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模特几小时出图!百万播放,跨境新商机

2025-08-26AI工具

Image

在全球时尚与创意产业的边界上,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变革正悄然兴起。过去,模特是T台与镜头前不可或缺的主角,而如今,数字技术正在重塑这一传统行业。从虚拟模特到真实模特的数字克隆,AI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与成本优势,也引发了关于职业前景、薪酬公平及行业伦理的深入探讨。对于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国跨境企业而言,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无疑是把握未来发展机遇的关键。

数字分身:时尚界的新面孔与新挑战

美国模特汉娜·詹姆斯(Hannah James)曾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作为一名拥有十年从业经验的模特,她深知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一方面,她担忧人工智能生成的模特或其数字替身会取代她的工作;另一方面,她也希望能够顺应潮流,利用AI技术为自己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今年,汉娜·詹姆斯选择与一家位于美国比佛利山庄的科技公司 Kartel.ai 合作。这家公司致力于搭建一个平台,供品牌和企业有偿授权使用模特的数字形象。通过 Kartel.ai 的帮助,模特可以创建自己的数字克隆,以便受雇参与广告活动。汉娜·詹姆斯表示:“看到他们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创造出这些作品,真是令人惊叹。它们很美,但同时也让人感到一丝不安。”

随着人工智能驱动的图像和视频生成工具日益成熟,其对创意流程的影响也愈发显著。技术进步使得创建模特的数字克隆,甚至生成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拟人物变得更加容易。面对这一趋势,像汉娜·詹姆斯这样的模特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掌握自身职业发展的控制权。

人工智能模特的优势与行业初探

与真人模特不同,人工智能模特和数字克隆不会生病,也不会有“状态不佳”的时候。AI模特可以同时出现在多个地点,无需休息即可配合品牌方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场景和产品展示。这种独特的优势,使其在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今年以来,将生成式AI(如 ChatGPT 所使用的技术)应用于时尚摄影及其他图像的生成和处理,已成为行业新趋势。这无疑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在一个本已充斥着劳务剥削担忧的行业中,进一步导致就业岗位流失的讨论。

一些尝试使用AI模特的品牌,因可能导致就业岗位流失和宣扬不切实际的审美标准而受到了消费者的强烈反对。例如,今年八月刊的知名时尚杂志《Vogue》中,美国洛杉矶的品牌 Guess 发布了一则广告,其中展示了一位身材丰满的金发AI模特。随后,瑞典快时尚零售商 H&M 也于今年七月展示了其部分模特的“数字分身”。
Side by side images of Hannah James and her digital twin

尽管这些品牌通过采用前沿技术吸引了大量关注,但也未能避免批评声浪。美国纽约的模特权益倡导组织 Model Alliance 的创始人兼执行董事莎拉·齐夫(Sara Ziff)指出:“技术确实正在重塑模特行业。它通过引入合成模特威胁现有工作,并通过数字化真实人物,且往往没有明确的同意或补偿标准。”

齐夫进一步解释,由于许多模特是独立承包商,他们往往没有工会组织。虽然这份工作表面光鲜,但模特们却要面对诸多挑战,包括延迟付款、债务、饮食失调以及性骚扰等问题。

对于这些行业质疑,H&M 方面拒绝置评,Guess 也未回应评论请求。

职业生态的变迁与薪酬公平之辩

美国洛杉矶是时尚、模特和社交媒体影响力的重要中心。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加州约有880名模特受雇,其中大部分职位集中在美国洛杉矶大都会区。同年,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模特工作岗位估计为5350个。

该机构预测,从今年(2025年)到2033年,美国全国范围内的模特就业人数将保持稳定。该报告同时指出,当前市场上存在更具成本效益的社交媒体推广方案,或者企业可以选择重复使用现有模特和产品图片,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新增就业需求。即便如此,每年仍预计有约600个模特岗位空缺,这主要是由于从业人员流动或退休所致。

以下是美国模特行业的部分数据概览:

类别 数据(2025年) 备注
加州模特就业人数 约880名 大部分集中在洛杉矶大都会区
全国模特就业人数 约5350个
每年预计岗位空缺 约600个 主要由人员流动或退休产生
模特中位年薪 89990美元 或每小时43.26美元
就业预测 从2025年到2033年,就业人数预计保持稳定
NEW YORK, NEW YORK - APRIL 09: A Guess store is seen on April 09, 2025 in New York City.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s announced that he will pause tariffs for 90 days on most nations but will raise the tax rate on Chinese imports to 125%. (Photo by 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目前,模特们仍在努力探索,当品牌使用其数字形象时,如何能获得公平的报酬。数字克隆所产生的收入费率可能因具体项目而异。虽然数字克隆完成的工作报酬可能低于真人拍摄,但它们却能免去出行需求,从而完成更多任务。

Kartel.ai 联合创始人本·库辛(Ben Kusin)认为,人工智能和数字克隆的运用可以帮助品牌削减广告活动的额外成本,例如预订差旅和雇佣造型师进行发型和化妆。他表示,通过授权使用AI克隆,模特仍然可以获得报酬,并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允许品牌使用其肖像。库辛强调:“许多人需要迅速掌握新技能,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向AI生成媒体新世界的过渡中生存下来。”

