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珠宝市场2035年1184亿!中国大陆消费猛涨35.1%掘金!

2025-10-25东南亚市场

Image

亚洲地区,历来是珍贵宝石、半宝石和养殖珍珠的重要集散地与消费市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和消费者审美观念的升级,这一市场正展现出新的活力与增长潜力。当前,全球供应链的调整、新兴市场消费力的崛起以及数字化销售渠道的拓展,共同驱动着亚洲贵金属与珠宝行业向前发展。对于深耕跨境领域的中国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一市场的最新动态、消费趋势、生产格局及贸易流向,无疑是把握商机、优化战略布局的关键。

根据当前的数据分析,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在数量上达到2.3万吨,总价值则将攀升至1184亿美元。回顾2024年的数据,该市场的消费量已达到1.8万吨,总价值为848亿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大陆和以色列是主要的消费区域,而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则是主要的生产国。尽管亚洲整体表现为净进口区域,但内部贸易活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泰国是主要的进口方,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则在出口量上占据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非工业钻石在贸易总价值中占据显著地位,同时不同产品类型和国家间也存在明显的价格差异。

市场展望

受亚洲地区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延续上升势头。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2.1%的速度持续扩张,到2035年末,市场总量有望达到2.3万吨。在价值方面,预计同期市场将以3.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末,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1184亿美元(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这种稳定的增长趋势,预示着亚洲珠宝和宝石行业具备良好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市场消费概况

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消费量

2024年,亚洲地区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的消费量显著增加,达到1.8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18%。从2013年到2024年,消费总量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尽管在此期间显示出一些明显的波动。2017年,消费量曾达到2.2万吨的峰值;但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消费量维持在稍低的水平。

同年,亚洲贵重宝石和珍珠市场的价值也大幅增长,达到84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5%。这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规模。整体而言,消费价值显示出一定的波动。2017年市场价值曾达到1705亿美元的最高点;然而,从2018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维持在稍低的水平。

主要消费国家/地区

从2013年到2024年,在主要消费国家/地区中,中国大陆的消费增长率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1%,而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的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稳。

若以价值计算,亚洲最大的贵重宝石和珍珠市场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37亿美元)、中国大陆(157亿美元)和以色列(94亿美元),三者合计占据了市场总额的58%。在主要消费国家/地区中,中国大陆以27.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审查期内实现了市场规模最快的增长,而其他主要市场则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在人均消费方面,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均贵重宝石和珍珠消费以平均每年3.4%的速度增长。其他主要消费国家/地区的人均消费增长率如下:以色列每年增长19.4%,中国台湾地区则平均每年下降8.6%。

市场生产概况

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生产量

2024年,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的生产量增长了14%,达到9600吨,这是继此前两年下降后的连续第三年增长。总体来看,生产量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2015年的增长速度最为显著,生产量增长了53%。在审查期内,2024年的生产量达到峰值,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若以出口价格计算,2024年贵重宝石和珍珠的生产价值飙升至1693亿美元。总的来说,生产价值表现出显著的扩张。2017年的增长率最为突出,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了139%。生产价值在2022年达到2241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生产价值维持在稍低的水平。

主要生产国家/地区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大陆的生产量增幅最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9%,而其他主要生产国家/地区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市场进口概况

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进口量

在经历了三年的下降后,2024年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的海外采购量连续第四年增长,达到1.5万吨,比上一年增长2.4%。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总量呈现出温和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7%。然而,在此期间也伴随着一些明显的波动。以2024年的数据来看,进口量比2020年增长了62.2%。最快的增长速度出现在2021年,比上一年增长了39%。进口量曾在2017年达到1.8万吨的峰值;但在2018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量维持在稍低的水平。

若以价值计算,2024年贵重宝石和珍珠的进口额明显下降至382亿美元。整体而言,进口价值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2021年的增长速度最为突出,进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56%。在审查期内,进口额曾在2014年达到745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15年至2024年期间,进口额维持在稍低的水平。

主要进口国家/地区

从2013年到2024年,以色列的进口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0%,而其他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稳。

若以价值计算,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33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的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进口市场,占据了总进口额的35%。印度(63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据总进口额的16%。中国大陆紧随其后,占据11%的市场份额。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贵重宝石和珍珠进口额平均每年下降3.3%。其他国家/地区的年均下降率如下:印度每年下降2.2%,中国大陆每年下降6.9%。

主要进口产品类型

2024年,未镶嵌或装配,且经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以外方式加工的宝石(非钻石类)和半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以9500吨的进口量成为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的主要进口类型,占总进口量的63%。非工业钻石(未加工或仅简单锯开、劈开或磨平以外的加工,但未镶嵌或装配)以3500吨的进口量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进口量为1500吨。这三类产品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约33%。已加工或分级的养殖珍珠(但未串、镶嵌或装配),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暂时串联的,以463吨的进口量远远落后。

从2013年到2024年,未镶嵌或装配,且经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以外方式加工的宝石(非钻石类)和半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的进口量平均每年增长2.2%。同期,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则表现出4.0%的积极增长速度。此外,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以4.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进口类型。非工业钻石则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相反,已加工或分级的养殖珍珠(但未串、镶嵌或装配),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暂时串联的,在同一时期则呈现出4.2%的下降趋势。

