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电商“变天”:佣金狂涨21.5%,平台集体收割卖家!
东南亚电商平台集体“涨价”,卖家们如何应对这场“大考”?
近年来,东南亚电商市场如同烈火烹油,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巨大的消费潜力吸引了全球目光,无数商家涌入这片蓝海,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一场关于“盈利能力”的竞速赛也悄然打响。即便年交易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对于行业巨头们而言,持续增长的运营成本、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投资者对盈利的殷切期盼,都构成了巨大的业绩压力。
新媒网跨境获悉,为应对挑战、拓展利润空间,东南亚电商巨头们纷纷开始调整平台费率结构,希望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这一系列政策调整,无疑给平台上的众多卖家,尤其是那些辛勤耕耘的中国跨境卖家,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挑战。
最近,Shopee泰国站点便发布了最新公告,预示着一场费率结构的大调整即将到来。平台方面表示,此举旨在持续提升服务与资源质量,为不同类型的卖家群体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从而促进整个平台生态的健康有序发展。这番表态,无疑为平台的涨价行为披上了一层“优化生态”的外衣。
具体来看,从当地时间2025年9月1日起,Shopee泰国站点的佣金费率将进行全面上调。对于那些选择跨境直邮及三方仓服务的商城卖家,原先17.12%的佣金费率将统一上调至18.19%。而跨境直邮及三方仓的非商城卖家,佣金也将从之前的14.98%提高到16.05%。这意味着,无论是品牌旗舰店还是普通个体商家,只要选择跨境物流方案,都将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
不仅如此,针对在东南亚当地设有海外仓或利用南宁仓服务的卖家,其佣金费率也同步进行了调整。其中,海外仓及南宁仓的商城卖家佣金费率将上调1.07个百分点,达到11.77%;而非商城卖家的佣金费率则从8.56%升至9.63%。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提及的所有佣金费率,均已包含了增值税,这是平台在合规运营方面的重要体现。
除了佣金率的提升,9月1日起,Shopee泰国站点还将新增一项“平台基础设施费”,按照每单1.07泰铢(约合人民币0.24元)的标准收取,同样已含增值税。这项费用将适用于泰国站点的所有店铺,无论订单金额大小或商品品类。这笔看似不高的固定费用,对于那些利润空间本就微薄、客单价不高的中小卖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每一笔订单,都将额外产生一笔固定的开支,这迫使卖家必须更加精打细算,提高运营效率。
事实上,泰国站点的调整并非孤例,这股“涨价潮”正席卷Shopee在东南亚的多个主要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Shopee就已经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类似的行动,不断调整费用结构。
例如,早在今年2月,Shopee新加坡本土店就发布通知,宣布自2025年3月18日起,所有非商城订单和非本地订单的佣金费率将从5.45%上调至7.63%。虽然新加坡市场体量相对较小,但其作为区域枢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费率调整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进入5月,Shopee官方再次发出通知,自北京时间2025年5月12日起,马来西亚站点的跨境直邮店铺佣金费率上调幅度超过两个百分点,直接达到18.6%。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站点的三方仓独立店铺以及PFF(一店多运)服务的佣金也统一上涨至18.36%。马来西亚作为东南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其市场活跃度高,此次佣金调整对当地及跨境卖家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除了直接上调佣金费率,Shopee还在多个站点针对卖家的交易笔数收取了新的固定费用。这种策略旨在通过小额、多次的方式,进一步增加平台的营收。
例如,从7月1日起,Shopee越南站点便新增了平台基础设施费用,要求卖家每单缴纳3000越南盾。对于拥有大量低价商品的卖家来说,这笔费用无疑会蚕食其本已不高的利润。紧接着,7月16日起,Shopee马来西亚站点也开始向本土卖家收取0.5令吉/单的平台支持费。这同样是一种固定费用,旨在覆盖平台在技术支持、客服维护等方面的投入。
而在7月20日起,Shopee印度尼西亚站点更是对卖家每笔完成的交易收取1250印尼盾(约合人民币0.56元)的订单处理费。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市场,其庞大的交易量意味着这笔费用将为平台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对于当地的数百万卖家而言,则意味着每一笔辛勤付出的交易,都需要额外承担一份“成本”。
