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骤降25%!美法案恐酿人才流失,寒蝉效应蔓延
上周,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食堂里,我遇见了一位中国教授和两名学生。他们坐在角落,眉头紧锁,聊着最近美国政客的风波——国务卿鲁比奥要求撤销“关键领域”中国留学生的签证,国会共和党人还推出一项法案,要全面禁止中国学生赴美。新媒网跨境获悉,这场风波已悄然蔓延,无数中国家庭正重新审视留学计划。
“就算法案没通过,伤害也已经造成了,”吕晓波教授说。他是奥斯汀分校的政府学专家,语气里带着无奈。“中国学生向来务实,但现在呢?谁还敢赌上未来?学业随时可能中断,这种不确定性像根刺,扎在心上拔不掉。”他顿了顿,补充道,“木已成舟了。”
旁边的两名中国学生点了点头,压低声音分享朋友的近况。他们不敢暴露身份,生怕签证出问题。一个朋友放弃了美国顶尖新闻学院的录取,转头去了香港大学;另一个拒了麻省理工的offer,选择回老家当公务员。还有个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书的,正纠结要不要打包回国。“这些不是孤例,”其中一人苦笑,“我们像走在薄冰上。”
奥斯汀分校的高层也证实了这个趋势。一名教务主管私下透露,几名优秀的中国研究生申请者突然撤回了材料,连解释都没留。校园里的中国学生更是沉默,没人敢公开批评这些政策。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所大学有1400多名中国学生,但校方对此闭口不谈——寒蝉效应已经笼罩了整个群体。
川普政府把中国留学生渲染成“安全威胁”,贸易战的火药味又添了把柴。保守派的反华情绪日益尖锐,各州却还在盘算:招中国学生到底值不值?共和党众议员莱利·摩尔的《停止中共签证法案》更火上浇油。三月提出时,他扬言要全力推动:“中国学生不是来学习的,他们是活间谍!”他咬定,拿了政府奖学金的人必须定期向使馆汇报,可证据呢?半张纸都拿不出来。
得州的那两名学生听了直摇头。他们和采访的其他八名中国师生一样,除了填签证表,和中国政府毫无瓜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白洁曦一针见血:“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美是为了扎根贡献。”她翻出数据:STEM领域四分之三的中国研究生留下工作,AI博士生比例更高。“摩尔的法案充满排外情绪,”国会亚太裔主席孟昭文痛斥,“它传递的信号是——华裔不属于这里。”
寒蝉效应早已发酵。国际教育协会数据显示,中国留美人数从2019年的37万暴跌到去年27.7万,降幅超25%。加州州立大学的韦斯特教授叹气:“连印度家庭都开始担忧——下一个轮到我们吗?”范德比尔特大学的洛奇教授更不解:“我们在拒绝中国最顶尖的人才!他们争着来,祖国抢着留,我们却关门?”他所在的大学有700多名中国学生,宾夕法尼亚大学更超过2000人,连川普母校也不例外。
新媒网跨境预测,若政策延续,美国将重蹈覆辙:吓跑人才,削弱创新,最终伤及自身。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