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谷物:59亿市场等你!出口暴涨62%掘金
非洲大陆,一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近年来其经济发展态势备受全球瞩目。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非洲消费者对于日常食品,尤其是便捷营养的谷物产品,展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非洲谷物市场的动态,不仅能洞察当地的消费趋势,更能为我们探寻合作机遇、共谋发展提供宝贵参考。
根据海外报告的最新数据,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市场正在经历一个稳健的增长期。2024年,这一市场的总消费量达到了约500万吨,市场价值约为42亿美元。展望未来,预计到2035年,市场消费量将增至6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4%;市场价值则有望达到5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1%。这些数据描绘了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图景,预示着未来十余年间非洲谷物市场将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
消费格局: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与刚果民主共和国领跑
在非洲谷物市场的消费端,2024年尼日利亚(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非洲国家)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国家)是主要的消费国,三者合计占据了总消费量的31%。
从2013年到2024年,非洲地区的片状或卷状谷物总消费量呈现出每年平均4.4%的增长速度,并且在2024年达到了约500万吨的峰值,较上一年增长了7.4%。同时,市场价值也同步攀升,2024年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市场的总收入达到了42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5.4%。在过去十年中,消费价值年均增长4.3%,并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高点,这表明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具体的消费量和市场价值,以及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
国家 | 2024年消费量 (千吨) | 2013-2024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 | 2024年市场价值 (百万美元) | 2013-2024年市场价值年均增长率(%) |
---|---|---|---|---|
尼日利亚(非洲国家) | 777 | - | 398 | - |
埃塞俄比亚(非洲国家) | 425 | - | 651 | - |
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国家) | 359 | 5.9 | 705 | 6.0 |
其他国家 | - | 更多 modest paces | - | 更多 modest paces |
值得注意的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国家)在消费量和市场价值方面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这可能与其快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当地居民对方便快捷的早餐和零食需求日益增加。
此外,在人均消费方面,2024年阿尔及利亚(非洲国家)以每人3.8公斤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国家)(每人3.6公斤)和南非(非洲国家)(每人3.5公斤)。尼日利亚(非洲国家)的人均消费量在2013年至2024年间以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也显示出良好的消费潜力。对于中国的跨境企业而言,理解这些地区的人均消费习惯和增长潜力,有助于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推出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非洲大陆的消费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其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和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群体,他们对食品的品质、营养和便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非洲各国政府在农业和食品加工领域的投入增加,也推动了市场供给侧的优化。这为中国食品、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相关机械设备出口商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通过出口高品质的片状或卷状谷物产品,或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帮助非洲本地企业提升生产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生产动态:本土化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非洲的片状或卷状谷物生产在2024年连续第十二年实现增长,产量达到500万吨,较上一年增长了8.1%。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量以每年平均4.3%的速度增长,并在2024年达到峰值。这表明非洲各国在提升本土谷物加工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产值方面,2024年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生产总值达到42亿美元(以出口价格估算),较2018年增长了50.4%。2013年至2024年间,产值年均增长4.2%,并在2024年创下新高,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增长。
主要的生产国依然是尼日利亚(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非洲国家)和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国家),三者合计贡献了非洲总产量的31%。
国家 | 2024年产量 (千吨) | 2013-2024年产量年均增长率(%) |
---|---|---|
尼日利亚(非洲国家) | 759 | - |
埃塞俄比亚(非洲国家) | 423 | - |
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国家) | 359 | 6.3 |
其他国家 | - | 更多 modest paces |
在主要生产国中,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国家)的产量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3%。这反映出其在农业现代化和食品加工方面的积极努力。非洲本土生产能力的增强,不仅满足了当地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来说,非洲本土生产的增长意味着新的合作方向。我们可以考虑向非洲国家出口农业机械、食品加工设备、包装材料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支持其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合资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也是深入非洲市场的有效途径。这符合“一带一路”倡议下“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精神,有助于构建更加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
进口趋势:需求与结构的调整
2024年,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的进口量降至9.4万吨,连续第三年下降,较2021年的峰值13.5万吨有所回落。尽管进口量在2020年曾出现过高达75%的显著增长,但总体来看,近年来进口量趋于稳定,并在2024年有所下降。
在进口价值方面,2024年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进口总额缩减至1.05亿美元。虽然进口价值在2020年曾实现90%的快速增长,并在2022年达到1.63亿美元的峰值,但此后两年有所下降。
这一下降趋势可能反映出非洲大陆在谷物加工方面自给能力的逐步提升,或者全球供应链重塑背景下区域贸易模式的变化。
主要的进口国包括尼日利亚(非洲国家)、南非(非洲国家)和摩洛哥(非洲国家),它们在2024年合计占据了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他重要进口国还包括加纳(非洲国家)、埃及(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非洲国家)和科特迪瓦(非洲国家)等。