毫无疑问,作为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电商平台之一,Shopee近期如此频繁地调整费率、新增收费项目,无疑给广大的卖家群体带来了沉重的经营压力。不少卖家感叹,这日子真是越来越难熬了。一位在Shopee上销售二手商品的卖家就直言不讳地表示:“考虑到Shopee目前向卖家和买家收取了这么多费用,这确实让人感到有些负担。但实际上,作为卖家和买家,我们并没有从这些增加的费用中看到相应服务有显著提升。”这种普遍存在的疑惑和不满,反映了卖家对平台透明度和服务质量的期待。
面对持续上涨的平台费用,部分卖家开始考虑“用脚投票”,转投其他电商平台。然而,现实情况是,整个东南亚电商市场都面临着类似的盈利压力。这并非Shopee一家独有的现象,其他头部电商平台也纷纷行动起来,陆续宣布了各自的涨价计划。这股“涨价潮”似乎预示着,东南亚电商行业已经告别了纯粹烧钱抢市场的阶段,开始进入精细化运营、追求盈利的新周期。
不久前,TikTok Shop by Tokopedia平台也对外宣布,为了进一步优化印度尼西亚全国范围内的物流网络建设,自8月11日起,该平台将对每笔成功交付的订单收取1250印尼盾(约合人民币0.6元)的订单处理费。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费用无论订单最终是否发生退款,只要商品完成发货,TikTok就将直接从交易金额中扣除。只有那些尚未发货的订单才可豁免此费用,即使消费者后续选择退货,这笔订单处理费也不会退还给卖家。这种“只要发货就收费”的模式,无疑增加了卖家的风险,也要求他们对库存管理和发货流程更加谨慎。
无独有偶,东南亚另一大电商巨头Lazada也紧随其后。继今年3月上调跨境商家佣金费率和金币折扣最低费率后,其马来西亚站点近期又发布公告,称将在7月18日后调整卖家佣金费率。通用商品、时尚、快消品、电子产品等多个品类的佣金普遍上调2%至5%,其中电子产品应收费率最高,达到了令人咋舌的21.5%。这意味着,销售电子产品的商家,将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将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平台调整佣金结构是其商业权利,也是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策略。然而,Shopee、Lazada、TikTok Shop等头部电商平台接连涨价,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东南亚电商生态内部的紧张关系。对于平台而言,此举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投资者预期;而对于卖家而言,不断上涨的费用则意味着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经营风险随之增加。
这种紧张关系在今年6月底表现得尤为明显。在马来西亚,十几名电商卖家因不满电商平台的新政策和收费制度,联合发起了一场请愿活动。他们在当地议员的陪同下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呼吁政府和平台能够重视他们的诉求。这些诉求包括:佣金调整前需加强与卖家的事前沟通,避免新增费用与现有收费项目重复,以及优化先买后付等金融服务的手续费结构等等。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维权”,更体现了平台与卖家之间建立公平、透明、共赢关系的重要性。
新媒网跨境认为,头部电商平台的每一项政策调整,都直接关乎着数百万卖家的生存与发展。平台在追求自身商业利益的同时,必须充分兼顾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健康。只有充分理解和考虑卖家的经营压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策略与整个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对于广大的跨境卖家而言,面对这股“涨价潮”,被动接受并非长久之计。主动应对,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才是破局之道。首先,卖家需要深入分析各项新费用对自身利润的影响,精细化成本核算,从而调整产品定价策略。其次,优化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其他环节的成本,例如通过批量采购、优化物流方案等方式,进一步压缩开支。
此外,多元化布局也显得尤为重要。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以考虑在多个电商平台同步运营,甚至布局独立站,以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性。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跳出单纯的价格竞争,通过优质的服务和独特的品牌故事来吸引并留住消费者,从而获得更高的议价能力。
总而言之,东南亚电商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这既是挑战,也蕴藏着新的机遇。平台与卖家唯有携手共进,才能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