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鲣鱼市场2035年8.47亿!跨境掘金正当时
非洲,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在国际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领域也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其冷冻和鲜/冷藏鲣鱼市场,正展现出独特的区域特性和发展潜力,成为全球海产品贸易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非洲鲣鱼市场的动态,不仅有助于把握当地消费趋势,更能洞察供应链、贸易模式及投资机会。
根据海外报告呈现的最新观察,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市场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的消费量增长,达到39.8万吨。展望未来,市场仍保持稳定上升态势,预计到2035年,销量有望以年均2.7%的复合增长率继续攀升,价值也将以3.1%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届时市场总价值预计将达到8.47亿美元。这种持续的增长,体现了非洲地区对这类海产品日益增加的需求,也预示着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更大影响力。
市场概况与未来展望
2024年,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市场的消费总量达到39.8万吨,相较于2023年增长了8.4%。从2013年到2024年,该市场的销量实现了强劲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6.7%。尽管在此期间存在一些波动,但总体趋势显示,2024年的消费量已比2013年翻了一番。在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市场的总收入略有下降,为6.07亿美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从2013年到2024年,其价值年均增长4.8%,但同样伴随着明显的波动。市场价值在2023年达到6.16亿美元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回落。
市场的积极发展态势在主要消费国中表现尤为突出。塞舌尔、加纳和毛里求斯是主要的鲣鱼消费大国,合计贡献了非洲总消费量的66%。其中,塞内加尔的消费增长速度最快,从2013年到2024年实现了年均35.2%的复合增长。
消费:需求增长的驱动力
非洲大陆对冷冻和鲜/冷藏鲣鱼的需求持续增长,这背后反映了多重因素。一方面,非洲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对便捷、营养蛋白质来源的更大需求。鲣鱼因其营养价值和相对可负担的价格,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选择。另一方面,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也在逐步升级,对多样化海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加。
国家/地区 | 2024年消费量(万吨) | 2024年市场价值(亿美元) | 2013-2024年消费量复合年增长率(%) |
---|---|---|---|
塞舌尔 | 11.6 | 1.63 | 相对温和 |
加纳 | 8.2 | 1.22 | 相对温和 |
毛里求斯 | 6.6 | 1.15 | 相对温和 |
突尼斯 | - | - | 相对温和 |
马达加斯加 | - | - | 相对温和 |
塞内加尔 | - | - | +35.2 |
科特迪瓦 | - | - | 相对温和 |
注:表中数据为2024年,部分国家具体消费量数据未在原文中明确提供,仅指出其合计份额,此处以“-”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均消费量方面,塞舌尔以每人1157公斤的消费量居非洲榜首,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每人0.3公斤)。紧随其后的是毛里求斯(每人52公斤)、突尼斯(每人2.6公斤)和加纳(每人2.4公斤)。塞舌尔和突尼斯的人均消费量在过去十一年间也分别保持了年均10.3%和13.7%的增长。这些数据表明,鲣鱼在特定非洲国家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产:区域渔业的支撑
非洲大陆的冷冻和鲜/冷藏鲣鱼生产在2024年达到约27.9万吨,与2023年持平。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7.3%,展现出非洲渔业部门的显著发展。尽管在2022年产量达到28.3万吨的峰值后略有下降,但整体生产能力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国家/地区 | 2024年产量(万吨) | 2013-2024年产量复合年增长率(%) |
---|---|---|
塞舌尔 | 11.5 | 相对温和 |
加纳 | 8.3 | 相对温和 |
塞内加尔 | 2.6 | 相对温和 |
几内亚 | - | 相对温和 |
佛得角 | - | 相对温和 |
毛里求斯 | - | 相对温和 |
安哥拉 | - | +25.5 |
科摩罗 | - | 相对温和 |
注:表中数据为2024年,部分国家具体产量数据未在原文中明确提供,仅指出其合计份额,此处以“-”表示。
按价值计算,2024年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的产量估算为4.03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值年均增长4.8%。塞舌尔、加纳和塞内加尔是主要的生产国,合计贡献了总产量的80%。值得关注的是,安哥拉的鲣鱼产量在过去十一年间增长最快,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5%,这可能与当地渔业政策支持和资源开发有关。非洲部分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发展渔业的潜力,这对满足当地消费和促进出口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
进口: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虽然非洲本地产量不俗,但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进口扮演着关键角色。2024年,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进口量达到约15万吨,较2023年增长了29%。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量年均增长4.1%,这表明进口是确保非洲市场供应稳定的重要途径。尽管进口量在2019年达到15.9万吨的峰值后有所回落,但2024年的反弹增长显示出强劲的需求韧性。
按价值计算,2024年非洲的鲣鱼进口额为2.4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额年均增长1.2%。毛里求斯是最大的进口国,进口量约为5.7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8%。突尼斯(21%)、马达加斯加(13%)、摩洛哥(7.2%)、塞舌尔(6.7%)和科特迪瓦(6.1%)紧随其后。佛得角的进口量增幅最大,从2013年到2024年实现了年均22.0%的复合增长。
