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电商6月流量全线“红”!Lazada骤降6.6%,躺赢已是过去式!

2025-08-29Shopee

Image

东南亚电商,告别“躺赢”,迎接精耕细作的新篇章

曾几何时,提及东南亚电商,无数创业者心中便会描绘出一幅“躺赢”的蓝图:市场广阔,人口红利巨大,增长潜力无限。然而,步入2025年下半年,这片被誉为全球电商“宝藏之地”的市场,似乎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查仓、涨佣、提税、流量下滑……曾经的机遇,如今也伴随着一系列现实的挑战,让不少卖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近日,根据外媒数据分析网站的报告,今年6月份东南亚各大电商平台的访问量数据(涵盖桌面端与移动端,仅统计货架电商,不包括短视频电商平台)悄然出炉。这份报告如同一次全面的体检,清晰地揭示了包括Shopee、Lazada、Tokopedia在内的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在各个市场的热度普遍出现回落,数据表象一片“红”字,这无疑给正在这片热土上奋斗的跨境商家们敲响了警钟。

新媒网跨境获悉,东南亚电商市场,已从过去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了更加精细化运营的阶段。这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更是对所有参与者策略与韧性的考验。

市场数据解码:流量波动背后的深层逻辑

我们首先聚焦东南亚电商市场的两大巨头——Shopee和Lazada。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六月,这两大平台在东南亚六大主要市场的总访问量定格在5.856亿次,与五月份的5.917亿次相比,略微下滑了1%。这个看似微小的数字背后,其实蕴含着市场的微妙变化。

具体来看,Shopee各站点的总访问量仍保持在4.988亿次左右,基本与上月持平,展现了其作为区域霸主的强大体量和用户粘性。然而,细究之下,其内部表现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在印尼、越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成熟市场,Shopee的访问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印尼站下降了1.9%,越南站微跌0.2%,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站的降幅则更为显著,分别达到了3.0%和5.7%。这或许预示着在这些竞争激烈且用户渗透率较高的市场,平台和商家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维持甚至提升流量。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Shopee在菲律宾和泰国市场却逆势而上,访问量环比分别增长了6.9%和2.1%。尤其是在菲律宾市场的亮眼表现,很可能得益于平台在当地市场展开的精准营销活动,以及对当地消费者偏好和热门品类的重点推广。这充分说明,在电商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精准触达消费者需求,仍是打开增长空间的金钥匙。

相较之下,Lazada在六月份的流量表现则显得更为低迷。数据显示,其各站点的总访问量为8684万次,较上月下降了6.6%,下滑幅度相对更大。值得注意的是,Lazada在其布局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和越南六大市场,均出现了访问量的下滑。下滑幅度从越南站点的1%到新加坡站点的13.7%不等。这种全面的下降趋势,无疑给Lazada及其平台上的商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其市场策略和运营效率。

除了跨境电商巨头,东南亚本土电商平台的流量表现也未能幸免。印尼本土电商平台Tokopedia的网站访问量从5月的6215万次下降至本月的5733万次,下滑幅度高达7.8%。而越南本土电商平台Tiki的网站访问量也从349万次下滑了12.3%,降至6月的306万次。本土平台的流量下滑,一方面可能受到区域巨头竞争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整个市场在六月份面临的普遍压力。

这些数据提醒我们,东南亚电商市场虽然充满活力,但其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远超以往。

挑战升级:卖家面临的“新常态”

从表面上看,每年六月通常是东南亚电商的传统淡季。这个月既没有像斋月、排灯节那样具有强大消费刺激力的节假日,也没有“双11”这样引爆购物狂潮的大型促销活动。消费者购物需求相对平缓,因此,电商平台流量的季节性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正常现象。

然而,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将当前的流量寒风仅仅归咎于季节性因素,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从更深层次剖析,各大电商平台规则的频繁变动,以及由此导致的卖家运营难度持续上升,似乎正在成为加剧这一趋势的重要推手。

近年来,在追求盈利的压力下,Shopee、Lazada等电商巨头纷纷调整其运营策略。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它们频繁地利用“价格领导”策略,同步调整佣金费率和各项服务费。这种策略的直接结果,便是多个站点卖家的运营成本节节攀升,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

以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领导者Shopee为例。在刚刚过去的六月,Shopee以“优化服务体验”为由,多次调整了佣金费率,且绝大多数调整都指向了上调。例如,从6月1日起,Shopee越南站针对跨境直邮卖家的佣金费率就上调了1%。同时,三方仓独立店铺及一店多运店铺的3PF订单佣金费率,也从原来的1.5%-10%上调至1.5%-12%。此外,一店多运SLS订单的佣金费率也上调了一个百分点,达到了14.6%。

这些看似微小的百分比变化,对于本就利润微薄的跨境卖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平台佣金上涨的直接对象是卖家,但这些额外的成本最终往往会通过商品价格传导到消费端。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可能会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平台整体流量和交易量的下降。这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效应,让市场在淡季的压力下显得更为脆弱。

除了成本压力,不断抬高的合规壁垒也成为影响卖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东南亚各国市场主体对合规政策的日渐收紧,电商平台的监管网络也在同步强化升级。这体现了各国政府在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营商环境方面的决心。

例如,作为东南亚主要电商玩家之一的Lazada,在上个月就宣布对其东南亚电商跨境自营业务进行重要调整。即日起,平台暂停接受个体工商户的店铺入驻申请,仅对持有有效企业营业执照的商家开放。这一政策的调整,标志着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的进一步收紧,意在提高平台商家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

从长远来看,加强对新商家资质的审核,无疑有助于提升整个电商生态的健康度,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它鼓励卖家以更专业、更规范的企业化模式运营,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和“法治”的要求,有助于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然而,在短期内,这一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个体卖家资源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平台商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新媒网跨境认为,东南亚电商市场虽然仍是全球增速较快的区域之一,曾经给予了无数卖家“腾飞”的机会,但随着市场日趋成熟,这种增长优势愈发明显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市场监管力度和竞争程度的同步加剧。这是一种健康的进化,意味着市场正从野蛮生长的阶段,迈向更加规范、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对于东南亚的跨境卖家而言,这不再是凭着一腔热血和低价就能“躺赢”的时代了。未来要想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上继续稳步前行,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调整。这包括但不限于: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和消费习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以及积极拥抱合规政策,将合规视为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021.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东南亚电商市场告别粗放增长,面临流量下滑、成本上升和合规趋严等挑战。Shopee和Lazada等平台流量出现波动,卖家需转向精细化运营,注重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合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躺赢时代结束。
发布于 2025-08-29
查看人数 31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