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苯乙烯霸榜25%!贸易收缩10%跨境新蓝海!
聚苯乙烯,这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合成材料,凭借其轻质、绝缘、耐腐蚀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电子、家电等多个领域,已成为现代工业和消费品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化工原料。在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聚苯乙烯市场的动态变化,不仅是材料行业风向标,也深刻影响着全球供应链的效率与成本,对我们中国的跨境贸易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期市场数据显示,全球聚苯乙烯市场正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潜力。预计未来十年,全球聚苯乙烯的消费量将持续攀升,到2035年有望达到230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1.4%。若从价值层面考量,市场规模预测将增至3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其中,我们中国在全球聚苯乙烯消费和生产领域均占据主导地位,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和产业实力。
尽管如此,全球市场在某些方面也显现出调整的迹象。例如,截至2024年的数据显示,全球聚苯乙烯的产量稳定在1900万吨左右,而国际贸易活动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缩,进出口量均同比下降约10%,至490万吨。这种变化,可能预示着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区域化或本地化的趋势调整。在产品价格方面,不同类型聚苯乙烯的表现有所差异,其中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价格普遍高于普通型聚苯乙烯。
全球市场消费概览
回顾过去十年,全球聚苯乙烯的消费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2024年的最新数据,全球聚苯乙烯消费量估算达到2000万吨,与2023年保持在同一水平。从2013年到2024年,全球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1.3%,其间虽有小幅波动,但整体趋势相对平稳。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全球消费量曾达到2000万吨的峰值,此后直到2024年基本维持在这一高位。
然而,从价值角度来看,全球聚苯乙烯市场在2024年略有下滑,总价值约为297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2.2%。这个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尽管如此,整体消费价值在过去几年仍呈现出较为平缓的波动模式。全球消费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364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3年到2024年,消费价值有所回落。
主要消费国家分析
在聚苯乙烯的全球消费格局中,中国以480万吨的消费量稳居首位,占据全球总量的25%。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第二大消费国美国(200万吨)的两倍。印度则以200万吨的消费量位列第三,占据全球市场约10%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聚苯乙烯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3%,保持了稳定增长。同期,美国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9%,而印度则展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速高达11.2%。这表明,新兴市场对聚苯乙烯的需求正日益增长。
从消费价值看,中国同样以73亿美元的规模领跑全球市场。美国(31亿美元)和印度紧随其后。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在价值方面的年均增长率相对温和。而美国和印度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和9.2%,反映出不同市场价格波动和消费结构差异。
在人均消费量方面,2024年的数据显示,韩国以每人18公斤的消费量位居榜首。日本(每人7公斤)、美国(每人6公斤)和土耳其(每人5公斤)也位列前茅。相比之下,全球平均人均消费量约为每人2.4公斤。从2013年到2024年,韩国人均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相对平稳。日本的人均消费量年均下降2.3%,而美国则略有增长,年均增长0.3%。这些数据可能揭示了不同国家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的特点。
全球生产状况
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产量稳定在1900万吨,与2023年的水平持平。从2013年到2024年,全球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1%,总体趋势保持一致,年度间只有轻微波动。其中,2015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加了9.1%。截至2024年,全球产量达到了观测期内的最高水平,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逐步增长的态势。
从价值上看,2024年聚苯乙烯的生产价值显著增长,按出口价格估算达到283亿美元。尽管整体生产价值在过去几年略有下降,但在2021年曾出现显著增长,增幅高达44%。全球生产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339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3年到2024年,生产价值略有回落。
主要生产国家分析
在聚苯乙烯的生产大国中,中国以490万吨的产量位居全球之首,占全球总产量的25%。这一产量是第二大生产国美国(210万吨)的两倍多。印度以200万吨的产量位列第三,占据全球总产量的10%。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聚苯乙烯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9%,展现出强劲的生产能力。同期,美国的年均增长率为0.9%,印度的年均增长率则高达10.4%。这说明,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聚苯乙烯生产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进口动态
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进口量降至490万吨,较前一年下降10.2%。整体来看,进口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2018年的增长最为显著,较前一年增加了9.5%。全球进口量曾在2021年达到680万吨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2024年,进口量有所回落。
从价值来看,2024年聚苯乙烯进口总额降至80亿美元。整体而言,进口价值呈现出显著收缩。2021年增速最快,较前一年增长59%。全球进口价值曾在2022年达到123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价值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2024年,以下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聚苯乙烯进口方:
进口国家/地区 | 进口量 (千吨) | 占总进口量比例 (%) |
---|---|---|
中国 | 509 | 10.4 |
美国 | 270 | 5.5 |
波兰 | 251 | 5.1 |
马来西亚 | 232 | 4.7 |
越南 | 209 | 4.3 |
墨西哥 | 193 | 3.9 |
德国 | 180 | 3.7 |
意大利 | 179 | 3.7 |
土耳其 | 156 | 3.2 |
西班牙 | 145 | 3.0 |
合计 | 2324 | 47.5 |
