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巨变!海关、签证新规震动全球!
近段时间以来,国际贸易投资领域可是热闹非凡,国内外各种新政策、新法规如雨后春笋般出台,不少规定已经落地生效,或者即将开始实施。这些变化涉及进口许可、通关便利、贸易救济、产品检验检疫,甚至外国投资等方方面面,与我们企业的日常经营、普通民众的海外购物和出行都息息相关。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些新规的密集发布,无疑是全球经济脉动和各国发展战略调整的集中体现。
接下来,就跟着咱们一起来梳理一下,看看这些变化将给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带来哪些新气象吧!
国内政策动态
咱们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方面也是动作频频,亮点不断。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海关在“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从2025年8月1日起,中国海关与西非国家贝宁海关正式实施AEO互认。这意味着,如果一家中国企业被中国海关认定为高级认证企业,那么他们在贝宁,就能享受到与贝宁本国AEO企业同等的通关便利,比如货物查验率降低、优先办理通关手续等。反之亦然。同样的,中国海关与东南亚国家泰国海关也从2025年8月1日起实现了AEO互认。大家可能要问,这AEO互认到底有啥好处?简单来说,就是给咱们的守信企业发了一张国际贸易的“VIP卡”,大大提升了跨境贸易的效率和便利性,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时间和物流成本,让货物更顺畅地走出去、引进来。这不仅是对企业信用的肯定,更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具体体现。
说到保护消费者权益,海关总署也亮出了新举措。从2025年8月1日起,海关将依法对部分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口商品实施抽查检验。大家可别小看这个“抽查”,它可是为了咱们老百姓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这次抽查范围很广,进口商品涵盖了学生文具、婴童用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低压电器和日用饰品等,都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而出口商品则包括了儿童玩具、灯具、低压电器和功能性服装等。这一举措旨在堵塞监管漏洞,确保流入国内市场的商品质量安全可靠,也让咱们中国制造的出口商品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赢得好口碑。
对于广大进出口企业来说,海关的服务效率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为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海关总署从2025年8月1日起,在北京、满洲里、福州、厦门、青岛、长沙、广州、黄埔、海口、南宁等多个海关启动了报关单证及数据自助查询打印试点。这项服务让企业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和管理自己的报关单证和数据,提升了通关效率,减少了企业跑腿的时间和精力。这无疑是海关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负增效的又一暖心之举。
还有一项与加工贸易企业息息相关的调整,就是从2025年8月1日起,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保证金利率将按照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来计算利息。这是为了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让企业的资金使用更加合理透明。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这项调整无疑有助于降低他们的资金成本,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
出境游的伙伴们看过来,从2025年7月17日起,中国和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正式实施互免签证啦!根据协议,持有中国公务普通护照和普通护照,以及马来西亚普通护照的人员,如果以休闲旅游、探亲访友、商务活动、交流访问、私人事务、医疗或国际运输(机组人员)为目的,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过境,停留不超过30日,并且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就可以免办签证。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为两国人民的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进一步促进中马两国在旅游、经贸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食品安全方面,海关总署也发布了新规。从2025年7月15日起,针对进口散装食用植物油的贮存运输及口岸申报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这项规定主要是为了强化进口食用植物油的全链条监管,确保食品安全从源头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控。这是依据国内法律法规,并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建议,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的进一步压实,让老百姓吃得更放心、更安心。
为了进一步优化出口货物的通关流程,海关总署在2025年7月7日起,优化了出口货物申报前的检验检疫申请程序。这项改革旨在简化手续,规范管理,让出口企业能够更高效地完成申报前的准备工作,从而提高整体出口效率,助力中国产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说到出行成本,从2025年7月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有所上调。800公里(含)以下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则收取20元。虽然是小幅上涨,但对于经常出差或旅游的朋友们来说,也算是一笔需要考虑的开销。
在技术标准领域,海关总署发布了《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检验规程》等64项行业标准。这批新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相关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商务部和科技部最近联手调整发布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这次调整,删除了3项技术条目,新增了1项,修改了1项。其中,删除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中的1项禁止类技术,以及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等2项限制类技术。同时,新增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为限制类技术,并修改了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的相关条款。这项目录的调整,是国家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交流方面做出的战略性部署,旨在更好地维护国家技术安全和发展利益。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海关稽查、涉企贸易调查和核查工作,海关总署公布了相关法律文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这体现了海关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化,对企业而言,也意味着更加清晰可预的监管环境。