在总进口份额方面,未镶嵌或装配,且经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以外方式加工的宝石(非钻石类)和半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的份额增加了3.2个百分点,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的份额增加了2.1个百分点,显著增强了其在总进口中的地位。与此同时,非工业钻石和已加工或分级的养殖珍珠(但未串、镶嵌或装配),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暂时串联的,其份额分别减少了2.6%和2.8%。

若以价值计算,非工业钻石(322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的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进口类型,占据了总进口额的84%。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以31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二,占据总进口额的8%。紧随其后的是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占据3.7%的市场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非工业钻石进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4%。其他产品的年均增长率如下: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每年增长5.7%,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每年增长6.7%。

进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洲地区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254.36万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23.7%。整体来看,进口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最显著的增长发生于2019年,进口价格增长了57%。在审查期内,进口价格曾在2014年达到每吨526.78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5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

主要进口产品类型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价格最高的产品是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每吨1947.76万美元,而宝石(非钻石类)和半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的价格则相对较低,每吨14.06万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养殖珍珠(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暂时串联的)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3.5%,而其他产品的价格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稳。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进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254.36万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23.7%。在审查期内,进口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最快的增长出现在2019年,进口价格比上一年增长了57%。进口价格曾在2014年达到每吨526.78万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

主要进口国家/地区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进口商中,印度以每吨858.81万美元的价格位居榜首,而中国台湾地区的价格最低,为每吨26.43万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泰国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3.8%,而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的进口价格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市场出口概况

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出口量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增长后,2024年亚洲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的海外出货量下降了15.7%,至6400吨。总体而言,出口量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最显著的增长发生于2023年,比上一年增长了150%。因此,出口量达到了7600吨的峰值,随后在次年明显回落。

若以价值计算,2024年贵重宝石和珍珠的出口额迅速缩减至431亿美元。在审查期内,出口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最快的增长出现于2021年,比上一年增长了55%。在审查期内,出口额曾在2013年达到712亿美元的峰值;但在2014年至2024年期间,出口额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

主要出口国家/地区

从2013年到2024年,泰国的出口量以平均每年29.2%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年均增长92.4%)、缅甸(年均增长29.0%)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年均增长6.7%)也表现出积极的增长速度。此外,印度尼西亚以92.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亚洲地区增长最快的出口国。中国大陆的趋势则相对平稳。相反,以色列(年均下降1.8%)和印度(年均下降9.4%)则在同一时期呈现出下降趋势。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的市场份额分别增加了40、17和3.2个百分点。其他国家/地区的份额在分析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若以价值计算,亚洲最大的贵重宝石和珍珠供应国是印度(152亿美元)、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31亿美元)和以色列(53亿美元),三者合计占据了总出口额的78%。泰国、中国大陆、缅甸和印度尼西亚则稍显落后,合计占据了另外11%的市场份额。在主要出口国家/地区中,泰国以3.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审查期内实现了出口额最快的增长,而其他主要出口国/地区的出口额则呈现下降趋势。

主要出口产品类型

2024年,非工业钻石(未加工或仅简单锯开、劈开或磨平以外的加工,但未镶嵌或装配)出口量为2900吨,未镶嵌或装配,且经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以外方式加工的宝石(非钻石类)和半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出口量为2000吨,是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的主要出口类型,分别占总出口量的约46%和31%。紧随其后的是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出口量为1200吨,占总出口量的19%。养殖珍珠(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暂时串联的)出口量为140吨,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出口量为114吨,每种类型均占总出口量的4%。

从2013年到2024年,非工业钻石(未加工或仅简单锯开、劈开或磨平以外的加工,但未镶嵌或装配)的出货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6%,而其他产品的增长速度则相对平稳。

若以价值计算,非工业钻石(350亿美元)仍然是亚洲最大的养殖珍珠、贵重宝石和半宝石供应类型,占据了总出口额的81%。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以34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居第二,占据总出口额的8%。紧随其后的是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占据5.2%的市场份额。

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非工业钻石的出口额平均每年下降5.6%。其他产品的年均增长率如下: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每年增长3.9%,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每年增长11.9%。

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洲地区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673.26万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3.6%。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最显著的增长发生于2019年,出口价格增长了88%。出口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吨2362.59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

主要出口产品类型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价格最高的产品是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每吨3026.56万美元,而宝石(非钻石类)和半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经加工,非简单锯开或粗形加工,未串、镶嵌或装配)的平均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每吨91.70万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合成或再造宝石或半宝石(非压电石英),经加工或分级(但未串、镶嵌或装配),为运输方便而暂时串联的(其他未列明的,7104.20项)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9.0%,而其他产品的出口价格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出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673.26万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3.6%。在审查期内,出口价格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最快的增长出现在2019年,增长了88%。出口价格曾在2013年达到每吨2362.59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供应国之间的价格存在明显差异:在主要供应国中,印度的价格最高,每吨4679.40万美元,而印度尼西亚的价格最低,每吨4629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增长4.4%,而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的出口价格则呈现下降趋势。

对于国内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亚洲贵金属和珍珠市场的这些动态值得持续关注。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消费偏好、生产能力和贸易壁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抓住行业发展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sia-gems-118b-2035-china-35-1-goldmine.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快讯:亚洲贵金属与珠宝市场展现新活力,预计未来十年稳健增长。中国香港、大陆和以色列是主要消费区,大陆、印尼和印度是主要生产国。非工业钻石贸易额显著,价格差异明显。中国跨境从业者需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商机。
发布于 2025-10-25
查看人数 16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