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番茄出口:越南暴增42.5%!速抢跨境新商机!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业大国,其农产品市场动态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番茄(西红柿)作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不仅关系到民生需求,也承载着广阔的经济价值和贸易潜力。对于深耕跨境行业的同仁而言,理解国内番茄市场的供需变化、生产结构乃至国际贸易走向,无疑能为未来的战略布局提供有益的参考。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而我国番茄产业正经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值得我们深入洞察。
近期的市场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连续十一年的稳健增长后,中国番茄市场在2024年出现了轻微的调整。当年的番茄消费量小幅下降至6900万吨,市场总价值也相应调整到608亿美元。不过,展望未来,一份海外报告预测,从2024年到2035年,中国番茄市场在需求量方面有望以每年1.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继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7700万吨。同时,市场价值预计将以每年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届时总额可能达到724亿美元。
中国番茄市场在自给自足方面表现突出,对外依赖度极低。在过去的一些年份里,例如2017年的数据显示,进口量仅有区区7公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同时,中国在番茄出口方面则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东南亚的越南、广袤的东欧国家俄罗斯以及我们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生产环节,番茄的平均单产保持在每公顷约60吨的稳定水平,而总播种面积则维持在大约110万公顷。2024年消费量和产量上的小幅下降,也标志着过去十一年持续增长趋势的一个新阶段。
未来市场增长展望
在旺盛的国内需求推动下,中国番茄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延续消费增长的态势。尽管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市场表现依然积极。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容量将以年均1.0%的复合增长率稳步扩张,到2035年末有望达到7700万吨的规模。
从市场价值角度来看,预计同一时期(2024年至2035年),市场价值将以年均1.6%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番茄市场总价值(以名义批发价格计算)有望达到724亿美元。这一趋势表明,番茄产业的价值提升空间依然存在。
中国番茄消费市场观察
在2024年,中国番茄消费量在经历了连续十一年的增长后,首次出现了小幅回调。当年的消费总量下降了1.3%,至6900万吨。回顾2013年至2024年,番茄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9%,尽管其间市场趋势不乏波动,但在2023年曾创下7000万吨的消费高峰,随后在2024年有所收缩。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番茄市场收入略微缩减至608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5%。这一数字体现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及零售商利润,这些将包含在最终消费者价格中)。从2013年到2024年,番茄市场总价值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在过去十一年间年均增长率为6.0%。然而,在此期间,市场价值也记录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市场消费价值相比2021年下降了15.8%。回顾整个分析期,市场价值曾在2021年达到722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未能重拾上升势头。
生产端:稳中有变
2024年,中国番茄产量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总量小幅减少1.3%,至6900万吨,结束了长达十一年的增长周期。从2013年到2024年,番茄总产量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长,尽管在某些年份出现了显著波动,例如2015年曾达到5.7%的增长峰值。在2023年,番茄产量达到7000万吨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收缩。总体而言,中国番茄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播种面积的显著扩大以及单产水平的稳步提升。
以价值衡量,2024年中国番茄产量价值(按出口价格估算)收缩至631亿美元。尽管如此,从整体趋势看,番茄产值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2016年的增长率最为突出,同比飙升45%。番茄产值曾在2021年达到793亿美元的高点;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产值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单产与播种面积:农业根基
在2024年,中国番茄的平均单产小幅下降至每公顷60吨,与2023年的水平基本持平。从2013年到2024年,单产数据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趋势保持一致,仅在某些年份出现轻微波动。2015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当年单产同比增加了3%。在2023年,番茄单产曾达到每公顷61吨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回落。
与此同时,2024年中国番茄的总播种面积略微减少至110万公顷,与2023年的数字基本持平。在2013年到2024年期间,番茄播种面积年均增长1.4%,整体趋势相对稳定,仅在个别年份略有波动。增长最快的年份是2015年,增幅达到2.7%。番茄播种面积在2023年曾达到120万公顷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小幅下降。
中国番茄进口:高度自给自足的体现
中国在番茄进口方面呈现出高度自给自足的态势,这表明国内供应能力充足。回顾2017年的数据,中国的番茄进口量保持在7公斤的水平,与前一年持平。总体而言,进口量持续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2016年的降幅最小,为99.9%。进口量曾在2015年达到48公斤的峰值;然而,从2016年到2017年,进口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从价值方面看,2017年中国番茄进口额为24美元。在此期间,进口额也经历了显著的缩减。2016年的降幅同样为99.9%。2015年进口额曾达到212美元的最高点;但从2016年到2017年,进口额未能恢复上升势头。
主要进口来源地分析(基于2017年数据)
在2017年,美国是向中国供应番茄的最大来源国,贡献了总进口量的57%,进口量为4公斤。排在其后的第二大供应国是乌克兰,进口量为1公斤,美国对中国的番茄供应量是乌克兰的四倍。埃及则以1公斤的进口量位居第三,占总进口量的14%。
