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餐厅靠“馅饼”杀疯了!销售额飙涨20%,跨境新蓝海?
在当前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形象的塑造与营销策略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无论是深耕传统领域的成熟品牌,还是致力于开辟新赛道的探索者,都在不断审视自身定位,积极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下我们将聚焦几个具体案例,探讨不同行业企业如何通过独到的营销布局,激发市场活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案例涵盖了汽车制造、金融服务、餐饮连锁乃至农产品销售等多个领域,它们共同展现了在变局中求新求变的商业智慧。
凯迪拉克品牌的形象重塑之路
提到凯迪拉克,人们过去常会联想到那些宽大、强调舒适性的豪华轿车。然而,时代在变,消费者对豪华的定义也在演进。为了适应市场新趋势,凯迪拉克品牌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大胆的形象重塑计划。
通用汽车旗下的凯迪拉克部门,在2025年10月2日于法国巴黎车展上,首次向全球展示了其全新的高端双座敞篷车型Allante,这款车型定价约5万美元。此举旨在颠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已有的传统印象,向市场传递一个更为时尚、动感的凯迪拉克新形象。
然而,重塑一个根深蒂固的品牌形象并非易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消费者普遍认为凯迪拉克车型缺乏运动感,甚至有外媒评论其“如同巴士一般”。因此,凯迪拉克正面临汽车行业内最艰巨的形象改造营销战役之一。行业专家和顾问普遍认为,品牌在尝试这种转型时,通常会遇到重重挑战。
面对豪华车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凯迪拉克不得不选择了一条此前未曾涉足的道路:它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追求保时捷和捷豹等跑车品牌的消费者群体。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通用汽车的这一战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推动。例如,林肯品牌在近期(2025年)投放的城市轿车广告中,直观展现了通用汽车旗下包括凯迪拉克在内的多款车型在设计上存在的相似之处,这或许促使凯迪拉克更加坚定地寻求差异化发展。
事实上,凯迪拉克并非唯一一家瞄准高端运动型消费者市场的企业。例如,克莱斯勒品牌与意大利的玛莎拉蒂公司合作,计划在2026年春天推出一款价值3万美元的轿跑车,有望吸引类似的客群。底特律的汽车行业顾问阿维德·朱皮对此表示关注。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凯迪拉克此举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市场检验。朱皮先生便认为:“凯迪拉克在全球豪华车市场中拥有非常稳固的地位,他们或许并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
为了配合新的品牌定位,通用汽车凯迪拉克部门预计在2026年1月前,将通过一系列区域和全国性的电视及平面广告,全面启动其新形象的营销攻势。这些广告由知名广告公司D’Arcy Masius Benton & Bowles Inc.负责制作,并将在宣传中突出“凯迪拉克新精神”这一口号。
尽管凯迪拉克方面预计Allante车型的销量可能不会超过6000辆,但该公司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品牌形象,而非短期的巨额利润。通用汽车凯迪拉克部门总经理约翰·O·格雷滕伯格表示:“未来的广告中,您将不再看到凯迪拉克停在乡村俱乐部前的场景。广告将更加聚焦于车辆本身及其卓越的性能表现。”
一位资深行业分析师指出,凯迪拉克似乎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其转型之路可能会充满坎坷。知名汽车咨询公司J. D. Power Associates的战略规划师菲利普·韦德提醒道:“请记住,市场上现有的老款凯迪拉克车型数量远多于新款。”这意味着品牌形象的彻底转变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三菱银行的“不便”营销策略
在广告领域,有时“出人意料”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加利福尼亚州的三菱银行(Mitsubishi Bank of California)近期推出了一项大胆的广播和平面广告活动,其亮点在于竟然“自豪地”宣传其网点的“不便”之处。广告的宣传语写道:“尽管拥有24家不够便利的网点,但三菱银行仍是您值得绕道而来的银行。”
这种反向营销策略巧妙地将地理位置上的劣势转化为一种独特的价值主张,暗示其服务和品质超越了常规的便利性考量。对于寻求差异化竞争的金融机构而言,这无疑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路。它挑战了传统上银行广告普遍强调便捷服务的模式,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试图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虽然不便,但更值得信赖和选择”的品牌认知。这种策略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品牌核心价值的认可。
丹尼餐厅的“派”对攻势
美国知名的丹尼(Denny’s Inc.)连锁餐厅,在过去三十年里一直在寻找其独特的品牌形象。近期,这家全球最大的咖啡店连锁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看似不那么寻常的产品:外带馅饼。这被视为其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
丹尼餐厅以每份6.75美元的价格推出多种口味的馅饼,包括苹果派、桃子派和椰奶派,希望在利润丰厚且增长迅速的细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一些市场分析师指出,外带烘焙产品是当前餐饮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然而,这项策略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销售馅饼本身。行业高管认为,将馅饼加入外带菜单,有望推动整体食品销售额增长高达20%。更重要的是,馅饼产品能够有效提升品牌形象,为丹尼餐厅增添一份“招牌”特色。
丹尼餐厅深知,消费者可能不会轻易对贴有“丹尼”标签的馅饼产生特别的热情。因此,他们重新包装了一个拥有15年历史的品牌概念——“巴特勒妈妈的馅饼”(Mother Butler Pies)。尽管“巴特勒妈妈的馅饼”目前可能尚未达到“玛丽·卡伦德”(美国知名派店品牌)那样的市场影响力,但随着大规模的市场推广计划启动,消费者很快将熟悉这个名字。