进口国 | 2024年进口量 (千吨) | 2013-2024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 | 2024年进口价值 (百万美元) | 2013-2024年进口价值年均增长率(%) |
---|---|---|---|---|
尼日利亚(非洲国家) | - | 25.8 | 35 | 25.8 |
南非(非洲国家) | - | 8.9 | 13 | 8.9 |
摩洛哥(非洲国家) | - | 45.7 | 9.6 | 45.7 |
加纳(非洲国家) | 7.3 | - | - | - |
埃及(非洲国家) | 4.9 | - | - | - |
阿尔及利亚(非洲国家) | 4.6 | - | - | - |
科特迪瓦(非洲国家) | 4.6 | - | - | - |
安哥拉(非洲国家) | 2.2 | - | - | - |
坦桑尼亚(非洲国家) | 2.1 | - | - | - |
索马里(非洲国家) | 2 | - | - | - |
从进口价格来看,2024年非洲地区的片状或卷状谷物进口均价为每吨1109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5.5%。尽管价格在2022年曾飙升46%达到每吨1358美元的峰值,但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未能维持涨势。进口价格波动较大,这可能与国际粮食价格、运输成本以及各国贸易政策等因素有关。
在主要进口国中,尼日利亚(非洲国家)的进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1942美元,而坦桑尼亚(非洲国家)的进口价格相对较低,为每吨590美元。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产品种类、质量、品牌溢价以及运输距离等因素。对于中国的跨境商家而言,在考虑向非洲市场出口时,需要综合评估目标市场的价格承受能力和产品定位,以制定更具竞争力的策略。
出口表现:区域贸易活跃度提升
2024年,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的出口量飙升至5万吨,较上一年大幅增长62%。尽管在2014年曾达到6.8万吨的峰值,但近年来出口量总体呈现温和增长的趋势,尤其在2022年实现了101%的显著增长。
在出口价值方面,2024年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出口额下降至1900万美元。出口价值在2022年曾有84%的快速增长,但从2014年到2024年未能恢复到2013年2800万美元的峰值。
出口量的激增与出口价值的下降,特别是出口价格的大幅回落,形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2024年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387美元,较上一年下降了44.4%。这与高达每吨1109美元的进口均价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非洲在出口的片状或卷状谷物产品可能更多是初级加工品或较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进口的可能是高附加值或品牌化的精深加工产品。
主要的出口国包括坦桑尼亚(非洲国家)、南非(非洲国家)和博茨瓦纳(非洲国家),三者合计贡献了总出口量的80%。赞比亚(非洲国家)、埃及(非洲国家)、斯威士兰(非洲国家)和安哥拉(非洲国家)也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
出口国 | 2024年出口量 (千吨) | 2013-2024年出口量年均增长率(%) | 2024年出口价值 (百万美元) | 2013-2024年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 |
---|---|---|---|---|
坦桑尼亚(非洲国家) | 17 | 42.8 | 1.8 | 42.8 |
南非(非洲国家) | 13 | -2.0 | 9.6 | -2.0 |
博茨瓦纳(非洲国家) | 11 | 48.1 | 1.7 | 48.1 |
赞比亚(非洲国家) | 3 | - | - | - |
埃及(非洲国家) | 1.9 | - | - | - |
斯威士兰(非洲国家) | 1.5 | - | - | - |
安哥拉(非洲国家) | 0.9 | 123.3 | - | - |
在出口价格方面,2024年埃及(非洲国家)的出口价格最高,达到每吨892美元,而坦桑尼亚(非洲国家)的出口价格最低,为每吨108美元。价格差异再次凸显了产品类型和价值链定位的不同。
非洲出口量的增长和出口价格的下降,可能预示着非洲正在积极融入区域和国际谷物贸易体系,同时也在寻求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对于中国的跨境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非洲作为原材料供应地和初级加工产品出口地的潜力正在显现。我们可以关注与非洲国家的农业合作,比如引进非洲特色谷物,或者投资非洲的初级加工产业,帮助其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更大范围的合作共赢。
市场洞察与未来展望
综合来看,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市场正处于一个积极的发展阶段,消费需求和本土生产能力均稳步增长。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城市化、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等多重因素驱动。片状或卷状谷物作为方便快捷、营养丰富的食品,越来越受到非洲消费者的青睐。
进口趋势的调整,特别是进口量和进口价格的波动,提醒我们非洲市场在逐步实现自给自足的同时,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进口产品仍有需求。而出口量的显著增长与出口价格的相对走低,则为非洲提升其在区域和全球谷物贸易中的地位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揭示了其在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提升空间。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来说,非洲谷物市场的这些动态蕴含着多维度的机遇:
- 产品出口与品牌建设: 随着非洲中产阶级的壮大,对高品质、多样化谷物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在食品加工、包装和品牌营销方面的优势,将优质的片状或卷状谷物产品出口至非洲,并积极开展品牌本土化建设。
- 农业技术与设备输出: 非洲本土生产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食品加工设备支持。中国在这些领域具有成熟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可以积极向非洲出口谷物种植、收割、加工、储存等环节的机械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助力非洲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 投资与本地化生产: 考虑到非洲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各国政府鼓励本地生产的政策导向,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非洲设立合资工厂或独资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这不仅能降低物流成本,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创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真正的“本地化”与“共赢”。
- 供应链优化与物流合作: 非洲大陆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非之间的物流通道正在逐步完善。中国的跨境物流企业可以在非洲谷物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高效的仓储、运输和冷链服务,确保产品能够顺畅地流向消费者。
- 贸易政策与区域合作: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的建设,预示着非洲内部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中国的跨境企业应密切关注AfCFTA的最新进展和成员国贸易政策变化,以便更好地利用区域市场优势,拓展业务版图。
总之,非洲片状或卷状谷物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当地经济社会进步的缩影,也为全球,特别是中国的跨境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合作空间。我们应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到非洲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中,共同绘制中非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可关注此类动态,以便把握非洲市场机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frican-cereal-59b-market-62-export-boom.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