这些主要进口国和地区合计占据了全球总进口量的近一半。从2013年到2024年,西班牙的进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0%,增速最为显著,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从进口价值来看,中国(5.9亿美元)、美国(5.08亿美元)和波兰(4.81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聚苯乙烯进口市场,三者合计占全球进口总额的20%。德国、墨西哥、意大利、越南、西班牙、土耳其和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共同占据了另外24%的份额。在这些主要进口国中,西班牙的进口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3%,表现最为突出。
进口产品类型及价格
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进口主要分为两大类:
- 普通聚苯乙烯(初级形式,不包括可发性聚苯乙烯): 进口量为310万吨
- 可发性聚苯乙烯(初级形式): 进口量为230万吨
这两类产品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100%。从2013年到2024年,可发性聚苯乙烯的进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2%。
从进口价值来看,普通聚苯乙烯(47亿美元)和可发性聚苯乙烯(42亿美元)在2024年的进口价值最高。在主要进口产品中,可发性聚苯乙烯的进口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
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的平均进口价格约为每吨1613美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在观察期内,进口价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021年曾出现最快的增长,平均进口价格较前一年上涨52%。全球进口价格在2013年达到每吨2042美元的峰值,但从2014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平均价格差异显著。2024年,可发性聚苯乙烯的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1814美元,而普通聚苯乙烯的平均价格为每吨1516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可发性聚苯乙烯的价格年均下降1.6%。
各进口国家/地区的平均价格也存在明显差异。2024年,波兰的平均进口价格最高,为每吨1916美元,而马来西亚的平均价格最低,为每吨838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波兰的价格年均增长-1.0%,而其他主要进口国的价格则有所下降。
国际贸易:出口动态
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出口量下降10.9%,至490万吨,这是在连续六年增长后的第三年下降。总体来看,出口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19年曾出现最显著的增长,出口量增长了7%。全球出口量曾在2021年达到660万吨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从价值来看,2024年聚苯乙烯出口总额缩减至73亿美元。在观察期内,出口价值呈现出显著的下滑。2021年增速最快,较前一年增长了55%。全球出口价值曾在2013年达到115亿美元的峰值,但从2014年到2024年,出口未能重拾增长动力。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
2024年,主要的聚苯乙烯出口国和地区包括:
出口国家/地区 | 出口量 (千吨) | 占总出口量比例 (%) |
---|---|---|
中国台湾地区 | 592 | 12.1 |
中国 | 543 | 11.1 |
比利时 | 327 | 6.7 |
自由区 | 327 | 6.7 |
德国 | 288 | 5.9 |
美国 | 279 | 5.7 |
马来西亚 | 230 | 4.7 |
法国 | 202 | 4.1 |
土耳其 | 170 | 3.5 |
荷兰 | 165 | 3.4 |
合计 | 3153 | 64.0 |
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合计占据了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出口总量的约23%。从2013年到2024年,土耳其的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7%,表现最为突出,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从出口价值来看,中国台湾地区(8.75亿美元)、中国大陆(7.63亿美元)和比利时(5.84亿美元)是2024年出口价值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三者合计占全球出口总额的30%。德国、美国、法国、荷兰、土耳其、自由区和马来西亚紧随其后,共同占据了另外33%的份额。在这些主要出口国中,土耳其的出口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出口产品类型及价格
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出口主要由普通聚苯乙烯(初级形式,不包括可发性聚苯乙烯)主导,出口量达到340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62%。可发性聚苯乙烯(初级形式)紧随其后,出口量为200万吨,占据38%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普通聚苯乙烯(不包括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
从出口价值来看,普通聚苯乙烯(46亿美元)和可发性聚苯乙烯(36亿美元)在2024年的出口价值最高。在主要出口产品中,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出口价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
2024年,全球聚苯乙烯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1500美元,较前一年下降1.8%。总体来看,出口价格呈现小幅下降趋势。2021年曾出现最快的增长,平均出口价格较前一年上涨49%。全球出口价格在2014年达到每吨1915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一定差异。2024年,可发性聚苯乙烯的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吨1774美元,而普通聚苯乙烯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1354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可发性聚苯乙烯的价格年均下降1.4%。
各出口国家/地区的平均价格也有所不同。2024年,德国的平均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吨1908美元,而自由区的平均价格最低,为每吨736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比利时的价格年均增长-0.8%,而其他主要出口国的出口价格则有所下降。
展望与建议
综合来看,全球聚苯乙烯市场在未来十年仍具备增长潜力,尤其是在消费层面。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和生产国,其市场动态对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2024年全球国际贸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缩,但这也可能促使各国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韧性和区域化布局,对于我国跨境从业者而言,意味着需要更精细化地分析目标市场需求,优化物流和贸易策略。
考虑到可发性聚苯乙烯在价格上表现出更高的价值,以及新兴市场在消费和生产上的快速增长,国内相关企业可以关注细分产品领域的创新和市场拓展。同时,密切跟踪各国贸易政策变化,利用中国强大的生产优势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和市场多元化布局,我们中国的跨境企业有望在全球聚苯乙烯市场中抓住更多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ps-25pc-trade-10pc-new-biz-op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