最后,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是,近期咱们中国又迎来了多个国家多种产品的获准进口。比如来自非洲刚果共和国的花生、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鲜食芒果、大洋洲新西兰的野生水产品,还有冈比亚的花生和腰果、埃塞俄比亚的豆粕、马拉维的夏威夷果,以及咱们自家香港的乳品等等。这说明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开放,产品选择越来越丰富,也让国内外消费者都能享受到全球的优质好货。这背后,是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坚定决心,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
国际贸易风向
放眼全球,各国在贸易投资领域的政策调整也同样频繁,这些变化既有区域特色,也反映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亚洲地区
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发布新规,要求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平台从7月14日起,对年营业额在5亿至48亿印尼盾(约合30800至296000美元)之间的中小型卖家,预扣并缴纳0.5%的所得税。这项政策旨在确保电商领域的税收公平性,为本国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规范的经营环境。平台方面有一个月的过渡期进行系统调整。此外,印尼贸易部门还扩大了对进口棉织物保障措施的涉案产品范围,这表明印尼在保护本国纺织产业方面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措施。电信领域,印尼通信与数字国家委员会发布了新的技术标准,针对基于2020年国际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电信设备和宽带无线接入电信设备,特别是BWA 5G n50频段的基站和用户终端设备,这无疑将加速印尼在5G技术领域的布局和发展。
紧邻的越南也有大动作。从2025年8月1日起,越南海关将对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约合39美元)的快递进口商品启动自动化增值税征收流程。此前,这类商品虽然免征进口税,但仍需缴纳增值税,但由于系统原因,人工申报效率不高。新规旨在实现征税现代化、简化行政程序,并确保国家税收,对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意味着更清晰的税务合规要求。同时,越南从7月1日起实施货物原产地证书签发新规定,优化了C/O签发和自主认证流程,这对于规范进出口贸易、便利企业办理原产地手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越南还从7月1日起重新划分了与土地相关的行政手续权限,旨在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泰国数字经济与社会部下属的电子交易发展署近日发布了皇家法令,明确对19家在泰国经营的具有“商品市场”性质的数字服务平台实施严格监管。这19个平台包括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虾皮、来赞达、Grab、阿里巴巴、速卖通、淘宝、特木、eBay等,涵盖了电商、出行、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这项法令旨在加强对可能构成金融和商业安全、电子数据系统以及公众利益风险的平台进行监管,要求其履行申报和风险管理义务,从而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在贸易救济方面,泰国商业部外贸厅还对原产于中国大陆的冷轧碳钢卷材和非卷材反倾销案发起了反规避调查,以审查涉案产品是否通过轻微改变来规避现有反倾销措施。
在南亚次大陆,印度传来好消息!印度驻华大使馆7月23日宣布,自2025年7月24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旅游签证到访印度。这是自2020年初暂停后,印度时隔5年首次恢复接受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申请,对于促进两国人文交流和旅游业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然而,印度商工部也应本国生产商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4-溴甲基-2’-氰基联苯启动了反倾销调查,这表明印度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依然保持警惕。
远东地区的日本,财政部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冷轧不锈钢板卷启动了反倾销调查,显示其对特定进口产品的市场影响保持关注。
中东地区,伊拉克中央标准化与质量控制局7月14日宣布,从2026年初开始,伊拉克将强制执行新的进口汽车标准,该标准将参照海湾标准化组织规范,适用于除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外的所有车辆。此举旨在确保进入伊拉克市场的汽车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利益。
富饶的沙特阿拉伯,也有重磅政策出台。沙特内阁通过一项新规,允许非沙特籍人士在境内特定区域购买房产,计划从2026年1月起正式实施。这项政策将允许外国人在包括首都利雅得和吉达在内的指定区域内购房,但在麦加和麦地那等圣城仍将设有特殊限制。这无疑是沙特深化经济多元化改革、吸引全球投资和人才的重要一步。此外,沙特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部还推出新的外籍人员工作许可分类,分为高技能、熟练技能和基础技能三大类,旨在吸引全球人才和经验,提升沙特企业的运营效率。沙特政府采购局也更新了强制采购清单,新增105种本地制造产品,要求政府机构优先采购本国产品,以支持本地产业发展。
南亚小国不丹,也开始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管理。从2026年1月1日起,不丹标准局主管部门公布的首批强制性认证清单将生效,明确15类进口产品须取得不丹标准局认证后方可进入不丹市场,这也是为了确保进口产品符合当地的安全和质量标准。
在西亚,约旦标准与计量机构宣布,从今年11月初起,约旦将对所有进口车辆实施符合性评估程序,车辆必须符合欧盟、美国或海湾标准才能进入约旦。这项措施适用于所有新车、二手车、汽油车、电车和混合动力车,旨在提升进口车辆的质量和安全性。
尼泊尔政府正在大力推行《电子商务法案2025》,旨在全面规范其电商市场,解决此前由于监管滞后导致的消费欺诈等问题,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这项法案要求境内所有电商企业(包括外资平台)在7月18日前完成登记注册,逾期将面临罚款。
欧亚经济联盟(EAEU)在数字经济领域也取得了进展。7月8日,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通过决议,将数字标识规则扩展至食品领域,首批纳入鲟鱼及鲑鱼鱼子酱等高端食品类别。新规要求此类商品需遵循统一的数字编码体系,确保从生产到流通的全程可追溯,这对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联盟还应成员国企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火花塞启动了反倾销调查。
欧洲地区
地缘政治背景下,俄罗斯的经济政策也备受关注。当地时间7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为外国投资者设立新的投资机制。这项法令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友好国家”投资者的活动做出例外规定,允许他们在俄罗斯进行投资。法令还提出将设立专门账户,用于外国投资者交易俄罗斯公司证券和资金跨境划转等,旨在为外国投资者权益提供额外保障,保持经济开放和吸引外资的努力。
英国在数字安全领域出台了新规。从7月25日起,英国正式实施网络安全新规,要求相关网站和应用程序必须通过人脸识别、信用卡验证等方式核查用户年龄,以防止儿童接触到自杀、自残、色情等有害网络内容。这体现了英国政府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重视,以及对数字平台社会责任的要求。
