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规!中国食品出口美国面临严查,企业如何应对?

新媒网跨境获悉,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近期发布了一项新规草案,可能影响向美国出口食品的中国企业。该机构位于美国,负责监督食品安全。草案名为《进口食品检验和食品出口转内销处理规定》,计划在2025年7月3日启动意见征集,企业可于9月2日前提交反馈。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跨境贸易商的关注。
FSIS的核心职责是保护公众健康,确保肉类、禽类和蛋类产品的安全、卫生及标签准确性。对于出口到美国的食品,FSIS要求出口国政府提供一份外国检验证书。证书必须包含关键细节,例如生产日期、出口国名称、外国生产企业编号、食品来源物种、原料来源国家、提供原料的外国企业编号、产品描述(包括加工种类、产品类别和分组)、出口商或发货人的名称地址、收货人或进口商的名称地址、产品数量、运输唛头、批准净重,以及产品是否符合美国输入资格。这些信息有助于FSIS进行全面评估,避免漏洞。同时,出口方需填写进口食品检验表格9540-1,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针对出口转内销的食品,FSIS提出了额外要求。相关方必须先安排产品输入美国,并向FSIS通报这一过程。转内销产品需在美国联邦检验单位进行复检,确认食品安全无虞。这一环节要求填写FSIS表格9010-1,涵盖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些措施旨在防止潜在风险,保障美国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对于中国出口商来说,提前熟悉流程至关重要,能减少后续操作中的延误。
这项草案的背景源于全球食品安全趋势的加强。外媒报道显示,近年来美国频发食品安全事件,促使FSIS强化监管。草案若实施,可能提升出口门槛,要求企业更注重细节管理。例如,在证书填写中,任何一个信息缺失都可能影响货物清关。出口商应尽早与供应链伙伴沟通,确保所有文件齐备。同时,利用数字工具管理数据,能提高效率并降低错误率。新媒网跨境认为,这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机会。
对于中国跨境企业,适应新规需从源头入手。生产环节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标签标示必须清晰准确。出口转内销业务中,复检环节可能增加成本和时间,但能带来长期信任。企业可咨询专业机构,提前演练表格填写,避免常见错误。FSIS的反馈期为企业提供了发声渠道,建议积极参与,表达合理诉求。全球贸易环境变化中,主动应对变局是明智之举。
新媒网跨境预测,这项规定一旦生效,将推动行业向更高标准靠拢。中国出口商若能顺势而为,强化质量管控,不仅可顺利进入美国市场,还能树立良好品牌形象。长远看,食品安全法规的完善有助于全球贸易健康发展。跨境人应保持积极心态,将挑战转化为成长动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