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进口单价$5700,出口$205!中国卖家新机遇!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共同推动着空调市场持续演进。特别是在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产销动态,不仅深刻影响着国内经济运行,也折射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理解这一细分市场的趋势,对于国内众多从事跨境贸易、制造及相关服务的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海外报告近期公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市场展现出显著的活力。国内消费量达到750万台,市场价值为49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在该类空调设备的生产量更是高达1700万台,这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在全球空调供应链中扮演的“净出口国”角色。展望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0万台,总价值将攀升至98亿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十年间,该市场在销量和价值上将分别实现约6.3%和6.5%的年复合增长率。
市场消费态势
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国内消费量增至750万台,同比增长0.6%。这是继连续三年下滑后,消费量连续第二年实现增长。回顾历史数据,尽管整体消费量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但仍有波动。例如,2017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同比增长1.5%。该类产品消费量曾在2014年达到790万台的峰值,但在2015年至2024年间未能再次超越。
从市场价值来看,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市场的规模略有下降,达到49亿美元,较上一年减少5.7%。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在回顾期间,市场价值曾经历显著的收缩,尤其是在2017年达到82亿美元的高点后,从2018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维持在较低水平。
生产能力解析
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生产能力在2024年实现了快速增长,产量达到1700万台,较2023年增长7.2%。从2013年至2024年的十一年间,总产量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2.4%。然而,在此期间,生产量也经历了明显的波动。例如,2018年产量增幅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50%。尽管生产量曾在2021年达到1800万台的峰值,但从2022年至2024年,产量维持在略低的水平。
以出口价格估算,2024年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生产价值显著增长至35亿美元。虽然整体生产价值呈现温和收缩趋势,但在2015年曾出现15%的显著增长。生产价值在2016年达到55亿美元的峰值,随后从2017年到2024年,生产价值有所回落。
进口市场洞察
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进口量增至1万台,较上一年增长7.2%。这是继连续两年下滑后,进口量连续第三年增长。尽管进口量总体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但在2015年曾出现81%的显著增长,达到3.8万台的峰值。然而,从2016年到2024年,进口量的增长未能恢复到原有势头。
从价值来看,2024年该类空调设备的进口额显著扩大至5900万美元。在回顾期内,进口价值也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2015年进口价值增速最为显著,增长52%,达到1.09亿美元的峰值。从2016年到2024年,进口价值的增长未能重拾动力。
主要进口来源地
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主要进口来源地集中在亚洲和北美地区。
进口来源地 | 进口量(千台) | 进口额(百万美元) |
---|---|---|
韩国 | 2.4 | 20 |
美国 | 2.3 | 11 |
墨西哥 | 1.2 | - (非前三大) |
日本 | - (非前三大) | 8.7 |
德国 | - (非前三大) | - (非前三大) |
这些主要供应商在总进口量中占据了显著份额,其中韩国、美国和墨西哥合计贡献了58%的进口量。在进口价值方面,韩国、美国和日本则共同构成了总进口价值的67%。值得注意的是,马耳他(地中海岛国)在进口量增长方面表现突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3.5%。
进口产品类型
2024年,中国进口的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产品类型 | 进口量(千台) | 进口额(百万美元) |
---|---|---|
带制冷装置和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 | 4.6 | 16 |
带制冷装置但不带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非窗式或壁挂式) | 3.7 | 31 |
不带制冷装置的空调设备 | 2.9 | 14 |
在这些主要产品类型中,“带制冷装置和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进口量增长速度最为显著,年复合增长率为-1.2%(数据原文如此,可能表示下降速度较慢或相对其他类型有微弱优势)。而在进口价值方面,“不带制冷装置的空调设备”则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呈现出相对较好的趋势。
进口价格动态
2024年,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台5700美元,较上一年增长5.8%。总体而言,进口价格表现出强劲的扩张。2021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平均进口价格同比增长88%。因此,进口价格曾在2021年达到每台1.2万美元的峰值。从2022年到2024年,平均进口价格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平均进口价格差异显著。2024年,价格最高的产品是“带制冷装置但不带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非窗式或壁挂式)”,每台8200美元。而“带制冷装置和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的价格相对较低,每台3500美元。
在主要供应商中,荷兰(欧洲国家)的进口价格最高,每台5.4万美元,而墨西哥的进口价格相对较低,每台871美元。
出口格局分析
