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B顾问:美国FinTech告别36%束缚!中小企利润翻倍!

2025-09-16Facebook

Image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尤其是跨境领域。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国际市场动态,特别是像美国这样主要经济体的消费者金融创新与监管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对中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创新,更是全球经济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维度。

美国的阿詹·舒特先生,作为好莱坞核心创新资本(Core Innovation Capital)的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在这一领域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这家风险投资公司专注于金融科技领域,其目标是让金融服务对美国的低收入和普通民众来说更易获得、成本更低,同时也能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的回报。今年年初,舒特先生被任命为联邦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其独特的视角和经验,为委员会带来了兼顾商业与社会使命的思考。

平衡盈利与社会责任:一个独特的金融视角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是在2010年美国金融危机后成立的联邦机构,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近期,该机构因其对富国银行(Wells Fargo & Co.)在虚假账户丑闻中处以巨额罚款而备受瞩目,这显示了其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监管作用。阿詹·舒特先生的加入,使得顾问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更加多元化。委员会中既有来自花旗银行(Citibank)和Oportun金融机构等金融公司的代表,也有加州再投资联盟(California Reinvestment Coalition)、全国消费者法律中心(National Consumer Law Center)等消费者权益倡导组织的代表。舒特先生则处于一个中间地带,他既像金融机构的同行一样致力于商业盈利,又像倡导者一样肩负着明确的社会使命。

这种平衡商业目标和社会责任的能力,对舒特先生而言并非陌生。他投资的公司,致力于以更低的费率服务与发薪日贷款相同的市场,为有短期资金需求的消费者提供替代选择。同时,他也撰文指出,谷歌公司(Google)对发薪日贷款广告的禁令可能并非最佳政策,认为其可能损害了那些有良好意愿的贷款机构。这种观点,恰恰体现了他对金融领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利率之争与贷款结构:对负责任创新的启示

在消费者金融领域,关于贷款利率的讨论常常是焦点。一些倡导团体认为,任何超过36%年利率的贷款都是不可取的。然而,舒特先生投资的企业中,不乏提供高于这一利率贷款的机构。他坚持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利率作为衡量贷款好坏的唯一标准。对他而言,这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多维度考量的“灰色地带”。

舒特先生积极看待像谷歌公司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关注并采取行动来规范金融服务市场,但他对“一刀切”的禁令持保留态度。他认为,这种过于僵硬的界限,可能会阻碍真正的金融创新者为次级贷款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努力。实际上,对于次级消费者贷款而言,要将年利率控制在36%以下是极具挑战的,能做到这一点的机构往往需要拒绝大量有实际需求的申请人。

他强调,衡量信贷的有效性、良好性和公平性,其核心并非仅仅在于年百分比利率(APR),而更多地体现在贷款的“结构”上。贷款结构是一个更为复杂、更需要深入探讨的议题。例如,将一笔发薪日贷款滚动续借五次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远比最初借款100美元支付20美元的利息更为沉重。最初的20美元可能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可承受的,但当这笔费用累积到100或120美元,而获得的仍然是100美元时,问题就变得严重了。因此,舒特先生及其团队在评估投资时,会非常仔细地审视产品结构,确保有清晰的披露条款、灵活的偿还条件,并且消费者具备实际的还款能力。这种对贷款本质的深刻洞察,对于我们理解负责任金融创新的重要性提供了宝贵参考。

监管机构的角色:鼓励创新与保护消费者并重

在谈到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在其成立后的这些年里所做的工作时,舒特先生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他认为,CFPB的存在对消费者而言是极其有利的。当然,任何善意的举措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但他欣慰地看到,CFPB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愿意在发现错误后调整立场。这种开放和适应性对于一个监管机构而言至关重要,它确保了政策能够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作为CFPB的顾问,舒特先生特别希望该机构能够大幅加强其“催化剂项目”(Project Catalyst)。这个项目致力于与金融创新者和创业者合作,为他们提供工具和“安全港”,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新的金融理念。当前,该项目仅由一支小团队运作,定期访问硅谷(Silicon Valley)并提供咨询服务。舒特先生呼吁至少将该团队扩充十倍,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这表明,他不仅看到监管的必要性,更看到监管如何能主动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创新走向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对于中国跨境从业者而言,这为我们如何与海外市场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从“未享受银行服务者”到“普通美国人”:更广阔的金融包容性视野

在核心创新资本早期,舒特先生经常谈到“未享受银行服务者”(underbanked),即那些没有银行账户或银行服务不足的人群。然而,现在他更多地使用“普通美国人”(everyday Americans)这一表述。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他对金融脆弱性更深刻的理解。他认为,金融脆弱性并非仅仅局限于那些无家可归或传统意义上的低收入群体。实际上,即使是居住在“麦克豪宅”(McMansions,指那些面积大但不一定有品位的豪宅)的群体,也可能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困境。

这种认知的转变,反映了金融包容性概念的扩展。它提示我们,金融服务不应仅仅关注最边缘的群体,更应关注社会各阶层可能出现的财务需求和风险。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都可能遭遇财务挑战,而创新的金融服务应该能够跨越传统界限,为更广泛的群体提供支持。这对于跨境金融服务提供商来说,意味着需要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目标客户群体,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金融需求和痛点。

拓宽投资范围:赋能中小企业,促进经济活力

在这一更广阔的视角下,核心创新资本的投资范围也随之扩展。舒特先生提到的一项投资是Mirador金融科技公司,这甚至不完全属于消费者金融领域,而是专注于中小企业(small and mid-sized business)的金融服务。

他的第二个基金的一个重要焦点,就是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多的收入机会。他认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力途径。中小企业是经济的基石,它们的蓬勃发展能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提升整体社会的福祉。他指出,中小企业金融与次级消费者金融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比如服务成本相对较高,且风险评估更为复杂。通过提供高效、可负担的融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克服资金障碍,释放其增长潜力。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阿詹·舒特先生的经验与洞察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首先,在海外市场开展金融科技业务时,需要深入理解当地消费者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和金融脆弱性,不应局限于狭隘的定义。其次,负责任的创新是关键,产品结构、透明度和用户还款能力应比单纯的利率数字更受重视。最后,积极与当地监管机构沟通协作,寻求政策支持和“安全港”机制,是推动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关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如何平衡创新、监管与社会责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跨境业务的挑战与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fpb-advisor-us-fintech-beyond-36-apr-sme-profi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Trump's presidency sees growing focus on Fintech regulation in the US. The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under scrutiny, gains a new advisor focused on financial inclusion for low-income Americans. This trend offers crucial insights for Chinese cross-border financial practitioners regarding international market dynamics.
发布于 2025-09-16
查看人数 11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