森克虏伯钢铁 德国 新轧钢厂火灾/爆炸 突发事故,加剧生产压力
Pittini集团 意大利 Ferriere Nord工厂停产 变压器火灾,影响长材产品供应
Marcegaglia 意大利 部分冷轧板产能受损 火灾,影响冷轧板和钢卷产品供应

此外,意大利的Acciaierie d'Italia公司(前身为ILVA)在2025年9月初也报告了其塔兰托(Taranto)工厂唯一一台在运行高炉的紧急停产,不过计划在数日内恢复运营。罗马尼亚和捷克境内的自由钢铁公司(Liberty Steel)前资产则正在进行重组,伴随着长时间的停产。其中,罗马尼亚的Liberty Galati正在通过国际拍卖寻找买家;捷克的Liberty Ostrava则被移交给新的投资者,并恢复了其历史名称“新钢厂”(Nova Hut),计划拆除老旧高炉,建造一座现代化的电炉以适应新的生产需求和环保标准。这些重组和转型虽然并非突发事故,但同样反映了行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阵痛。

市场供需格局生变,价格趋于稳定

一系列的生产中断和产能调整,正在逐步改变欧洲钢材市场的供需格局。一方面,由于反倾销措施等贸易政策的影响,叠加欧洲本土产量的下降,市场供应量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这种变化在冷轧和热轧钢材领域表现尤为明显。一些市场贸易商已经表示,他们不仅需要支付更高的溢价才能签订合同,而且在争取额外供应量方面也面临诸多困难。

另一方面,进口竞争的减弱,为欧洲本土大型钢企提供了一定的喘息空间。尽管市场整体需求尚未出现显著回暖,但生产商在供应量受限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稳定其产品价格。这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即使没有强劲的需求拉动,供应侧的收缩也足以对市场价格形成支撑,这对于长期面临成本和价格双重压力的欧洲钢企而言,不失为一种阶段性的利好。

产能长期流失风险浮现,产业政策亟待明晰

除了上述局部事件,长期处于困境中的钢铁企业也备受关注。在匈牙利,Liberty Dunaujvaros钢厂在持续的重组努力和寻找新买家过程中,仍然处于闲置状态。令人担忧的是,对该资产感兴趣的买家数量并不多。其中一名斯洛伐克商人 Jozef Sivak 因信誉风险未获准参与竞标,凸显了吸引投资的难度。在卢森堡,当局正在考虑收购闲置的Liberty Dudelange工厂,以期进行后续重组或转型升级。而在意大利,为Acciaierie d'Italia寻找投资者的艰难进程仍在继续,政府已收到十余份意向书,显示出各方对重振这一重要产业的关注与努力。罗马尼亚的安赛乐米塔尔胡内多阿拉(ArcelorMittal Hunedoara)钢厂在停产两个月后,计划使用来自乌克兰的钢坯部分恢复轧制生产,这也是在区域供应链面临挑战下的一种灵活应对。

综合来看,包括自由钢铁公司旗下的部分企业在内,东欧地区目前闲置的炼钢产能已超过800万吨。其中部分产能甚至可能永久无法恢复,这意味着该地区传统上在欧洲钢铁生产中占据重要份额的工业基础,面临长期流失的风险。若各国政府缺乏果断行动,且欧盟未能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引导,这些“暂时闲置”的企业可能最终走向“彻底清算”。长此以往,欧洲市场恐将面临结构性的钢材供应短缺,并进一步加剧其对进口钢材的依赖,而这种依赖性正逐年变得更为突出。同时,欧洲境内钢厂火灾等不可抗力事件数量的增加,也给本已承压的行业带来了额外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与思考

欧洲钢铁行业在2025年所面临的挑战,为全球特别是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深刻的观察视角。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地缘政治复杂性增加的背景下,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产业链的韧性、绿色转型的成本压力以及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都是摆在每一个主要经济体面前的共同课题。

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欧洲乃至全球重工业的动态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洞察潜在的贸易机会与挑战,更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经验,审视并优化自身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多元化布局方面的策略。例如,欧洲钢铁企业所遭遇的高企能源成本与碳排放压力,提醒我们需警惕未来全球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新型贸易壁垒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加速国内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此外,低价进口产品对欧洲本土产业造成的冲击,也警示我们在优化出口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全球贸易政策变化,维护健康、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面对欧洲地区日益突出的产能永久性流失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进口钢材依赖的加剧,中国钢铁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将愈发关键。我们不仅应在保持自身成本和技术优势的同时,思考如何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例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或参与全球产业链的优化与重构。

展望未来,中国跨境从业者应持续深耕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并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以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同时,加强对全球供应链的风险管理,确保自身及合作伙伴的供应稳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urope-steel-8m-idle-capacity-cb-shif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In the latter half of 2025, the European steel industry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cluding temporary shutdowns, accidents, and idle capacity due to weak demand, high energy costs, and low-priced imports. These events offer insights for Chinese cross-border businesses to anticipate global market trends. Under the Trump presidency, the industry's dynamics are further influenced by trade policies and global economic shifts.
发布于 2025-11-05
查看人数 12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