预计在2025年至2026年的未来一年内,“巴特勒妈妈的馅饼”将在洛杉矶地区所有130家丹尼餐厅设立独立的销售点,类似于特许经营柜台。此外,在2025年至2030年的未来五年中,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米拉达的私营公司,计划投入超过4000万美元,逐步将其业务从一家传统咖啡店转型为以馅饼为特色的餐饮场所。首席执行官弗恩·柯蒂斯在一次罕见的采访中表示:“我们此前从未有过一个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招牌产品。我们希望推出一款能让人们一想到丹尼就立刻联想到的产品。”他认为,馅饼很可能成为这样的标志性产品。柯蒂斯还透露,公司计划在全国1200家门店中,至少70%的门店安装“巴特勒妈妈的馅饼”销售点。
目前,丹尼餐厅已与知名广告公司Foote, Cone & Belding合作,为该产品启动了一项低调的区域性广告活动。电视广告主要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地区播放,画面中老年和年轻夫妇都在尽情享用大份的馅饼。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丹尼餐厅的这一营销举措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具有坚实的市场基础。拉文索尔与霍瓦特会计师事务所(Laventhol & Horwath)洛杉矶办事处的管理合伙人鲍勃·帕特森评论道:“如果丹尼餐厅足够明智,他们最终会把整个业务转型为‘巴特勒妈妈’的模式。”这表明,馅饼业务在未来可能成为丹尼餐厅的核心品牌。
电视指南的广告收入表现
尽管2025年整体电视广告收入可能有所下降,但《电视指南》(TV Guide)杂志却表现出强劲的逆势增长。该杂志在今年9月13日发行的秋季预览特刊中,刊登了多达140页的广告,创下了广告页面数量和广告收入的新纪录。此次特刊的广告收入达到135万美元,比2024年的最佳表现增长了12%。同时,该期杂志的发行量高达1850万份,显示出其在电视观众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
这一成绩表明,在特定的细分市场和具有强大受众基础的媒体平台,即使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时,依然能够通过内容吸引力和精准投放策略,实现广告收入的增长。对于广告主而言,选择正确的平台,理解其受众特性,依然是投放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佳沃韦农场的蔬菜玩具化营销
在美国的广告界,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佳沃韦国际农场(Galloway Farms International)这家公司。毕竟,这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波特维尔的蔬菜种植和分销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并非传统意义上最“光鲜亮丽”的行业。而且,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西红柿就是西红柿,很难有太多创新空间。
然而,当西红柿被命名为“番茄机器人”(Tomato Tron)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奇异果踢客”(Kiwi Kicker)的亲戚,或是“甜瓜爆破手”(Melon Blaster)的好伙伴,以及“豌豆分裂者”(Pea Splitter)的远房表亲?
如果您在最近几年曾为12岁以下的儿童购买过玩具,这些名字听起来应该相当熟悉。它们与市面上流行的儿童玩具,如“机甲战士”(Gobots)和“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玩具通常是能够神奇变形成手掌大小机器人的异形载具。如今,这种新颖的命名方式,正被引入到超市中利润最丰厚的区域——生鲜农产品区。
这家在2024年成立的上市公司高管们,近期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重点讨论了当日最紧迫的问题:如何吸引孩子们多吃蔬菜,特别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副总裁丹·利特尔顿回忆道:“我们围坐在一起,思考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是如何将价值20美分的玉米包装成2.5美元一盒的商品售出的。”
他们找到的答案是:提升对儿童的吸引力。高管们认为,如果能给蔬菜起一些类似于热门儿童玩具的名字,销量必然会得到提升。毕竟,每一位精明的广告人深知,是孩子们会向妈妈施加压力,要求购买某些品牌的谷物早餐。那么,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策略来推广蔬菜呢?
最初的测试非常简单。高管们前往波特维尔当地超市的生鲜区。结果发现,那些平时对生菜不屑一顾的孩子们,在看到包装上印有机器人图案并命名为“超级生菜”(Ultra Lettuce)时,都表现得异常兴奋。
鉴于此,这家规模不大的公司计划到2026年中旬,投入超过25万美元用于儿童蔬菜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广。一些生鲜行业的管理人员对此表示兴奋。为佳沃韦农场采购蔬菜的Topco Associates公司高级采购员特里·哈萨加瓦表示:“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成功拓展儿童市场,我们甚至可以将西兰花作为零食进行销售。”更具体地说,这会是“西兰花恐龙”(Broccoli Sauraus)。
这项策略的核心在于精准洞察目标消费群体(儿童)的心理,通过赋予产品趣味性和故事性,从而影响家庭的购买决策。它揭示了即使是看似传统的农产品行业,也能通过创新营销实现新的突破。
上述案例虽然来自不同行业和地区,但都共同揭示了在全球化市场中,企业营销策略的核心要义:精准洞察市场变化,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并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创新。从凯迪拉克的高端形象重塑,到三菱银行的反向营销,再到丹尼餐厅的产品多元化以及佳沃韦农场的趣味化包装,这些都体现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通过差异化和精细化运营来寻找增长点。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这些案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它们提醒我们,无论是产品出海还是品牌国际化,都需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和消费心理,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品牌故事的讲述方式、产品的包装设计、乃至传播渠道的选择,都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求达到最佳的市场效果。同时,积极关注海外市场的最新动态,学习和借鉴这些创新实践,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把握全球商机,推动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dennys-pie-boosts-sales-20-new-cross-border-gold.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