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AI!新加坡提升数据保护框架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新加坡近期加强了在人工智能(AI)及数据保护领域的布局,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标杆意义的举措。这些举措包括:全球人工智能保障沙盒(Global AI Assurance Sandbox)、隐私增强技术(PETs)采纳指南、数据保护信任标识(Data Protection Trustmark,简称DPTM)新加坡标准、全球跨境隐私规则论坛(CBPR Forum)的隐私执法全球合作安排(CAPE),以及升级版的MERaLiON大型语言模型(LLM)。这些措施不仅彰显了新加坡对于AI应用及数据保护的持续重视,还为国内外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创新布局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框架。
人工智能保障沙盒升级以应对“智能型AI”风险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新加坡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联合AI Verify基金会对全球人工智能保障沙盒进行了重要升级,重点解决“智能型AI”(agentic AI)带来的特定风险,例如数据泄漏和提示注入漏洞。升级后,沙盒基于IMDA最新发布的《基于LLM的应用安全测试入门套件》,提供更加标准化和结构化的测试方式。这为企业在开发和部署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应用时搭建了具有国际水准的保障体系,从而更好地预防潜在风险。
MERaLiON模型的增强:多模态能力助力区域化创新
A*STAR的资讯通信研究院在IMDA及AI Singapore的协助下,对MERaLiON大型语言模型进行了重要升级。这一新版本不仅拥有处理文本、图像及其他数据格式的多模态能力,还专门针对东南亚市场进行了优化。该模型的设计旨在帮助企业推出更符合区域市场语言特色与文化背景的AI解决方案。据悉,这一增强版MERaLiON模型将在金融、医疗保健和物流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本地化的技术创新。
隐私增强技术(PETs)指南:数据共享与商业价值双赢
新媒网跨境获悉,新加坡发布了最新的《隐私增强技术采纳指南》,旨在通过扩大数据的获取和跨行业洞察分享,释放更大的商业价值。这份指南将隐私保护技术与AI和机器学习解决方案结合,允许企业间及部门间进行安全的数据共享。这一举措将为企业采用隐私增强技术提供更明确的路径,从而进一步推动AI驱动的商业生态发展。
DPTM新加坡标准:全球化数据保护的实践范例
IMDA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及新加坡认证委员会合作,对数据保护信任标识(DPTM)进行了全面升级,并推出了新的《新加坡标准SS 714:2025》,使其与国际数据保护基准及最佳实践保持一致。根据新标准,获得DPTM认证的企业不仅证明了其执行全球认可的数据保护措施,还能够更好地管理第三方数据和跨境数据转移。这一新标准要求评估机构进行专业认证,确保全球化数据保护水平和操作的一致性。因此,消费者可以确信这些企业正在采取国际最高水准的措施保护个人数据。
CBPR论坛的全球合作安排(CAPE):简化跨境数据合规
外媒报道指出,CBPR论坛引入了一项新的全球隐私认证,即隐私执法全球合作安排(CAPE)。参与国家包括新加坡、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加拿大、菲律宾、台湾及墨西哥。这一认证为跨境数据管理建立了统一的隐私标准,为国际业务操作提供了安全且合规的框架。该认证不仅有助于企业简化复杂的法规合规流程,还降低了法律风险,为无缝的数据驱动商业实践铺平了道路。
企业参与与建议
以上多项措施标志着新加坡在人工智能与数据保护领域的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作为东南亚数字化发展的中心,新加坡通过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为相关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媒网跨境认为,关注新加坡政府和相关机构发布的政策、标准及市场模型,并积极参与IMDA与A*STAR的项目,将是企业快速拓展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切入点。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