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巨震!运费暴涨2.5刀,美免税取消,20国暂停!
这个旺季,任务艰巨
眼下,全球贸易大环境瞬息万变,对于许多奔波在跨境贸易前线的商家朋友们来说,每一次政策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特别是近期,一些重要的调整正在悄然发生,大家肩上的担子,可真是又重了几分。
新媒网跨境获悉,就在最近,全球知名的货运公司联合包裹(UPS)对外发布了新的公告,宣布从今年的9月8日开始,他们将针对一部分发往美国的包裹,加收一笔国际处理费用,每件包裹将多出2.5美元。这笔新费用,涵盖了所有通过联合包裹全球服务进口到美国的货物,无论是快速服务、特快服务还是北美特快服务,都无一例外。这无疑增加了跨境运输的成本,让不少商家开始盘算新的物流方案。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家物流巨头联邦快递(FedEx)也做出了类似的调整,宣布上调其美国包裹的费用。他们规定,所有进口到美国的货物,无论是按批次还是按单个包裹计算,都将收取入境处理费,费用标准也从原本的1.5美元提高到了2.5美元。两大巨头不约而同地提升费用,这其中的缘由,自然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大家普遍认为,这次运费的普遍上涨,与美国即将取消的一项重要税收优惠政策有着直接的关联。此前,美国相关方面已经对外宣布,为了更好地打击毒品走私和一些进口商利用规则逃避关税的行为,他们将在8月29日正式取消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进口商品所享有的免税政策。这意味着,以往许多小额包裹能够直接免税进入美国市场的便利,将不复存在。这项规定可不是针对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它没有实施对象上的限制,所有计划进入美国市场的贸易货品,都将受到这项新政策的影响。
这项政策的调整,对货运公司而言,无疑意味着工作量的急剧飙升。过去,大量走免税通道的小额包裹,现在都需要增加复杂的申报流程。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大规模的业务流程调整,对货运公司的运营安排和资源调配,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处理这些额外的申报工作,这正是导致成本上涨,进而体现在运费上的直接原因。
而对于那些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来说,这次的挑战更是巨大。自8月26日开始,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在内的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邮政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暂停了部分对美包裹业务。这一举动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
一方面,由于免税政策的取消,这些国家的邮政公司需要重新制定计费规则,并对原有的系统进行修改和升级,以适应新的海关申报要求。这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技术投入。另一方面,政策的变化带来了连锁反应,引发了一系列重组工作。这不仅需要邮政公司自身作出迅速的应对,更需要美国海关方面能够给出明确、清晰的调整方向和操作指引。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明确的方向似乎还不明朗,导致了许多不确定性。
比如说,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就曾在一份对外声明中明确表示,目前仍然有许多关键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们特别强调,未来究竟由谁来征收关税、具体的征收方式是怎样的,需要哪些额外的申报数据,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准确地传输给美国海关,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这种不确定性,无疑给跨境物流带来了巨大的操作难度和风险。
显然,一项政策的变化,从生效到最终落地执行,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作为跨境包裹运输的核心环节,货运公司往往是首当其冲,第一个感受到压力。而对于广大跨境卖家来说,货运政策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经营策略和成本利润。因此,跨境卖家朋友们要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就必须对整个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确保自己的经营策略能够及时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零售业巨头们的应对策略,也成了大家学习和借鉴的样本。其实,无论是美国最低限度豁免政策的取消,还是货运巨头们因此而上涨运费,这些变化在最终确定之前,都并非毫无征兆。
早在今年的4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明确表示,要“堵住最低限度豁免的漏洞”。到了5月份,更是直接关闭了来自中国的小额商品免税通道。此后,这项政策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延伸到了全世界范围。可以说,正是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最终导致了800美元免税政策的彻底取消。
也正因如此,市场上那些在跨境贸易领域规模较大、影响力超强的零售巨头们,都早早地开始研究应对策略,力求将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
比如,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其8月份的财报会议上,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就透露,在过去一个完整的财季里,沃尔玛一直在积极尝试降低关税带来的影响。他们的策略包括:有针对性地调整商品价格,以适应新的成本结构;加快从海外进口商品的速度,争取在加征关税之前多囤积一些库存,减少后期成本;同时,还积极增加高价商品的种类,以提升整体利润率,对冲部分成本上涨的压力。根据外媒的报道,沃尔玛此举是为了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但道格·麦克米伦也坦言,到目前为止,关税成本的上涨趋势并未停止,他们预计在未来的两个季度里,关税成本还将持续走高。这表明,即使是沃尔玛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无法完全规避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需要持续投入精力应对。
作为与沃尔玛并肩的本土零售巨头,塔吉特百货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小,甚至塔吉特在经营上还处于营收下滑的状态。今年6月,有知情人士向外媒透露,塔吉特正在积极测试一种全新的工厂直销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从工厂直接发货给消费者,从而大幅度削减中间环节的物流成本。通过降低成本,塔吉特希望能够扩大低价商品的种类,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振销售业绩。这种对供应链模式的创新,体现了企业在困境中求变的决心。
而另一边,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除了要应对关税成本的上涨和销售额的下滑,还要面对市场需求萎缩的严峻挑战,可谓是压力山大。为了应对这种多重困境,百思买在5月份就主动下调了全年业绩预期,并向市场发出警告,表示商品价格可能会因此上涨。到了8月份,百思买又宣布重新运营其美国电商市场,并引入了第三方卖家。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补全现有的产品线缺口,新增一些可以与现有商品形成搭配的品类,同时,也希望通过扩大利润率较高的文娱类商品,来提升整体的盈利能力。根据外媒的分析,百思买的这一系列动作,旨在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寻求新的增长点。
新媒网跨境认为,从这些行业巨头的应对策略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跨境货运业,还是传统零售业,即便身处市场头部地位,也难以避免政策变化所引发的诸多影响。甚至可以说,越是规模庞大、涉及面广的头部平台,受到的影响可能越大,因为它们的业务体系更加复杂,调整起来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广大的跨境卖家朋友们而言,这些行业巨头所做出的任何调整,既是一种警醒,也是一个学习和效仿的示范。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市场里,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与时俱进地适应市场变化,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到属于自己的一条出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