进口来源国(2017) | 进口量(公斤) | 占总进口量份额 |
---|---|---|
美国 | 4 | 57% |
乌克兰 | 1 | 14% |
埃及 | 1 | 14% |
从2015年到2017年,美国番茄进口量的年均下降幅度为68.4%。而乌克兰和埃及的进口量年均增长率均为0.0%。
从价值角度看,2017年美国是向中国供应番茄的最大来源国,进口额达到18美元,占总进口额的75%。排名第二的是加拿大,进口额为4美元,占总进口额的17%。乌克兰位列第三,占4.2%。
进口来源国(2017) | 进口额(美元) | 占总进口额份额 |
---|---|---|
美国 | 18 | 75% |
加拿大 | 4 | 17% |
乌克兰 | 1 | 4.2% |
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来自美国的进口额年均下降70.3%。加拿大和乌克兰的进口额年均增长率则为0.0%。
进口价格走势(基于2017年数据)
2017年,中国番茄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3429美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总体来看,进口价格持续呈现大幅缩减的趋势。2016年的平均进口价格降幅最大,达到了99.9%。回顾整个时期,平均进口价格曾在2015年达到每吨4417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6年到2017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上升势头。
不同来源国的进口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进口来源国中,美国的平均价格最高,为每吨4500美元,而埃及的平均价格最低,为每吨1000美元。
在2015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的进口价格年均下降幅度为6.1%。
中国番茄出口: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后,2024年中国番茄的海外出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增幅达到8.5%,总量达到19.7万吨。总体来看,出口量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其中,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为引人注目,比前一年增长了87%。在整个审查期内,出口量曾在2021年达到30.7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从价值方面衡量,2024年中国番茄出口额达到1.93亿美元。在此期间,出口额持续显示出显著增长。2021年的增长最为突出,增幅高达59%,使得出口额达到4.36亿美元的峰值。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额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主要出口目的地分析
越南(东南亚国家)、俄罗斯(东欧国家)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番茄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三者合计占总出口量的81%。其中,越南的出口量为7.8万吨,俄罗斯为5.2万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3.0万吨。吉尔吉斯斯坦、蒙古、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则紧随其后,共同占据了另外17%的市场份额。
主要出口目的地(2024) | 出口量(万吨)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
越南 | 7.8 | 约40% |
俄罗斯 | 5.2 | 约26%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3.0 | 约15% |
从2013年到2024年,吉尔吉斯斯坦的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最高,达到36.8%。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地则保持了相对温和的增长速度。
从价值方面看,俄罗斯(6100万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5800万美元)和越南(4600万美元)是中国番茄出口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市场,三者总计占据了总出口额的85%。
主要出口目的地(2024) | 出口额(百万美元) | 占总出口额份额 |
---|---|---|
俄罗斯 | 61 | 约31.6%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58 | 约30.1% |
越南 | 46 | 约23.8% |
在审查期内,越南的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最高,达到42.5%,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出口额增长则相对平稳。
出口价格走势
2024年,中国番茄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982美元,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6.7%。然而,从整体趋势看,出口价格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16年的价格涨幅最为显著,同比飙升64%。番茄出口价格曾在2021年达到每吨1420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主要的外部市场中,番茄的平均出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供应地中,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平均价格最高,为每吨1909美元,而出口到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平均价格最低,为每吨254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供应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率为17.9%。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增长则相对温和。
综合来看,中国番茄市场展现出其独特的韧性与活力。尽管2024年消费和生产略有调整,但长期增长的趋势依然明朗,自给自足的特性显著,并持续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出口国的角色。对于从事跨境电商、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国内从业人员而言,持续关注这些动态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脉络,也为我们探索海外市场的新机遇提供了宝贵的视角。无论是优化供应链、寻找新的贸易伙伴,还是针对特定国家进行市场深耕,这些详尽的数据都将是制定策略的坚实基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tomato-export-vietnam-425-surg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