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骤降7成!传音紧急赴港募资10亿,非洲王押宝电动车
提及科技企业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助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最近,关于中国科技巨头传音控股的一则消息,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了解,传音控股正在积极考虑赴中国香港进行二次上市,并已与相关专业顾问展开深入探讨。此次潜在的上市计划,预计将筹集约10亿美元的资金,但这仅仅是初步的意向,具体的规模和最终的上市地点目前都还在商议之中。新媒网跨境获悉,由于该计划尚处于早期酝酿阶段,未来也有可能选择其他的资本市场进行布局。
传音控股,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企业,总部扎根于中国的创新之都——深圳南山。从2008年起,它便敏锐地捕捉到了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毅然将战略重心转向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以智能手机作为切入点。传音控股深入研究当地用户的实际需求,推出了许多富有针对性的创新功能。比如,他们提供了超长续航的手机,极大缓解了非洲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的困扰,这对于许多电力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区域而言,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双卡双待的设计,则方便了用户在不同运营商网络间自由切换,满足了当地普遍的多卡使用习惯,这种接地气的创新赢得了广泛赞誉。更令人称道的是,传音控股针对深色肤色用户进行了摄像头算法的深度优化,让当地消费者能够拍出更自然、更美的照片,这无疑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凭借这些独到的策略,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迅速崛起,不仅站稳了脚跟,更是在短时间内超越了众多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包括来自韩国的三星以及中国的华为等巨头,成为了当地当之无愧的“手机之王”。在随后的十年间,传音控股的足迹遍布全球,成功将业务版图拓展至东南亚、印度以及中东等多个新兴市场,并都在当地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领先地位。
根据全球知名技术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数据,在今年第一季度,传音控股的手机产品在全球几大关键新兴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无论是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还是中东地区,其手机出货量都稳稳地跻身当地市场的前五名,彰显了其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广泛影响力。尤其在非洲市场,传音控股更是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以压倒性的优势领跑同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非洲手机之王”,其市场份额和用户忠诚度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尽管传音控股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年营收早已迈入百亿人民币的大关,但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手机大厂,在国内却鲜为人知。直到2019年9月,传音控股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其卓越的成就才逐渐被更多国人所了解。上市首日,传音控股表现抢眼,开盘前涨幅就已超过50%,盘中更是一度飙升96%,市值也水涨船高,迅速突破了500亿元人民币大关。自此之后,传音控股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典范之一。
从传音控股历年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到,这家企业在过去几年里实现了令人惊叹的成长。从2019年到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53.46亿元人民币飙升至687.15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从17.9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55.4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这样的成绩无疑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也充分体现了公司强大的运营能力和市场适应性。然而,正如我们常说的,市场风云变幻,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随着全球新兴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包括其他国际品牌和本土新秀,这些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日益白热化,甚至出现了激烈的价格战和技术创新竞赛。作为身处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传音控股也无法避免地感受到了这股日益增强的冲击波。从去年开始,公司的业绩增速确实出现了明显的放缓。在2024年,尽管营收仍保持了10.31%的增长,但归母净利润的增幅却微乎其微,仅为0.22%,这无疑是一个警示信号。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这份挑战的严峻性更是显而易见:营收同比大幅下降了25.45%,净利润更是骤降了69.87%。这些数据背后,无疑折射出传音控股在核心业务增长上遭遇的瓶颈,以及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剧所带来的双重考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持续的创新与活力,是每家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面对当前的市场挑战,积极寻求新的资本机遇,并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和重新布局资源,无疑是企业寻求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的一条明智且高效的路径。从当前的宏观环境来看,时机也显得恰到好处。目前,国家政策正积极鼓励优质企业进行双重上市,旨在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中国香港的IPO市场也因此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的关注,成为了众多企业青睐的上市目的地。如果传音控股能够成功在中国香港完成上市,这将为其带来更广阔的国际资本支持,不仅仅是资金上的充裕,更意味着在全球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上的显著提升。届时,不仅公司的投资者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化,从而降低对单一资本市场的依赖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更重要的是,这将为传音控股在非洲、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关键新兴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提供强大而持续的资金动力,助力其实现更宏伟的战略目标。
面对市场风云变幻,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无论传音控股最终是否选择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积极探索和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无疑是最具长期价值和有效性的发展方向。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家富有远见的企业,在2023年初便将目光投向了方兴未艾的储能业务,并将其正式纳入了公司的战略规划之中。据了解,传音控股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向这一新兴业务投入高达2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这一投入规模甚至超过了其2022年全年在研发上的总投入,足见公司对此新战略的重视程度和决心,也彰显了其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按照传音控股的规划,初期他们将重点聚焦于分布式家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产品。公司打算充分利用其在手机、小家电等业务领域已经建立起来的成熟且广泛的销售渠道网络,将储能产品迅速推向市场,实现快速铺开。这种策略不仅能有效降低新业务的推广成本,也能迅速形成规模效应。值得一提的是,传音并没有为储能产品另起炉灶,而是巧妙地沿用了其旗下广为人知的小家电品牌——itel,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itel Energy系列户用储能产品,这不仅能够有效借力品牌认知度,也体现了其资源整合的智慧和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
从全球市场需求的大背景来看,储能业务无疑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itel官方网站的信息,目前itel Energy系列产品已经覆盖了巴基斯坦、尼日利亚、伊拉克、马里、津巴巴布韦以及赞比亚等多个国家。这些地区普遍面临电力供应不稳定甚至短缺的困扰,日常生活中对电力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储能产品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几乎是生活中的刚性需求,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我们注意到,当前市场上大多数储能产品供应商,其主要精力仍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真正深耕这些电力设施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的欠发达地区的品牌却寥寥无几。传音控股选择在此时果断切入这一领域,无疑是抓住了一个难得的市场空白,凭借其对新兴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强大的渠道优势,从而也获得了宝贵的先发优势,有望在竞争尚未白热化之时迅速站稳脚跟。
除了储能业务,今年六月,有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传音控股的战略版图还在继续扩大,其对电动车业务也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一消息很快得到了招聘信息的印证。在多个招聘平台上,传音控股已经启动了相关职位的招募,包括出行领域的业务负责人、业务合伙人以及硬件产品经理等核心岗位。这些职位的招聘地点,也清晰地指向了非洲大陆,涵盖了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多个非洲国家。这表明传音控股正将目光投向非洲的绿色出行未来,希望通过提供更便捷、更环保的交通解决方案,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这不仅是商业上的考量,更是对非洲大陆可持续发展的一份贡献。
综观传音控股的这些新战略布局,不难发现其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始终以新兴市场作为主战场。这与公司长期以来的发展哲学高度契合——在其他国际品牌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些市场潜力,或是不愿投入大量资源深入布局的时候,传音便已加足马力,抢占先机,深耕细作。这种“时间差”战略,使得传音能够在后续市场竞争变得激烈、众多品牌纷纷涌入之际,依然凭借前期积累的优势,保持领先地位,有效降低竞争带来的冲击,展现了中国企业独特的战略智慧。当然,这种模式也意味着,传音在开拓新业务的过程中,必然要具备“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智慧,在未知领域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这正是中国企业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向上,以开放姿态拥抱挑战的精神体现。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在智能手机和小家电等领域的深耕细作,传音控股已经成功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稳固的商业帝国,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和渠道资源。展望未来,如果传音控股能够在电动车和储能这些新兴领域,成功复制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辉煌成就,并且持续保持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那么这家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无疑将更加光明璀璨,充满无限可能。新媒网跨境认为,传音控股的创新与拓展,不仅是自身发展的新篇章,也为中国企业在全球新兴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典范。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