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半年狂查131万假货!中国卖家入狱,最高恐罚27亿!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句老话,在咱们如今这个全球互联互通的时代,尤其是在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大潮中,显得格外有深意。眼看着全球贸易的边界日益模糊,无数商家和商品跨越重洋,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选择。然而,就在这繁荣的背后,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作祟,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电商欺诈等不良现象也随之浮出水面,挑战着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信任。
但别担心,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密切关注,并持续加大打击力度,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这不,最近从东南亚传来好消息,咱们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泰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方面,就展现出了令人称赞的决心和成效。
严打不法行为,成果喜人
泰国方面对制假售假行为的打击,可谓是雷厉风行、毫不手软。据了解,泰国知识产权局(DIP)与当地警方、技术犯罪打击部门(TCSD)以及知识产权所有者的私营部门代表强强联合,共同组建了一个专门打击假冒商品的特别工作组。这个团队可不是吃素的,他们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线上平台和各大实体商城的打假行动上,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地进行围堵。
用泰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局长努萨拉·坎查纳库尔女士(Nusara Kanjanakul)的话说,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紧密的协作,今年上半年,他们的成绩单非常亮眼。这个特别工作组共处理了高达139起侵权案件,并成功查获了数量惊人的仿冒商品,总计多达1,310,373件!这个数字背后,是泰国政府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的打假行动中,泰国特别工作组还成功“揪”出了两家大型的假冒商品网络分销平台。这可真是直捣黄龙!执法人员顺藤摸瓜,从这些网络平台追溯到源头,一共查获了70万件种类繁多的假冒商品。这批假货的范围可不小,从咱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洗发水、护肤霜,到膳食补充剂,甚至是手机配件,可以说是涵盖了方方面面。虽然相关部门没有透露这两家电商平台的具体名称,但这次行动无疑给那些企图通过网络销售假货的不法分子敲响了警钟。
当然,线下的打击力度也丝毫不减。除了线上成果,剩下的60多万件违规商品,主要是泰国警方在商业区进行突击检查时查获的。这些假货种类也很广泛,包括各种皮具、衬衫、裤子、配饰,甚至还有汽车的发动机零件产品。为了更全面地净化市场环境,一支特别行动小组更是深入泰国首都曼谷的30家大型百货商店,对商品进行细致检查,并从中查出了大批假冒伪劣产品。这表明,泰国官方对于制假售假的打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
对此,努萨拉·坎查纳库尔局长也再次语重心长地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前,假冒产品正凭借低廉的价格优势,大量生产和销售。因此,我们衷心敦促每一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务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最好选择那些价格合理、信誉可靠的渠道进行购买,千万不要被一时的低价蒙蔽了双眼,最终吃亏上当。” 这番话,也道出了保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近年来泰国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方面从未松懈。各部门之间协同联动,积极构建起一道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防线,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健康、透明的市场环境。就在不久前,泰国总理办公室也曾发布消息称,从2024年10月到2025年3月期间,泰国财政部下属的消费税厅就积极开展了打击违反《消费税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共计处理了18,254起案件。其中,就包含了多起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相关的案件。而酒类、烟草、油及油制品、摩托车等品类,更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受到了重点关注。
通过细致的统计,这些假冒商品案件已开出的罚款金额就达到了4亿泰铢,而预计的罚款总额更是有望超过27亿泰铢。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些惊人的数字,足以体现泰国政府在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决心和力度。这不仅是对制假售假者的有力震慑,更是对正规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的坚决捍卫。
持续加码,净化市场环境
泰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局长努萨拉·坎查纳库尔曾明确指出:“泰国相关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其是在日常消费品方面。”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尽管假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泰国电商市场针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无疑正在持续增强,且呈现出常态化、制度化的趋势。
今年年初,泰国商务部就联合了16个政府部门,包括当地的商务、海关、警务等多个职能部门,同时还携手了包括Shopee、Temu、TikTok Shop在内的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共同加大了对线上销售不合格、不合规以及劣质产品行为的整治力度。这种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联手打假的模式,无疑构建起了一道更加全面、高效的防线。
泰国商务部长皮查伊·纳里普塔潘表示,他们将严格执行“通知与下架”政策。这意味着,任何被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都将被立即下架并禁止销售,以此来保护消费者免受线上劣质产品的侵害。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提高了电商平台的责任感,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层更坚实的保护屏障。
除了直接下架违规产品,新媒网跨境认为,泰国商务部还在积极构建长效机制,以保障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他们承诺将从多维度出发,加强产品安全监管:一方面,通过发布宣传资料,广泛普及知识,提升消费者和商家对合法合规产品的认知,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到市场净化中来;另一方面,还将出台更加细致的产品监测指南,强化监管执行力度,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
随着泰国电商合规化工作的有序推进,对于咱们广大的跨境卖家而言,这无疑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遵守市场法规、确保产品认证和税务合规,已经不仅仅是经营的“加分项”,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一旦卖家触及红线,各种严厉的处罚就会随之而来,绝无侥幸可言。
咱们新媒网跨境获悉,此前就有一个鲜明的案例。泰国官方睫毛膏品牌Mae Rung与警方合作,成功查获了一起严重的假冒产品事件。经过警方深入调查,发现售假人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男子陈某。他销售的假冒睫毛膏产品,不仅在包装上与正品极为相似,足以以假乱真,而且数量庞大,大约有3000件,其中一部分甚至已经装箱准备代发出去。尽管陈某在被捕后否认自己是货主,试图推卸责任,但泰国警方还是依法对其进行了逮捕,并扣押了所有假货睫毛膏。
根据泰国法律的明确规定,销售假冒商标的违法行为,最高可面临四年监禁,并处以40万泰铢的罚款,或者监禁与罚款并罚。而销售侵犯版权的商品,处罚则更为严厉,最高可达四年监禁,并处以80万泰铢的罚款,同样可以监禁与罚款并罚。可以预见的是,等待陈某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这个案例也给所有跨境卖家敲响了警钟:切勿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电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监管的日益完善,未来各大市场,特别是咱们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将继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陈某的案例也再次警示我们,作为跨境电商从业者,必须时刻将合规经营放在首位,确保所售商品质量过关、来源合法,坚守诚信经营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走得更远,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诚信、健康、充满活力的全球电商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