国家/地区 | 2024年进口量(万吨) | 2024年进口额(百万美元) | 2013-2024年进口量复合年增长率(%) |
---|---|---|---|
毛里求斯 | 5.7 | 96.0 | 相对温和 |
突尼斯 | 3.2 | 49.0 | 相对温和 |
马达加斯加 | - | 31.0 | 相对温和 |
摩洛哥 | - | - | 相对温和 |
塞舌尔 | - | - | 相对温和 |
科特迪瓦 | - | - | 相对温和 |
佛得角 | 0.35 | - | +22.0 |
注:表中数据为2024年,部分国家具体进口量或进口额数据未在原文中明确提供,仅指出其合计份额,此处以“-”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非洲的鲣鱼进口价格为每吨1607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29.2%。总体而言,进口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下降趋势可能受到全球鲣鱼供应量、国际油价以及海运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非洲地区的进口商而言,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其采购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在主要进口国中,摩洛哥的进口价格最高,为每吨2089美元,而科特迪瓦的进口价格最低,为每吨1164美元。这种价格差异可能反映了物流成本、产品质量差异以及各国的关税政策等因素。
出口:非洲海产品走向世界
非洲不仅是鲣鱼的重要消费地和生产地,也扮演着区域内和国际市场的出口角色。2024年,在经历了五年的下降之后,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的海外出货量实现了显著增长,销量增加了27%,达到3万吨。然而,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总量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尽管在2018年曾达到10.6万吨的峰值,但在随后的年份里保持在较低水平。
按价值计算,2024年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的出口额为4100万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额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区域内消费需求增加以及捕捞配额限制等因素有关。
国家/地区 | 2024年出口量(万吨) | 2024年出口额(百万美元) | 2013-2024年出口额复合年增长率(%) |
---|---|---|---|
塞舌尔 | 0.93 | 13.0 | 相对温和 |
塞内加尔 | 0.88 | 14.0 | 相对温和 |
加纳 | 0.32 | - | 相对温和 |
佛得角 | 0.3 | - | 相对温和 |
几内亚 | 0.29 | 4.5 | 相对温和 |
摩洛哥 | 0.15 | - | +16.7 |
毛里塔尼亚 | 0.11 | - | +11.3 |
注:表中数据为2024年,部分国家具体出口额数据未在原文中明确提供,仅指出其合计份额,此处以“-”表示。
塞舌尔和塞内加尔是主要的鲣鱼出口国,两者合计占2024年总出口量的60%。加纳、佛得角、几内亚和摩洛哥也贡献了相当一部分出口份额。在主要出口国中,摩洛哥的出口量增长最快,从2013年到2024年实现了年均16.7%的复合增长。
出口价格方面,2024年非洲的鲣鱼出口价格为每吨1358美元,较2023年下降了12.1%。与进口价格类似,出口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可能对非洲出口商的利润空间构成挑战。在主要供应国中,摩洛哥的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吨1649美元,而加纳的价格最低,为每吨695美元。塞内加尔的出口价格增长率最高,从2013年到2024年年均增长4.3%,这可能与其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或特定市场策略有关。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启示与展望
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市场的动态,为中国跨境电商和贸易企业提供了多方面的参考。
首先,非洲市场强劲的消费增长潜力不容忽视。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对高品质、易储存海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中国企业在拓展非洲市场时,可以关注当地消费者偏好,提供符合其饮食习惯和购买力的鲣鱼产品,包括加工罐头、冷冻鱼段等不同形式,并注重品牌建设和渠道下沉。
其次,非洲作为重要的鲣鱼生产和贸易区域,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对中国乃至全球市场都有影响。中国企业可以考虑在非洲地区进行供应链布局,例如投资冷链物流、加工设施,或与当地渔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确保货源稳定、降低采购成本。
再者,进口和出口价格的波动提示我们,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中国跨境企业应加强市场风险研判,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汇率、贸易政策等变化,灵活调整采购和销售策略,利用期货等金融工具对冲风险。同时,非洲各国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可能为精细化贸易操作提供空间。
最后,非洲的渔业资源和潜力巨大,但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企业在与非洲国家开展渔业合作时,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支持当地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共同推动非洲渔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非洲冷冻和鲜/冷藏鲣鱼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域,其消费、生产、进出口及价格的变动,都值得中国跨境从业人员持续关注。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动态,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为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合作开辟新的路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frica-tuna-market-847m-by-2035-gold-rush-now.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