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钢厂新突破:60mm圆钢攻克“蓝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钢铁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材料,其生产动态与技术进步一直牵动着全球产业链的神经。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工业生产设施的运营状况与升级改造,不仅能洞察国际市场供需变化,更能从中汲取先进经验,研判未来发展趋势。近期,位于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冶金厂(DMP),作为DCH钢铁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宣布将启动其2号轧钢车间的全新生产周期,这不仅是一次例行的生产活动,更伴随着一系列重要的设备升级与产品拓展,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这次2号轧钢车间的生产启动,标志着该厂在运营效率和产品多样性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据了解,在本轮生产计划中,工厂的目标是生产大约6300吨轧制钢材。其中,除了符合欧洲标准和乌克兰国家标准(DSTU)的各类槽钢产品外,工厂还将重点探索和掌握一些新型产品的生产工艺。这体现了企业在市场需求变化下,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在正式启动本次生产周期之前,第聂伯罗冶金厂对2号轧钢车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改造工作。这些细致入微的工程,是确保生产顺利进行、产品质量达标的关键。例如,在2号加热炉的关键部位,包括炉底耐火衬里、炉盖衬里、燃烧器以及行走梁框架,都进行了部分更换。同时,炉子的挡板和独立的辊道止动装置也得到了全面的修复。此外,7号机架驱动轴的轴承也已完成彻底翻新,这些举措旨在提升加热效率和轧制精度,为高质量钢材的产出奠定基础。
工厂负责设备维护的副主管安德烈·博查诺夫先生介绍说,此次维修工作还涵盖了粗轧机和精轧机的轧辊修复,对10号和17号工位的刮板进行了维护,并对车间内的桥式起重机进行了大修。特别是,他们更换了四台起重机的车轮,并恢复了抓斗功能。这些维护工作的实施,不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更保障了生产流程的顺畅与安全,降低了潜在的停产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检测能力和研发水平,第聂伯罗冶金厂还在新车间内积极筹建一个机械测试实验室。截至2025年,该实验室的供电和供暖系统已经安装到位,用于样品制备的设备也已完成组装和成功测试。按照计划,预计在2025年底前,实验所需的更多专用设备也将陆续交付并投入使用。一个现代化的测试实验室,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国际标准、甚至进行新材料研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显示了工厂对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此外,在2025年,工厂持续推进了对550轧机车间屋顶的整体翻修工程。其中,5号机房上方约500平方米的屋顶已经完成了更换。尽管屋顶维修看起来是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但它关乎到车间的运行环境、员工的工作条件以及精密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本次新生产周期中,第聂伯罗冶金厂还计划尝试一项新的生产突破:利用200x200毫米的铸坯,掌握直径60毫米圆钢的生产技术。这种规格的圆钢被认为是市场上需求旺盛的非典型轧制产品。车间副主管马克西姆·韦谢夫先生表示,他们将进行试轧,评估铸坯的通过情况,并为后续的批量生产做好全面准备。这项举措不仅是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挑战,更是对市场机遇的积极回应,有望为工厂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回顾过去,在2025年8月,2号轧钢车间在当时的生产周期中,成功生产了7900吨钢材产品。这其中包括了从10号到30号等标准规格的槽钢,满足了常规市场需求。同时,工厂还完成了本年度首批矿用支护产品订单,生产了2200吨SVP-27型和200吨SVP-22型矿用支护钢材。这组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工厂在常规产品生产上的稳定能力,以及在特殊工业领域供货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综观第聂伯罗冶金厂的这一系列行动,无论是设备升级、实验室建设,还是新产品研发和历史生产表现,都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这家海外工业企业正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来提升其在全球钢铁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关注此类海外工业企业的动态,可以作为观察全球制造业投资趋势、产业链韧性以及特定区域市场需求变化的一个窗口。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评估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潜在波动,也能为国内企业在出海布局、技术引进或寻找供应链合作伙伴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保持对这些微观层面变化的敏感性,是做出明智商业决策的重要前提。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dmp-steel-plant-60mm-round-steel-blue-ocean.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