然而,品牌在采用这项技术时仍需谨慎。2025年,美国品牌 Levi’s 因与人工智能公司 Lalaland.ai 合作创建具有不同肤色和体型的AI模特而面临批评。公众质疑,既然能够追求多样性,为何不直接雇佣更多真实的多元化模特。库辛表示,他反对创建现实中不存在的AI模特,比如 Guess 在其广告活动中那样。

与 Guess 合作的 AI 营销机构 Seraphinne Vallora 的创始人瓦伦蒂娜·冈萨雷斯(Valentina Gonzalez)和安德烈娅-劳拉·佩特雷斯库(Andreea-Laura Petrescu)表示,他们并非试图摧毁模特行业。“我们并不是要取代任何人。我们只是在补充这个行业。”冈萨雷斯说,“就像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它开辟了新的营销途径,人们拥有选择权。”

该机构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拥有23.3万粉丝,他们根据 Guess 的美学理念创造了全新的模特形象。同时,他们也提供其他服务,包括帮助模特创建数字克隆。其社交媒体账户上的一些AI模特视频已获得超过100万的浏览量。这两位创始人曾是建筑学学生,她们指出,创建AI模特仍需经历设计流程。这包括拍摄真实服装和模特的照片,并将这些图像放入数据库。她们设想了一个人类模特、数字克隆和完全由AI生成的模特共存的未来。

然而,位于美国加州 Newport Beach 的精品模特经纪公司 Otto Models 等机构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对于那些必须努力保持形象的模特而言,与虚拟人物竞争将变得更加艰难。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运营者特蕾莎·奥托(Tereza Otto)坦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用这些AI虚拟人物取代模特的领域。这对我们的业务来说不是好事,因为真实的模特参与活动具有一定的人性纯粹性。”

对于汉娜·詹姆斯而言,她相信仍然会有AI无法复制的真人拍摄。“在拍摄现场与合作者建立良好的氛围非常重要。”她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目前AI技术难以模拟和替代的价值所在。
Los Angeles, CA. March 8, 2025 - Voice actor Nick Meyer poses for a portrait in Los Angeles, CA on Saturday, March 8, 2025. ( Emil Ravelo/For The Times)

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与前瞻

上述趋势不仅是海外时尚产业的内部变革,也为中国跨境电商、数字营销及创意内容生产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中国企业在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借鉴海外经验,结合国内市场特点,中国跨境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和布局:

  1. 理性拥抱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人工智能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利用AI生成产品图、虚拟模特试穿效果图,甚至通过数字克隆技术为品牌代言人或KOL(关键意见领袖)创作数字分身进行多平台、多时段的营销活动,都将大幅提升营销效率和覆盖范围。例如,在面对欧美、东南亚等不同市场时,AI模特可以快速生成符合当地审美和文化背景的形象,实现更精准的本地化营销。这有助于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以更低的成本触达更广阔的用户群体。

  2. 关注数据权属与伦理规范:
    随着数字克隆和AI生成内容的普及,模特肖像权、数据隐私和商业使用规范将成为新的挑战。中国相关企业在应用这些技术时,应提前布局,建立健全的数字资产管理和授权机制,确保在使用数字形象时,与内容创作者和模特达成明确、公平的协议,尊重并保障其合法权益。这不仅是遵循国际惯例的体现,也是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行业生态的基石。在海外市场,消费者对数据隐私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合规运营将成为中国品牌赢得信任的关键。

  3. 探索人机协作新模式,激发创意活力:
    AI并非完全取代人类,而是赋能人类。在时尚和创意领域,AI可以承担重复性、程式化的工作,将设计师、摄影师和模特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构思和情感表达上。中国跨境企业可以鼓励内部团队积极学习和掌握AI工具,培养复合型人才,探索“人机协作”的创新模式,例如AI辅助设计、智能内容推荐等,以技术驱动内容创新,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4. 构建本土特色AI模特生态:
    海外市场已经出现了像 Kartel.ai 这样的平台,中国企业也可以借鉴其模式,结合国内丰富的模特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审美标准的AI模特平台。这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也能为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提供独特的数字形象选择,推动中华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增强文化自信。

  5. 前瞻性布局,适应未来变革:
    当前AI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时尚行业的变革才刚刚开始。中国跨境从业者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持续关注全球AI技术发展前沿和行业应用案例。通过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研发等方式,积极探索AI在时尚、电商、传媒等领域的更多可能性,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变革做好准备。这包括对新兴商业模式的理解、对人才结构的调整以及对风险挑战的预判。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在时尚行业的应用,预示着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革新,更是一次思维模式和商业策略的全面升级。唯有秉持开放、创新的态度,在务实中探索,在理性中前行,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873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人工智能技术正变革时尚产业,AI模特和数字克隆涌现,为跨境电商带来效率和成本优势,但也引发伦理和就业挑战。中国跨境企业需关注数据权属、探索人机协作,构建本土AI模特生态,以适应未来变革。
发布于 2025-08-26
查看人数 150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