爱尔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察机构也行动起来。据《爱尔兰观察者报》报道,根据欧盟新产品安全法进行的全欧盟范围内的在线扫描,爱尔兰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依法要求网络平台下架了252个婴儿产品,这些产品未能满足最低安全和合规信息要求,或已被市场召回。亚马逊、Shein、Etsy、eBay、Fruugo和Joom等平台均已配合移除相关商品。这表明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确保在线销售产品安全方面正在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美洲地区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围绕经济和贸易的讨论从未停歇。美国国会参议院在7月1日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这项法案内容广泛,包括延长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内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将小费和加班工资收入免于征税,削减在医疗保险和营养补助项目上的投入,同时授权在打击非法移民和国防方面提供数千亿美元资金。这项法案的通过,无疑将对美国的财政和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也在贸易调查方面采取了新行动。7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宣布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对多晶硅(一种半导体材料)和无人机系统的进口进行调查,以确定它们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这项根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发起的调查,可能会导致对这些产品征收关税,再次凸显美国政府对特定产业的保护意图。
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拟实施《进口食品检验和食品出口转内销处理规定》,意见反馈期至2025年9月2日。这项规定要求对美出口的货物,出口国政府需提供外国检验证书,并在证书上提供详细信息,旨在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管,确保美国消费者餐桌上的安全。
此外,美国商务部还对进口自中国的排量为99cc至225cc的立式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发起了反规避调查,以审查是否存在规避现有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行为。同时,也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餐具发起了反规避调查,关注从泰国和越南进口的使用中国产铝箔制成的铝制餐具,是否规避了美国对中国涉案产品的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这些调查都表明美国在贸易救济措施上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北美的加拿大,也对贸易公平性保持关注。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铸铁污水管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审查是否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初裁结果预计将在90天内公布。
南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也采取了贸易保护行动。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外贸秘书处应本国生产商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热轧不锈钢板卷启动了反倾销调查。此外,还对原产于中国的装饰纸启动了反倾销调查。这些举措体现了巴西政府在保护本国制造业,应对进口产品冲击方面的决心。
对于中国公民前往南美旅游和商务出行,有一个非常便利的好消息!阿根廷政府允许中国公民在持有有效美国签证的情况下,可免签入境阿根廷。这项规定自7月22日起生效,适用于旅游和商务人士。这无疑将大大便利中国公民前往阿根廷的行程,也将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
大洋洲地区
大洋洲的新西兰,商业、创新与就业部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罐装桃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为总重不超过5千克的罐装桃。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则应本国企业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轻型钢螺柱和轨道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也是其保护本国产业的常见举措。
非洲地区
在非洲大陆,肯尼亚税务局发布公告提醒,从2025年7月1日起,所有进口到肯尼亚的商品都必须附有原产地证书(COO)。这项规定旨在规范进口贸易,打击非法走私和低报价值的行为,确保贸易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肯尼亚在虚拟资产监管方面也迈出了重要一步。肯尼亚国民议会财政和计划委员会提交了《2025年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法案》报告,旨在加强金融监管,遏制非法资金流动。这项法案要求任何有意从事虚拟资产的个人或实体都必须获得当地许可,并受相关机构批准,并需在肯尼亚开设并运营银行账户。这表明肯尼亚政府正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西非的科特迪瓦,税收系统进入新阶段,科特迪瓦税收总局正式推出了电子普通发票系统。这项举措是科特迪瓦逐步推进税收电子化进程的关键一步,将有助于打击偷税漏税,增加财政收入,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南非税务局正在加强对外籍人士的税务监管。据报道,南非税务局对外籍人士申报和筛查系统进行了升级,旨在更密切地监控此前可能因非税收居民身份而受益的人士。这表明南非在完善税收制度,确保税收公平性方面的决心,对在南非工作或居住的外籍人士来说,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税务合规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Blink Subscription Plus Plan with monthly auto-renewal
$ 10.00

Amazon Fire TV Stick HD (newest model), free and live TV, Alexa Voice Remote, smart home controls, HD streaming
$ 24.99

Ring Battery Doorbell |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Head-to-Toe Video, Live View with Two-Way Talk, and Motion Detection & Alerts (newest model), Satin Nickel
$ 41.24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Wi-Fi 6, stream over 1.8 million movies and shows, free & live TV
$ 29.99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Max streaming device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supports Wi-Fi 6E, free & live TV without cable or satellite
$ 3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