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出口总量达到970万台,较上一年增长13%。在回顾期内,出口量呈现强劲增长。2018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增幅高达169%。出口量曾在2021年达到1000万台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量略有下降。
从价值来看,2024年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出口额激增至20亿美元。2013年至2024年间,出口总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3%,但在此期间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2020年的增长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34%。在回顾期内,出口价值在2024年达到了创纪录的高点,并有望在短期内保持增长。
主要出口目的地
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主要出口目的地高度集中。
出口目的地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占总出口额份额(%) |
---|---|---|
美国 | 24 | 19 |
日本 | 4.5(约) | - (非前三大) |
墨西哥 | 4.1 | - (非前三大) |
俄罗斯 | - (非前三大) | 4.5 |
马来西亚 | - (非前三大) | 4 |
美国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总出口量的24%,其出口量(230万台)是第二大目的地日本(43.3万台)的五倍多。墨西哥以4.1%的份额位居第三。在出口价值方面,美国仍是最大的海外市场,占总出口额的19%。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出口产品类型
2024年,中国出口的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主要类型如下:
产品类型 | 出口量(百万台) | 出口额(十亿美元) |
---|---|---|
带制冷装置但不带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非窗式或壁挂式) | 6.1 | 1.1 |
不带制冷装置的空调设备 | 2.2 | 0.269 |
带制冷装置和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 | - (非前三大) | 0.614 |
其中,“带制冷装置但不带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非窗式或壁挂式)”是最大的出口类型,占总出口量的63%。其出口量是第二大产品类型“不带制冷装置的空调设备”(220万台)的三倍。在出口价值方面,“带制冷装置但不带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以11亿美元位居榜首。
出口价格动态
2024年,中国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台205美元,较上一年增长2.9%。然而,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总体呈现显著收缩。2015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39%。出口价格曾在2016年达到每台471美元的峰值,但从2017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产品类型之间的出口价格差异明显。其中,“带制冷装置和冷热循环切换阀的空调设备”价格最高,每台461美元。而“不带制冷装置的空调设备”的平均出口价格相对较低,每台120美元。
在主要出口市场中,平均出口价格也存在显著差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平均出口价格最高,每台877美元。而出口到英国的平均价格最低,每台128美元。
总结与展望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非窗式或壁挂式空调设备市场中的全球领先地位。庞大的生产能力和显著的出口量,使得中国成为全球该类产品的主要供应源。国内市场消费稳健增长,而对外贸易则凸显了其国际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产品的高平均单价与出口产品的较低平均单价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可能反映出中国在进口方面更侧重于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更大的高端或特种空调设备,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或技术升级。而在出口方面,中国则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主要供应具有成本优势、面向大众市场的标准化产品。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这些数据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号。一方面,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生产能力的稳定,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坚实支撑。另一方面,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日本等主要出口目的地,以及韩国、美国、日本等主要进口来源地的动态,都值得密切关注。了解不同国家对不同类型空调设备的需求偏好、价格敏感度以及贸易政策变化,将有助于企业更精准地制定市场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并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特别是面对未来十年的市场增长预期,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创新与升级: 针对高端进口产品的高价值,思考如何提升自身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逐步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 市场多元化: 持续深化与现有主要出口市场的合作,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增长区域,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 供应链韧性: 关注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波动,优化采购和生产布局,确保供应链安全高效。
- 贸易政策变化: 密切跟踪主要贸易伙伴的政策动向,特别是关于环境标准、技术壁垒和关税调整等,做好风险预判和应对。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c-import-5700-export-205-china-seller-edge.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